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散文《聽雨》

2024-01-25 01:39

1個回答

1、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文字拼命,本來應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才能安下心來,進入角色。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賞析:從常理角度看,作者研究學問、寫作文章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雨聲應該是討厭的;為下文寫作者聽雨不煩反樂作鋪墊,通過對比突出作者聽雨的快樂。

2、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然是宋代蔣捷的《虞美人》了: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賞析:作者與蔣捷兩人年齡不同,聽雨的心境也不同。蔣捷是中年聽雨就談“悲歡離合總無情”,作者已到望九之年聽雨卻“興高采烈”。通過對比,突出作者聽雨的喜悅,表現他心系農民的情懷。

3、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的麥苗。

賞析:作者聽雨并不是像古代文人那樣追求雅致(或借雨抒發(fā)個人情感),而是為麥田久旱后喜逢甘霖感到高興,他想到的是“俗事”。表現他心系農民的情懷。

4、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

賞析:用貼切的擬人和疊詞描繪事物的情態(tài),增強語言的表現力。表達出作者對雨的喜愛。

5、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腦子里,頭頂上叮當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久久不停。

賞析:這里體現了作者關心農事的情懷。作為一代大儒,作者關注民生,心系農民,心憂天下,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老當益壯,年近九旬還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有著高尚的精神追求。

相關問答
季羨林散文《聽雨》的賞析
1個回答2024-02-23 04:40
以物喻人,表現了其不懈的堅持、不懈的努力,為更多的人領悟中國文學的魅力而做出的所有付出?。?!在呼吁我們都行動起來,為展現中國特有的人文文化而做些什么通過閱讀,感受到了季老的良苦用心和對中國兒女的期望!...
全文
對于季羨林散文《聽雨》的賞析
1個回答2024-03-05 19:20
季羨林的《聽雨》,文章一如作者的特點,清新質樸自然,讀起來感覺很親切。此時的季羨林正在研究他的學問,聽著陽臺頂鐵皮被雨打的聲音,他感到很舒服,從中他能聽出金聲玉振,他能聽出黃鐘大呂,他能聽出大珠小珠落...
全文
季羨林和余秋雨的散文
3個回答2022-08-29 05:47
余秋雨的哪部散文比較雋永、柔美---還是《文化苦旅》(其后的有了幾許商業(yè)炒作意味) 季羨林的哪部作品比較有人生哲理)--《季羨林散文集》(1987年)(前期更傾向于學術)
聽雨 季羨林
1個回答2024-01-29 09:04
1、關于雅,那是品位的境界。2、俗事,實際是雅的另一種解釋,還是雅。3、表達作者的思想品位的高度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
季羨林的《聽雨》
1個回答2024-01-24 23:31
《聽 雨 》 季羨林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
全文
季羨林《聽雨》的讀后感想
1個回答2024-04-13 09:45
伏案不辭筋骨勞,隔窗聽雨不嫌煩。多情又憾農家苦,飛夢飄飄收益難。幾度人生能耗費?可憐漂泊無家還。桑榆日薄無他盼,黍米盈收心尚安。
聽雨 季羨林
1個回答2024-01-24 22:08
聽 雨 季羨林①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
全文
急求季羨林散文《兔子》讀后感 啊啊啊啊啊啊!
1個回答2022-08-14 15:46
兔子好可愛??!
關于季羨林的聽雨的一些問題,望高手來解答?
1個回答2024-07-01 00:12
1、因為變幻莫測的雨聲使作者浮想聯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 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給了作者以創(chuàng)作的靈感。2、蔣捷的詞表現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看破了人世之情。作...
全文
聽雨 季羨林文章
1個回答2024-01-23 10:53
季羨林 《聽 雨》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倍矣衷诤币姷拇蠛抵?,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