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魏延相聲全集

孔明斬魏延的故事,不要很長
1個回答2024-01-24 14:08
  借刀殺人  成語: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別人的手去害人。亦作“ 借劍殺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別人的手去害人。《紅樓夢》第六九回:“ 鳳姐 雖恨 秋桐 ,且喜借他先可發(fā)脫 二姐 ,用‘借刀殺人’之法?!薄都t樓夢》第十六回:“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哪一個是好纏的……‘坐山看虎鬭’,‘借劍殺人’,‘引風(fēng)吹火’,‘站干岸兒’,‘推倒了油瓶兒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本事?!?鄒韜奮 《經(jīng)歷》一五:“我老等著那個自恃有靠山的職員‘借刀殺人’,來打破我的飯碗?!?/div>
孔明斬魏延的故事,不要很長
1個回答2024-01-23 02:45
  借刀殺人
  成語: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別人的手去害人。亦作“ 借劍殺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別人的手去害人?!都t樓夢》第六九回:“ 鳳姐 雖恨 秋桐 ,且喜借他先可發(fā)脫 二姐 ,用‘借刀殺人’之法?!薄都t樓夢》第十六回:“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哪一個是好纏的……‘坐山看虎鬭’,‘借劍殺人’,‘引風(fēng)吹火’,‘站干岸兒’,‘推倒了油瓶兒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本事?!?鄒韜奮 《經(jīng)歷》一五:“我老等著那個自恃有靠山的職員‘借刀殺人’,來打破我的飯碗。”
魏延為什么會被馬岱斬殺?
1個回答2023-12-10 21:52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劉備是非常賞識他的,他戰(zhàn)功卓著,但是性格孤傲,脾氣非常怪異,一般人都不敢和他走的太近。諸葛亮也比較擔(dān)心魏延功高蓋主,并不敢十分重用和信任魏延,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期間,積勞成疾,臨死前,他說了一句話,這句話也直接導(dǎo)致了魏延最終被殺的結(jié)局。
魏延與諸葛亮的矛盾
諸葛亮很早的時候就和魏延不太合拍,魏延當(dāng)時投奔劉備的時候,劉備是要給他加官進爵的,但是諸葛亮卻勸說劉備殺了魏延,說魏延未來有一天可能會謀反,但是劉備將信將疑,留下了魏延。
魏延做事比較激進,所以他覺得諸葛亮做什么事都比較謹(jǐn)慎,而自己經(jīng)常想的一些妙計和計劃也得不到諸葛亮的賞識。按照魏延的性格,肯定是對諸葛亮有所不滿的,而且不止一次的公開抱怨,這也為他自己日后被殺埋下了禍根。
魏延和諸葛亮的意見分歧
魏延功勞諸多,也因此不把別人放在眼里,而且他很好戰(zhàn),堅決北伐。諸葛亮深知北伐最終很難成功,是準(zhǔn)備放棄北伐的。而自己死后,又很難有人能夠壓住魏延,這樣魏延勢必繼續(xù)北伐。這樣的背景下,諸葛亮不得不試探魏延,如果他同意退軍,說明還能服從管理。如果不聽,那就只能斬殺。
諸葛亮臨終前的錦囊妙計
臨終前,諸葛亮把楊儀、姜維、費祎等人,集合在一起,說了一些話,意思就是,他死之后,就不要繼續(xù)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國,撤離的時候,讓魏廷斷后,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就不要管他,自行撤退。說完這些話,諸葛亮就病故了。
楊儀就派費祎去找魏延,說了諸葛亮臨死前的話,魏延還沒聽完就暴跳如雷,不同意停止北伐,堅持要跟費祎繼續(xù)部署北伐的計劃,費祎心中害怕,撒謊說去和楊儀說繼續(xù)北伐的事情,乘機離開。
魏延被馬岱斬殺
魏延果然是應(yīng)了諸葛亮的猜測,想繼續(xù)北伐。而此時大部隊都在撤退,魏延心中發(fā)怒,自己帶著部隊單獨撤退,還邊撤退邊毀壞撤退的道路和橋梁,一路退到了南谷口。楊儀撤退的時候發(fā)現(xiàn)路和橋都被毀壞了,心中更加記恨魏延。
楊儀和魏延兩人都向劉禪寫了封告狀信,劉禪看的糊里糊涂,也不知道到底誰謀反,就把董允、蔣琬找來,問問他們的意見。你想啊,魏延自恃功高,誰也不放在眼里,董允、蔣琬自然也不喜歡魏延,他們的意思就是楊儀反正不會謀反,而魏延就不太清楚了。
于是,劉禪就命令蔣琬帶兵攔截魏廷,楊儀南下,去追擊魏廷,兩路軍隊就這樣把魏延堵在了南谷口。魏廷前后受敵,只能帶著幾個心腹逃走,后來被馬岱所殺。
最終,這位蜀國的功勛戰(zhàn)將就這樣被除掉了,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心術(shù),利用魏延和楊儀的矛盾,魏延自身的性格缺陷,利用一句臨終前的遺囑,達(dá)到了激將魏延的目的,真不愧為謀略高深。
魏王的魏王武延義
1個回答2024-11-04 13:03

