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和鹽有聲讀物

相关问答
讀了驢子運鹽你想對小驢子說些什么呢
1个回答2024-02-09 22:38

做事情要動腦筋,不能總想照搬舊套,憑“老經(jīng)驗”辦事。

馱鹽的驢子故事讀后感和好句?
1个回答2024-01-25 01:27

驢子做事不動腦筋,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會被水融化。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思考,都不能耍小聰明,要腳踏實地的做,不然是要吃大虧的,不能像文中的驢子那樣愚蠢。

馱鹽的驢
1个回答2024-02-24 01:19
解決問題不能總是局限于過去的經(jīng)驗,要勇于跳出過去的成就,從零開始,用道家的話說:要"正本清源"
馱鹽的驢讀后感?
1个回答2024-02-07 16:58

今天,我閱讀了《伊索寓言》,它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一個奴隸伊索創(chuàng)作的.它非常精彩,有幾百個故事.這些故事生動傳神,每個都闡述了一個大道理,非常好看.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名為馱鹽的驢的小故事,它讓我受益匪淺.這則故事是說,一頭驢每天非常辛苦,要馱很多沉重的東西.有一天,因為勞累,加上雨天路滑.這頭驢在過河時不慎跌入河中.這次,它馱的是鹽包,鹽遇水化了一大半,等到人把驢救起時,驢覺得背上的分量輕多了.后來,驢又馱了一大包沉甸甸的貨物過河,它想起了前幾天的幸運遭遇,假裝跌了下去.但這一次,驢很不幸,它馱的是海綿,海綿吸水后陡然漲大、變沉.當(dāng)商隊的人七手八腳把驢救起時,驢早已斷氣.通過這則故事,我明白了做事一定要先分析情況.那些不分析具體情況,憑老經(jīng)驗辦事的人多半會有像驢這樣的不幸遭遇.就拿這頭驢來說,雖然有了上一次的馱鹽的經(jīng)驗,也不能光想著偷懶而莽撞行事.要知道這次馱的是海綿,也許驢像以往辛辛苦苦去做就不會喪命.而這頭可憐的驢竟然一點常識都沒有,不知道海綿遇水會膨脹,會增加負擔(dān).想到這兒,我又明白了一個道理,盡管有些事情干的比較累,踏踏實實去做至少不會增加負擔(dān).而有些人就像井底之蛙般目光短淺,不明白這些道理,只是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不懂得變通,只知道用同一種辦法,從而使負擔(dān)加重,落得個倒霉下場.所以,以后我們做事可不能不分析具體情況,不能只是依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哦!經(jīng)驗固然重要,但做事前一定要先看看情況,否則就會事倍功半,聰明反被聰明誤!

馱鹽的驢讀后感
1个回答2024-01-18 20:39
今天,我閱讀了《伊索寓言》,它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一個奴隸伊索創(chuàng)作的。它非常精彩,有幾百個故事。這些故事生動傳神,每個都闡述了一個大道理,非常好看。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名為馱鹽的驢的小故事,它讓我受益匪淺。
這則故事是說,一頭驢每天非常辛苦,要馱很多沉重的東西。有一天,因為勞累,加上雨天路滑。這頭驢在過河時不慎跌入河中。這次,它馱的是鹽包,鹽遇水化了一大半,等到人把驢救起時,驢覺得背上的分量輕多了。后來,驢又馱了一大包沉甸甸的貨物過河,它想起了前幾天的幸運遭遇,假裝跌了下去。但這一次,驢很不幸,它馱的是海綿,海綿吸水后陡然漲大、變沉。當(dāng)商隊的人七手八腳把驢救起時,驢早已斷氣。
通過這則故事,我明白了做事一定要先分析情況。那些不分析具體情況,憑老經(jīng)驗辦事的人多半會有像驢這樣的不幸遭遇。就拿這頭驢來說,雖然有了上一次的馱鹽的經(jīng)驗,也不能光想著偷懶而莽撞行事。要知道這次馱的是海綿,也許驢像以往辛辛苦苦去做就不會喪命。而這頭可憐的驢竟然一點常識都沒有,不知道海綿遇水會膨脹,會增加負擔(dān)。想到這兒,我又明白了一個道理,盡管有些事情干的比較累,踏踏實實去做至少不會增加負擔(dān)。而有些人就像井底之蛙般目光短淺,不明白這些道理,只是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不懂得變通,只知道用同一種辦法,從而使負擔(dān)加重,落得個倒霉下場。
所以,以后我們做事可不能不分析具體情況,不能只是依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哦!經(jīng)驗固然重要,但做事前一定要先看看情況,否則就會事倍功半,聰明反被聰明誤!
古文運鹽的 驢子
1个回答2024-02-01 17:14
有只驢子馱著鹽過河。他的腳一滑,跌倒在河水中,鹽在水中都溶化了。他站起來時頓感一身輕松了許多,他很高興。后來,有一天,他馱著海綿過河,心想再跌倒下去,站起來時定會更輕松。于是,他故意地摔了下去,他沒想到海綿是吸水的,因此再也站不起來了,淹死在河里了。
驢子馱鹽讀后感?
1个回答2024-02-12 01:10

