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樓觀百川劍來

登樓入百川,入海即入我懷這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1-10 06:58
是一個山水在我心一種自然界的胸會越大。
登觀雀樓中的名句是什么?
2個回答2022-09-06 11:35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yuǎn)的哲理。 表現(xiàn)了詩人的向上進(jìn)取的精神、高瞻遠(yuǎn)矚的胸襟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兒童唐詩三百首:《登鸛雀樓》
1個回答2024-02-27 08:17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解】:
1、鸛雀樓:在今山西省蒲縣西南,傳說鸛雀經(jīng)常棲息于此。

【韻譯】: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評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yuǎn)詩。寥寥數(shù)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
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詩的兩聯(lián)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
邊,渾然天成?!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
千古。
長歌行中,是百川東到海,還是百川到東海?
1個回答2022-11-15 15:11
是百川東到海呀?。?!
登岳陽樓. 登樓. 望岳三首詩與登高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之處
1個回答2023-08-23 04:51
不知道,小學(xué)沒學(xué)好
南川樓
1個回答2024-02-16 02:26

南川樓,在城南南川地方。南川地通暗泉,泉甘而水深,昔日滄州人取泉水以造酒,酒質(zhì)量非常好,此酒冠以傳說中駐滄州海神麻姑之名,名麻姑酒,是為滄州特產(chǎn),亦名滄酒。有多首詩歌詠滄酒,僅舉其一?!稖婢聘琛吩仯骸皾O洋山人希五柳,把杯輒喚麻姑酒,襄蘭二陵并失顏,閣筆愿罰金谷斗?!庇腥嗽谖恼轮袑懙溃骸扒∧觊g,京城26種超級名酒中,滄酒榜上有名,口味保持了明末以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br/>

百川東到海里的百川是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3-01-12 22:11
江河湖澤的總稱。指的就是江河湖海
問問哦……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對我們學(xué)習(xí)的啟發(fā)和觀書有感的啟發(fā)~謝謝
1個回答2024-01-20 18:24
登鸛雀樓的啟發(fā):啟發(fā)我們站得高看得遠(yuǎn),不要僅僅局限于局部,要著眼于大局,要有大局觀念。還啟發(fā)我們要學(xué)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边@一句要求我們學(xué)習(xí)要勤問為什么,不能不求甚解,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要有鉆研精神。
《登鸛雀樓》還是《登鸛鵲樓》
1個回答2024-03-01 13:28
王之渙,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賁皆有文名。天寶間,與王昌齡、崔國輔、鄭昈聯(lián)唱迭和,名動一時。其詩用詞十分樸實(shí),然造境極為深遠(yuǎn),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詩六首,其中《登鸛雀樓》、《涼州詞二首》(其一)和《送別》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兩首最膾炙人口,可謂“皤發(fā)垂髫,皆能吟誦”;詩中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也正是這兩首詩給詩人贏得了百世流芳的顯著地位。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送別

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

涼州詞二首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單于北望拂云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宴詞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yīng)作斷蓬飛。
《登鸛雀樓》是不是《登黃雀樓》
1個回答2024-03-06 03:42
登鸛雀樓
[標(biāo)題]: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體裁]:五言絕句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

[原文]:

白 日 依 山 盡,

黃 河 入 海 流。

欲 窮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層 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fēng)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jì)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4.窮:盡。

[寫作背景]: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據(jù)《清一統(tǒng)志》記載,樓的舊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濟(jì)縣,唐時為河中府)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王之渙的這首五絕是“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此詩描寫作者登樓遠(yuǎn)眺,眼前展現(xiàn)一幅遼闊的圖景:落日西沉,黃河奔騰,詩人不禁詠出含有哲理的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秹粝P談》中曾指出,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dāng)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詩是一首七律;暢當(dāng)?shù)脑娨彩且皇孜褰^,也題作《登鸛雀樓》。全詩如下:“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痹娋骋埠軌验?,不失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這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一籌,不得不讓王詩獨(dú)步千古。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