武延義,武承嗣之子,武延基自殺后,他繼承了魏王位。武則天死后,被貶為魏國公。

諸葛亮臨死前為什么派人殺魏延,馬岱是怎么將魏延斬殺的?
3個回答2022-08-09 17:24
因為諸葛亮認(rèn)為,在自己死后,魏延一定會謀反的,而馬岱是在后面偷襲魏延的。
三國演義中 魏延
1個回答2024-03-12 18:29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shù)有戰(zhàn)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后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zhèn)遠(yuǎn)將軍,領(lǐng)漢中太守,鎮(zhèn)守漢中,成為獨當(dāng)一方的大將。魏延鎮(zhèn)守漢中近十年,之后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tǒng)領(lǐng)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guān)中,最后與諸葛亮?xí)熡阡P(guān),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rèn)為自己無法完全發(fā)揮才能,心懷不滿 。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后,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quán),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并被夷滅三族。
魏延有幾個孩子
1個回答2024-02-07 06:14
按照《三國志》陳壽所述原文,是這么說魏延的下場的“延(魏延)獨與其子數(shù)人逃亡,奔漢中,儀(楊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于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fù)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div>
魏延有幾個兒子?
1個回答2024-02-12 14:26
  至少有兩個,長子魏昌,次子魏榮。
  魏昌作為魏延長子,隨其父與諸葛亮參加六出祁山的北伐戰(zhàn)爭,在第六次北伐過程中,諸葛亮不幸病逝于五丈原,并做下了棄魏延于漢中的決定。魏延氣憤,先于大軍南下,由于與楊儀積怨太深,便一路燒棧道、毀浮橋,以致楊儀于死地。這時兩人互相誣其對方謀反,但大家都不相信魏延,楊儀便把握時機,派出王平與馬岱追殺魏延。王平追上魏延,說了魏延的不對(當(dāng)然他并不想謀反),魏延的士兵就覺得再跟著他不對,就一哄而散,僅剩數(shù)十名親將與魏昌跟隨魏延。馬岱斬殺魏延,并消滅其殘部,魏昌就死了。
  朝廷下令夷魏延三族,其弟魏容受牽連被誅,魏氏滅門,后平反昭雪,于漢中為魏延建墓。
三國魏延
1個回答2024-03-08 04:13
子午谷奇謀在當(dāng)時應(yīng)該是可行的,畢竟曹魏方面在子午谷并沒有派重兵把守,夏侯茂又不是大將之才,突襲過去,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話說回來,問題是也有不確定因素,萬一攻不下來,郭淮的部隊近在咫尺,跑過來增援的話,魏延的5000士兵將全軍覆沒。諸葛亮的謹(jǐn)慎不是沒道理。
最后說一句,戰(zhàn)場上形勢是不可預(yù)料的,錯過一次機會,就很難有第二次機會了。當(dāng)魏軍知道蜀國的計謀后,很快就向子午谷附近派了重兵把守,可惜蜀國再也沒有冒險的機會了,諸葛亮終其一生都沒有越過陳倉這道防線。
魏延兒子是誰
1個回答2024-02-04 01:15
 我只找到了他的一個兒子姓名魏猛



 魏延當(dāng)初給兒子起名字的時候可能希望他將來能繼承父業(yè)勇冠三軍,但誰成想這個魏猛卻天生一副小胳膊小腿,打小嬌生慣養(yǎng),細(xì)皮嫩肉的,根本不是習(xí)武的料。后來請來私塾先生想教他學(xué)文,意思是說當(dāng)不成將軍好歹也弄個參軍之類的,可一年之內(nèi)請了十六個師傅,沒一個能教得了。軍師曾經(jīng)說過,魏猛是典型的朽木不可雕也。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