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語言教育淺談

2024-03-13 12:25

1個回答
張信惠(貴州省福泉市第三小學 5505****)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它要求社會成員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語言表達能力必須從小培養(yǎng)。正如《幼兒園指導綱要》中說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加強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注重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發(fā)展幼兒思維能力
語言與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在思維活動中的主要職能是參與形成思維,沒有語言思維無法進行,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fā)展過程;而思維的發(fā)展,又促進語言的構思能力、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傳統(tǒng)模式是注入式多,這是由于幼兒學習語言的途徑是靠“聽”和聽后的模仿“說”。幼兒背誦了一些兒歌、詩歌、故事等文學作品,但如何運用并且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卻考慮不多。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發(fā)展幼兒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培養(yǎng)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單讓幼兒具有模仿語言的能力,還要學習舉一反三,會依照原有的語言范例,填換內(nèi)容,表達新的意思,從而具有口語表達能力。如教師上《猴子吃西瓜》時,有幼兒問:“為什么有的猴子說吃西瓜是吃皮的?”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求知欲就說:“是呀!為什么呢?”教師建議幼兒回家后讓爸爸媽媽買回西瓜,切開嘗嘗。通過品嘗和觀察后,老師請幼兒說說:“吃西瓜是怎么吃的?它的味道怎樣?”孩子們會說:“吃西瓜應該是吃里面紅紅的瓤,而不是吃皮”,“西瓜的味道是甜甜的”,“小猴子錯了……”。在實際觀察中,幼兒得出了結論,豐富了知識。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動手、動腦,發(fā)展了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分析比較和判斷的能力。教育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經(jīng)常保持主動、積極的情緒,使之求知欲旺盛,愛動腦筋思索,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事物間的聯(lián)系中,初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概括,發(fā)展了幼兒的認知能力與語言能力。另外,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要注意采取綜合教育手段較好地達到教育目標。如講“等明天”的故事以后,老師讓幼兒用繪圖的方法,用橡皮泥和各種自然物,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小猴、松鼠、大象等。做好后,讓幼兒邊演示邊講,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記憶與理解,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在語言教育中,讓幼兒學得主動、活潑,使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發(fā)展。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傳統(tǒng)教學中,有不少好的經(jīng)驗,其中也不乏創(chuàng)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實際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維多。在故事教學中,常見的是教師老師講,幼兒聽,然后提幾個問題,在老師指點的范圍內(nèi)學習詞句、記憶情節(jié)。在詩歌教學中,有的教師只是讓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讀,直到能背誦為止。有些本來是屬于創(chuàng)造性講述范疇的課型,如續(xù)編故事、生活經(jīng)驗講述等,也被束縛在教師所規(guī)定的范圍里,因而限制了幼兒的思維,也阻礙了幼兒語言的發(fā)展。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往往是由于教師忽略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幼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如今進行課程改革了,在語言教學中,應把幼兒思維活動的定向性,轉變?yōu)槎嘞蛐浴⒆兺ㄐ?,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為他們的思維提供廣闊的空間。
依據(jù)故事不受時間、地點、條件的限制,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生活經(jīng)驗的優(yōu)勢,在對故事內(nèi)容的選擇上就有較寬的角度和范圍。從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出發(fā),多選用有利于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內(nèi)容。在這一點上,我緊扣故事的趣味性和愉悅性的特點,多選些幼兒感興趣的故事題材。如《兩只笨狗熊》中的“笨”字深深吸引了幼兒想聽想說,那狗熊到底有多笨?《聰明的烏龜》中“聰明”二字激發(fā)了幼兒聽故事的濃厚興趣,然后講述出烏龜聰明的具體表現(xiàn)。這些方面的選擇與設計,激發(fā)了幼兒強烈的求知欲望,為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師要在語言表達方面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
幼兒入園后,教師是幼兒接觸最多的人,教師的語言經(jīng)常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應當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熏陶環(huán)境,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還要有意識地加強語言修養(yǎng),使自己的語言規(guī)范化、科學化,提高自己的講話技巧,讓幼兒愛聽、喜歡聽、聽得懂。例如,給大班的幼兒介紹“蠶”時,就需要我們教師不僅要掌握蠶的外部形狀、特征、生長過程及經(jīng)濟價值等方面的知識,還應注重搜集一些文學作品中的美妙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給幼兒概括時可以這樣說:“一條春蠶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吐絲,吐完絲、做完繭,他就安安靜靜地進入了長眠。而把柔軟、潔白、光亮的絲留給人間。”用這樣形象的語言來講述從而讓幼兒喜歡聽、學的會,使
相關問答
淺談幼兒園如何做好美育教育?
1個回答2024-02-07 23:26
1、應用繪畫歌舞等藝術形式以及游戲?qū)τ變哼M行美育教育。 2、走進自然走進生活,讓幼兒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3、通過美育教育對幼兒進行德育思想的培育。
請問淺談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生活化
1個回答2024-02-18 23:15
  個行人,幾朵花),幼兒園里的各種數(shù)學信息(幾扇窗戶,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幾個小朋友)。還可獲得對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及其上下、前后、左右等形體及空間方位的認識,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有關時間與事件順序...
全文
請問淺談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生活化
1個回答2024-02-11 23:46
個行人,幾朵花),幼兒園里的各種數(shù)學信息(幾扇窗戶,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幾個小朋友)。還可獲得對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及其上下、前后、左右等形體及空間方位的認識,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有關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
全文
淺談幼兒教育里游戲教學的作用與意義
1個回答2024-03-06 06:52
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活動,游戲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其智力、語言等各種能力的發(fā)展。與此同時,游戲又是幼兒普遍喜愛的活動,也是最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形式及幼兒教育中采用...
全文
淺談如何使幼兒音樂教育生活化
1個回答2024-01-21 06:40
1、從家庭教育方面來說,家長可以在家里經(jīng)常放一些美好的音樂,引導孩子從小喜歡音樂。自己如果會一門樂器有音樂才華更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2、可以參加一些親子游戲音樂課。讓孩子在游戲中感受音樂、將...
全文
淺談如何對幼兒進行批評教育
1個回答2024-03-02 13:37
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犯錯誤,孩子更不例外。孩子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不能及時改正。要想讓孩子及時改正錯誤,家長的批評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批評教育得法可以幫助孩子及時改正錯誤,不得法可能會...
全文
淺談如何開展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
1個回答2024-02-11 21:56
(一)建立幼兒園多元文化廳唯教育網(wǎng)絡 1.以中外特色節(jié)日為核心,以食品、時尚為主線,構建主題網(wǎng)絡。 2.將多元文化教育孝伏殲內(nèi)容適時融入五大領域教學。 3.充分挖掘并利用民間游戲,補充和豐富主題內(nèi)容。...
全文
淺談如何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
1個回答2024-03-06 05:10
挫折教育在平時就悶友可以做 不用刻意的 例如:幼兒跌倒后,能自己站起來的鼓勵他自己殲罩戚站并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以后如何避免而不要太關心他的受傷情況 之后如果傷的問題不大 就不要管了 如果幼兒沒有能...
全文
淺談對幼兒教育的認識
1個回答2024-03-11 19:09
 一、什么是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后半階段,前面與o~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后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fā)展的重要...
全文
淺談在幼兒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1個回答2024-02-26 17:12
1、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 2、為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 3、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 4、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積極效果 5、及時對幼兒鼓勵、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