朱熹的故事??、

2024-01-17 16:49

1個回答
朱熹,南宋理學家。安徽婺源人,后徒居福建建陽,他曾到永春講學,在民問流傳著許多美好的傳說。



神筆鎮(zhèn)流



朱熹來到永春,走訪一些書友,“晝則聯(lián)車出游,夜則對榻論詩”,頗可相得。一日來到蓬壺高麗的林氏祖宇,得山川鐘毓之秀,堪稱幽勝,只見千峰凝翠,萬木吐綠,山深菁密,樹木蔥蘢,一時雅興,即索紙筆,題字以贈。山問竹紙算是現(xiàn)成,就是沒有大筆。俗話說“刀鈍出利手”,朱熹即以茅草臨時扎成,當場書寫“居敬”二字贈之。鄉(xiāng)老爭相傳誦圣人留下金字,即以楠木作匾,鐫之以作永遠紀念。當金匾懸掛祖宇廳堂之后,即將這根茅筆置于匾后,以示子孫,久之輒發(fā)毫光,初耐頗感奇特,久之不以為意。到了清代康熙年問,駱起明任永春知縣之時,下鄉(xiāng)勸農來到蓬壺,即有傳聞朱熹茅筆題字之事,就乘輿前往高麗謁見林氏祖字,只見“居敬”微塵不染,索筆覘之,如獲拱璧,時過四百余載,仍保護完好。經(jīng)鄉(xiāng)人同意即收在身邊嘗玩,用香囊盛之,錦緞裹之,并作為傳世之寶珍藏之??滴跏耆螡M晉省過烏龍江,一時風浪大作,翻江倒海,輕舟上顛下簸,真有覆舟之險。同舟之人認為是妖邪作崇,爭求寶物以壓邪,駱起明行裝內僅有書籍數(shù)筐,別無珍寶。最后乃以朱熹茅筆擲之江中,說來也怪,一時風平浪靜,眾人譽之為神筆。



齊齊松



到過岱山巖的人,都為這里的勝景吸引住了,留連忘返。岱山巖,俗名大山巖,在一都仙友岱山山阿處,岱山于崇山峻嶺中拔地而起,矗立天半,奇石崢蠑,巍峨壯觀,蒼松滴翠,雜樹叢生,山青水碧,景色迷人。勝景殊多,猶以巖前的齊齊松最為著名。相傳朱熹走訪陳光之時,來到岱山巖,頗受一都士子陳文義的熱情款待。陳文義出身在書香門第,經(jīng)史子集也略知一二,就是無意功名。朱熹和陳光都非常器重這個山鄉(xiāng)秀才,每日品茗論詩,文義樂于解囊,特別是朱熹假岱山巖修纂“四書章句”等著作時,文義給了很大的幫忙,因此成為莫交。一日朱熹正在批注《論語》,文義告辭下山,朱熹送他到山門前,一直目送他上了大路,卻被一片高大挺拔的松樹林遮住了視線,朱熹怒不可遏,就手中大筆一揮,“你這些松樹長到這樣高就很不錯了。”說來奇怪,松樹林第二天出現(xiàn)了奇跡,高大挺拔的松樹不見了,而是長得一樣高,一樣整齊。后人稱這個奇景為“齊齊松”。朱熹在岱山巖日子長了,當然也發(fā)揮了書法的專長,他把岱山巖更名“鐵峰巖”,并親自題了匾額;他又為護界亭寫了“月蓬第一峰”的題匾。



裂石箭竹



岱山巖的地理位置本來就得天獨厚了,坐北朝南,佇立巖前,盡覽云山。只見天湖九十九峰逶迤舒展,薄云輕紗,更增添無限春色。夜半松濤,有如萬馬奔騰,其韻律時如絲竹,時為狂飆。朱熹在這里久了,倒也習慣了。眼見勝景層層,無不引人入勝。巖下磐石上竟長起了百仞的巨松,誰也不敢相涪它竟是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世紀而延續(xù)至今的。珠樹閣的建立,是因為巖前珠樹果實累累,好就好在揚花季節(jié),它把芳香播送遐邇,這是岱山巖又一勝景。當然還有九十九個和尚的僧舍、維護巖宇安全的護界亭,別有一格的文昌閣。但是這些再好再奇也比不上“裂石箭竹”了。原來巖宇的大雄寶殿門前,左右有巨石兩攤。右為石鼓,左為石鐘,分別就位,各司其職。一日,朱熹從大殿中出來,猛聽到石鐘聲響超過石鼓,認為是反?,F(xiàn)象。鼓者,催人向前上進;鐘者,鳴金也,招人退縮。因此大發(fā)雷霆,用大筆一揮,石鐘裂成兩半,聲響也沙啞了。一棵嫩筍在裂石處破土而出,挺拔向上,逐漸長高,高出石鐘外,享受著那無盡的陽光雨露。如今它們已長成堅硬挺直的箭竹,代代不衰。(
相關問答
朱熹的熹讀什么
1個回答2022-11-07 11:09
音同“西”,拼音xī,一聲。
朱熹中的熹怎么讀
1個回答2022-11-07 18:08
熹xī   (1) 光明:~微(日光微明)。星~。   (2) 炙,熾熱:“東暾淡未~,北吹寒更寂”。   (3) 古人名用字。
朱熹哪里人?
1個回答2022-11-30 22:16
今江西婺源人 寓居福建
朱熹簡介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2-16 03:40
1130~1200)
朱熹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2-01 23:06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悶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
全文
朱熹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2-09 05:22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
全文
關于朱熹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15 07:27
源頭活水【拼 音】:yuán tóu huó shuǐ 【解 釋】: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xiàn)也指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出 處】:朱熹《觀書有感》詩:“問渠哪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
全文
朱熹有什么有名的詩歌
1個回答2024-03-01 20:01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生于1130年,死于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逆翁等,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朱熹是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
全文
關于朱熹
1個回答2023-01-13 01:28
afafdsf
有關朱熹理學思想的問題
1個回答2022-10-31 22:40
恩!是的很殘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