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說課稿

2024-08-21 09:39

很著急,希望朋友們幫幫忙!
1個回答
  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敘事部分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強調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過方仲永這一實例說明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道理,給人以深長的思考。
  本文的語言十分精當。敘事部分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過程,議論部分也不過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詞、句都有其確切的表達作用,而不是可有可無。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貫、身份、姓名、家世,這不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紹,而且“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一個“啼”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tài);“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嘆的愚昧無知之態(tài);“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為方仲永的變化埋下伏筆,點出方仲永命運變化的關鍵。第二段敘事極為簡要,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后來的變化和結局。結尾的議論部分,言簡意深,說理嚴謹。對本文語言精當?shù)奶攸c,可以逐詞逐句體察、品味。
  本文語言平實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何以可“傷”的道理,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對“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并以鮮明的態(tài)度表明作者的觀點。
相關問答
翻譯課文《傷仲永》
1個回答2024-03-20 13:00
我(王安石)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里見到他,(他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
全文
關于傷仲永的故事 比如我穿越時空見到方仲永
1個回答2024-01-28 07:00
由方仲永所想到的 宋朝末年的中國,出了一個叫方仲永的神童,具有很強的寫作天賦,能寫詩作對聯(lián),五歲時,他的父親叫他當眾作了一首詩,那首詩還非常值得欣賞,反應出他的天賦并不是虛假的??上У氖牵母赣H...
全文
傷仲永的課文小結
1個回答2022-09-07 16:35
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敘事部分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
全文
傷仲永的課下注解
2個回答2022-09-21 22:57
1.隸:屬于;2.世隸耕:世代耕田為業(yè);3.未嘗:不曾;4.求:要求5.異:感到奇怪;6.借旁近:向鄰居借;7.與:給;8.書:寫;9.為:題寫;10.以……為意:把……作為詩的內容;11.觀:看;1...
全文
《傷仲永》的課文注釋
1個回答2022-09-23 08:55
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敘事部分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
全文
《傷仲永》一文課后問題
3個回答2022-11-09 03:06
不可取,個人認為,這種做法就是拔苗助長,要量體裁衣,要找到合適自己孩子本性的事情,培養(yǎng)他的愛好,讓他向著自己偏好的方向,自由的發(fā)展,才是可取的
傷仲永文中的傷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2-21 22:11
為……傷心的意思
傷仲永的意思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2-05 10:58
“傷”,是哀傷,嘆息的意思,傷仲永,為仲永嘆息
《傷仲永》的意思
2個回答2022-12-07 09:41
先天的聰明也需要后天的學習
《傷仲永》
4個回答2022-08-04 19:54
天才雖需要天資 但更多的是需要后天的努力. 沒有后天的努力就不會成就天才.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