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弦獻給愛麗絲簡譜完整版

獻給愛麗絲簡譜完整版
2個回答2023-08-13 08:30

該片講述了15歲的愛麗絲在父親死后和酗酒的母親相依為命,一天,一個名叫路德維希的男子出現(xiàn)在這對母女身邊,故事由此展開。

求 獻給愛麗絲 鋼琴譜 !!!!
0個回答2022-09-27 07:30
獻給愛麗絲鋼琴譜完整版
4個回答2023-08-22 18:01

《獻給愛麗絲》是一首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鋼琴獨奏曲。

獻給愛麗絲和夢中的婚禮哪本鋼琴書上有寫?最好完整的!
1個回答2023-01-11 13:30
《理查德??巳R德曼》
求“獻給愛麗絲”鋼琴譜
1個回答2022-08-04 08:45
還有一個辦法 如果你耳音特別好的話 試著聽著把它記下來再學(xué)
獻給愛麗絲鋼琴譜
3個回答2022-07-25 11:12
自己在網(wǎng)上查得到!
獻給愛麗絲
1個回答2024-01-19 04:15
先是要分手練熟

在那里比較快的地方不要太急

每個音一定要準確的彈出

手法要注意做到精致

就OK了

關(guān)鍵就看你手指的靈活程度了哈

其實也不難

練久了自然就熟了

只要有六級水平就可以了

克萊德曼的縮略更不要說了

在貝多芬的曲子里

已經(jīng)算很簡單的了
有誰知道獻給愛麗絲的故事嗎
1個回答2024-01-29 16:52
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開浪漫樂派之先河的偉大作曲家。人們都比較熟悉他的交響曲、協(xié)奏曲、室內(nèi)樂和歌劇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為數(shù)不多的器樂小品,也同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鋼琴小品《獻給愛麗絲》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首。



貝多芬一生沒有結(jié)過婚,但是,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侶。因此,這類事在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傳。1808-1810年間,貝多芬已經(jīng)四十歲的人了。他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的女學(xué)生,并對她產(chǎn)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暢的情況下,他寫了一首《A小調(diào)巴加泰勒》的小曲贈給她?!鞍图犹├铡?Bagatelle)意思是小玩意兒。貝多芬還在樂譜上題上了“獻給特蕾澤”這樣幾個字。以后,這份樂譜一直留在特蕾澤那里。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錄里也沒有這支曲子。直到十九世紀六十處代,德國音樂家諾爾為寫貝多芬傳記,在特蕾澤.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fā)現(xiàn)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諾爾把曲名錯寫成<獻給愛麗絲>。從此,人們反而忘記了《獻給特蕾澤》的原名,而稱之為《獻給愛麗絲》了。



這個主題把特蕾澤溫柔、美麗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繪。它在這支曲子里先后出現(xiàn)了十六次,因此,給人以極為深刻的印象。好似貝多芬有許多親切的話語下向特蕾澤訴說。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猶如二人親切的交談。



《獻給愛麗絲》全曲由五段組成。A段用的是A小調(diào),顯得溫柔而親切。然后,轉(zhuǎn)到C大調(diào),它是A小調(diào)的關(guān)系大調(diào),情調(diào)頓時明朗起來。



B段轉(zhuǎn)到F大調(diào)上,出現(xiàn)一個新的曲調(diào)這個曲調(diào),感情更加明朗。經(jīng)過一連串快速音的過渡,又回到A段。



C段多用和弦,氣氛有了轉(zhuǎn)換。情緒顯得嚴肅而穩(wěn)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現(xiàn)了一個由三連音組成的樂句。表現(xiàn)熱烈的情感。經(jīng)過一段下行半音階的過渡,又把樂曲引回到A段,樂曲在非常優(yōu)美和溫柔的氣氛中結(jié)束。
獻給愛麗絲
1個回答2024-02-23 17:14
有一個女孩,叫Alice。
在她生日的那天,一個男孩用鋼琴彈奏了一曲《獻給愛麗絲》送給愛麗絲,也就是Alice。
Alice很快就被那黑白的鍵,悠揚的旋律,修長的手指迷住了。她迫切的想要學(xué)鋼琴以及《獻給愛麗絲》。男孩欣然接受了。
Alice很聰明,僅僅三年,就學(xué)會了很多高難度的樂曲。
Alice很納悶,為什么不教我《獻給愛麗絲》呢?
每當(dāng)她這樣問,男孩只是微笑著,拿起一張樂譜,演奏一遍,教她新的曲子。她高興地學(xué)了,就像個很容易被轉(zhuǎn)移注意力的孩子。
他要參加一個比賽,名字叫做《獻給愛麗絲》。她知道的僅此而已,連規(guī)則是什么,她都不知道。
他死了。
就在死的前一天,他還去了商店,買了一個早已看中的愛麗絲娃娃。愛麗絲穿著藍色的裙子,手里捧著一小束雛菊。笑得很甜。
他買下了它,希望Alice能喜歡。因為明天就是她的十八歲生日。同時也是他比賽的日子。
他滿心歡喜地拿著愛麗絲娃娃過馬路。這時一輛強闖紅燈的大卡車飛馳而過……
他至死還緊緊地拿著愛麗絲娃娃。愛麗絲的小臉濺上了溫?zé)岬难?,顯得格外好看。
Alice替男孩參加比賽,她選了三首樂曲。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最后就是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她演奏的相當(dāng)好,在選手中是佼佼者。
這是她第一次彈奏《獻給愛麗絲》,仿佛有了什么魔力,她的手自己動了起來。流暢地彈奏了《獻給愛麗絲》。
在最后一句時,琴聲停止了。
人們等待著。
Alice扭過頭朝著攝像機,深深地說了一句:“我等著你回來,完成我們未完成的曲子……”
一聲、兩聲,先是評委,后是觀眾?,F(xiàn)場發(fā)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她成功了。
后記
直到比賽的最后一天,她才知道,比賽的規(guī)則是,她可以獲得一筆豐厚的獎金和一個愛麗絲的獎杯。
《獻給愛麗絲》這首曲子講的一個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2-19 19:50

《獻給愛麗絲》這首曲子講的是在1808一1810年間,年近40歲的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Therese Marfati)的女學(xué)生,并對她產(chǎn)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暢的情況下寫了一首《a小調(diào)巴加泰勒》的小曲贈給她,并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為了紀念”的字樣。

這份樂譜一直留在特雷莎身邊,貝多芬沒有自留底稿。所以,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錄里都沒有這首曲子。德國音樂家諾爾為貝多芬寫傳記,在特雷莎·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fā)現(xiàn)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諾爾在德國西南部的城市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把原名《致特蕾莎》錯寫成《致愛麗絲》。

擴展資料

《致愛麗絲》原名《a小調(diào)巴加泰勒》,是貝多芬在1810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獨立鋼琴小品,是貝多芬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的作品。該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發(fā)現(xiàn),后收錄在《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補遺部分59號。

人們喜歡把《獻給愛麗絲》稱為“微不足道的音樂”。但這種微不足道凝聚了貝多芬強烈的體現(xiàn)個人風(fēng)格的創(chuàng)作理念,體現(xiàn)了他獨具一格的創(chuàng)作思維。樂曲還有其它種種的獨具匠心之處,無一不顯示了貝多芬創(chuàng)作中一貫的嚴謹精神。

路德維?!し病へ惗喾?(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22歲開始終生定居于維也納,創(chuàng)作于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biāo)志著其創(chuàng)作進入成熟階段。

貝多芬一生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jié)構(gòu)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而被后世尊稱為“樂圣”、“交響樂之王”。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