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兩個人在一起該以什么樣的方式相處?

2022-12-01 08:20

3個回答
兩個人在一起那就是有時候會有一些鬧矛盾,只要有一方稍微穩(wěn)住一下態(tài)度,那他們爭吵就會平息,這樣對方就會覺得有些錯他是這樣包容你,所以你應(yīng)該多給對方一些空間,這樣兩個人就會有很多快樂感。

我認為這是一個相互磨合的過程,兩個人應(yīng)該建立一種彼此都能夠接受的相處模式,有了一定的默契之后不論怎么相處都沒什么問題,一般這個磨合期發(fā)生在熱戀之后的這個階段,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向婚姻過渡的一個磨合期。

在磨合期這個階段,首先應(yīng)該建立一個底線,知道對方的底線在哪里,自己也要設(shè)立一個底線,然后彼此的遵守,慢慢的適應(yīng)了之后,生活就會很有規(guī)律,很有默契。

而我覺得在兩個人相處的時候,最舒適的方式就是彼此能夠相互尊重對方的習慣并且能夠支持彼此,就讓我自己來舉例子,我和我的女朋友兩個人在一起同居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我們都有彼此的愛好,比如說我喜歡打游戲,而她喜歡看書刷微博追劇,我們兩個人在下了班之后回家基本上是這樣的,先在一起吃飯,也許是方便面,也許是外賣或者是其他什么東西,吃完飯之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我躺在那里打游戲,而她在另一個房間看書刷微博或者是追劇,等到快要睡覺之前,我們兩個人可以在一起吃著零食,一起看電影,今天就能過去了。

看起來這種生活平淡無奇的,但事實上這里包含這種默契和尊重,你不要強迫對方去為你改變什么,應(yīng)該尊重彼此的隱私和生活空間,只有在一定的空間之下人才會覺得舒適,只有對方給了你足夠的距離才能更好的相處,真正舒適的相處方式絕對不是每天膩在一起像連體人一樣黏著,而是彼此有一點距離,這樣的距離真的會產(chǎn)生美。

綜上所述,兩個人在一起應(yīng)該用一種非常舒適的生活方式,彼此尊重,互不干涉,但同時又有一定的互動。

兩個人相處就應(yīng)該學會換位思考,要互相關(guān)心彼此,呵護彼此才可以。
相關(guān)問答
你最認可哪位明星教育孩子的方式?
1個回答2024-01-23 16:13
我最認可的是陳小春教育自己孩子的方式,不僅言傳身教,而且會學著尊重自己孩子的意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心平氣和的去與孩子進行交流。 再一次的綜藝節(jié)目中,節(jié)目組邀請到了著名的娛樂圈明輪鄭星陳...
全文
您認為您孩子班的家校親子活動在校內(nèi)還是校外進行?應(yīng)以什么形式進行?主題內(nèi)容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6 05:47
我們和周圍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帶著孩子雙休日定個時間一起親子讀書,每次挑選一個故事,小朋友也可以自己準備一個,和大家分享,有時是開展一些親子類的活動,我們包過餛飩,開過六一聯(lián)歡會,外出寫過生,植樹節(jié)...
全文
你認為寓言這種文學形式有什么好處嗎?
1個回答2024-01-29 10:18
寓言的特點 1.鮮明的教育性 2.強烈的諷刺性 3.故事情節(jié)的虛構(gòu)性 4.語言精煉,極富表現(xiàn)力 5.一般篇幅短小,結(jié)構(gòu)緊湊
認真真地聽是abb式詞語嗎?
1個回答2024-01-22 14:41
不是,認真真不屬于abb的詞語,金燦燦,綠油油這些是
認知圖式的簡介
1個回答2024-01-29 13:55
皮亞杰用圖式這一術(shù)語描述我們表征、組織和解釋經(jīng)驗的模式或心理結(jié)構(gòu)。圖式就是一種思維或動作模式,在某些主在類似于非專業(yè)人士所說的策略中概念。皮亞杰(1952,1977)提出了三種能力結(jié)構(gòu):動作圖式(...
全文
感性認識的形式有
1個回答2024-02-15 11:49
B
感性認識的形式是( ? )。
1個回答2024-02-22 23:18
B 解析: 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它是對事物的各個片面、現(xiàn)象和外部聯(lián)系的反映,是具體的、豐富的、生動的;然而,它是表面的、個別的、不深刻的。感性認識分為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
你認為旅行是打卡式,還是自由式?
2個回答2023-02-11 17:25
我認為旅行是自由式。自由式的旅行才是真正讓身心放松的,打卡式的旅行太累了。
知錯認錯式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12 01:01
引咎自責,浪子回頭,懸崖勒馬,痛改前非,洗心革面,知錯就改,改惡從善,迷途知返,負荊請罪,回頭是岸 棄舊圖新
知錯認錯式成語
1個回答2024-01-30 03:32
待理不理、當斷不斷、當著不著、得步進步、得寸則寸 得過且過、得馬失馬、東張西張、耳滿鼻滿、過橋拆橋 好說歹說、橫說豎說、花說柳說、混應(yīng)濫應(yīng)、嫁狗隨狗 嫁狗逐狗、嫁雞逐雞、嫁犬逐犬、見怪不怪、見怪...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