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伏睡前小故事

老人說起伏可以睡地上
1個回答2024-02-20 15:47
看地區(qū)吧,如果是吉林省和黑龍江這種比較寒冷的地方還是別這樣了,南方應該沒事,北方著涼了容易中風,年輕人會出現麻木不適,另外如果地區(qū)寒冷,夏天也盡量不要坐在地上或者石頭上,如果地上或者石頭比較潮濕,會引起痔瘡……
講光伏故事,對光伏對聯
1個回答2024-01-18 11:33

上聯:麗日普世功德無量,

下聯:鮮花遍地光伏有功。

橫批:光伏人間

上聯:燃煤發(fā)電不能再創(chuàng)世紀,

下聯:光伏行動何須后羿射日。

橫批:光伏創(chuàng)世紀

三伏的古代三伏
1個回答2024-02-18 22:29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xù)時段。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05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多少有些出入,并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要注意防暑降溫。

什么是起起伏伏
1個回答2023-02-28 07:20
和坑坑洼洼一樣
起起伏伏的意思
1個回答2023-02-20 18:42
就是搖擺不定,不穩(wěn)定
伏特是人的名字嗎?伏特是伏還是伏特就是伏特?
1個回答2022-10-13 23:10
伏特是人的名字,也是電壓的單位,電壓的單位叫伏特,簡稱伏
初伏中伏末伏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3-12 12:13

初伏中伏末伏的意思是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這天是這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10年。

說到三伏天中哪一伏最熱,就要提起民間一句俗話“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三伏”,而“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熱。末伏過后天氣漸漸涼爽。

那么為什么在三伏里是中伏最熱呢?首先因為入伏之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fā)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起伏,一伏,二伏,三伏各是哪天?
3個回答2022-09-09 18:08

從夏至起的第三個庚日為起伏,從這天開始起為一伏(有10天),從夏至起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二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個庚日起為三伏,也稱末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由于“夏至”與第一個庚日之間的天數幾乎每年都不一樣,所以與“三庚”的天數也不是固定的。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fā)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此外,七八月,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加強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區(qū)。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也就更熱。

伏特與伏打是一個人嗎
1個回答2022-08-25 14:02
是的,音譯導致不同
伏特——電壓單位,為了紀念,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
伏打——伏打電堆(伏打電池),為了紀念,也是用名字命名
而這兩項的貢獻者是一個人,即意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伏特(伏打)
伏虎的伏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09-11 08:35
在成語中,要了解其中單個字的意思,可以分析一下成語結構。這個成語是典型的并列結構的成語,即降龍-伏虎,兩個動賓結構詞組并列。這樣就可分析出“伏”字與“降”字的意思完全一樣,即“降伏”的意思。對于這種并列結構的成語,可以調換字的位置,而意思不變。如伏龍降虎、伏虎降龍都是降伏龍與虎的意思。龍與虎為兇猛的動物(其中龍為抽象的動物),能夠降伏它們,這個成語比喻戰(zhàn)勝強大的勢力。另外再舉一些并列結構的成語,幫助你理解:藏龍臥虎——其中“臥”與“藏”的意思也是一樣的。撕心裂肺——“撕”跟“裂”的意思也是一樣的??坦倾懶摹般憽迸c“刻”的意思也是一樣的。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