今天讀了伊索寓言故事《馱鹽和棉花的驢子》,故事說的是一頭自作聰明的偷懶驢子在幫主人馱運時的事情。驢子駝鹽時因為不小心摔了一跤,發(fā)現(xiàn)鹽變輕了,懶惰的驢子便每次都這樣做,害主人損失了很多鹽,后來在一次馱運棉花時,驢子故計重施,結(jié)果棉花越來越重,最后驢子淹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懶惰,不能投機取巧,這些小伎倆就算成功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應(yīng)該踏踏實實的,勤勞做事才好

馱鹽的驢的作者是誰
1个回答2024-03-12 20:34
《馱鹽的驢》這個故事講了一只驢子,幫助一個商人馱貨物,第一次它馱的是鹽,鹽很重,到了小河邊,驢子覺得這袋鹽重得實在不行了,而且河邊很滑,長滿了青苔,驢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里,它好不容易才爬了起來,這時他發(fā)現(xiàn)背上的鹽輕了好多。商人埋怨驢子,你毀了我好多的鹽。驢子才不管呢,反正鹽很輕了,它輕輕松松就到了家門口。第二天,商人又帶驢子去運貨,這次運的是棉花,雖然棉花很輕,但是棉花很多,聚起來就會很重,驢子想沒關(guān)系,到了小河邊就好了,到了小河邊我要裝得象一樣,再摔一跤,到了小河邊,驢子故意叫了聲“哎喲”, 商人說你今天又把棉花弄濕,驢子想今天我要在水里多待一會兒,讓貨物輕一點,不然的話,貨物一定輕不了多少的。誰知等驢子站起來時,怎么也站不起來了,因為棉花吸了水,驢子“哦哦”叫了兩聲就被河水淹死了。



道理:不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生搬硬套所謂老經(jīng)驗,只能以失敗告終。想用一種方式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是要吃虧的!
一只驢子有一次馱著一袋鹽過河,河水使鹽化了,驢子一下子...
1个回答2024-02-09 03:49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該題考查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guān)系,本題的寓意在于驢子錯誤地把個別的結(jié)論當(dāng)做普遍經(jīng)驗來看待了,故D觀點符合題意,故A、B均與題意無關(guān),C觀點錯誤,不是對立起來,故答案應(yīng)選D。
考點: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guān)系
點評:該題考查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guān)系,,題目難易程度適中。
運鹽的驢子
1个回答2023-09-23 03:05
有只驢子馱著鹽過河。他的腳一滑,跌倒在河水中,鹽在水中都溶化了。他站起來時頓感一身輕松了許多,他很高興。后來,有一天,他馱著晌散海綿過物寬河,雖然海面很輕,但是它還想要更輕一點,便故意跌罩謹(jǐn)亮到水里,誰知,它起也起不來了,淹死在了河里。
(抱歉,這是個古老的故事,我編不好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