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琴書紅燈記第一場

林徽因《蓮燈》
2個回答2023-09-07 20:16
《蓮燈》是林徽因于1932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歌,該詩發(fā)表在1933年3月《新月》雜志。這首詩毀源臘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于人生的認(rèn)識,表達(dá)了雖然個體渺小,但也要發(fā)光發(fā)熱,活出生命的價值和精彩的情感。全詩以比裂租喻象征貫穿纖滑,意境優(yōu)美,語言清新精致,讀起來既帶著淡淡的憂傷,又有著希望,哲思雋永。
宋徽宗《聽琴圖》琴曲名字叫什么?
1個回答2024-03-09 02:37

北宋·宋徽宗《聽琴圖》原文:

吟徵調(diào)商灶下桐,

松間疑有入松風(fēng)。

仰窺低審含情客,

似聽無弦一弄中。

白話釋義:我們的古代,禮、樂、詩、賦,也就是一大三小棵的松竹樹。或者黃冠緇服,或者紗帽紅袍,或者紗帽綠袍,或者蓬頭童子,顫顫悠悠聲,悉悉索索聽,虛虛實實境,不愧是老手,真要“哀家”綽綽有孫埋余的想不盡。

擴(kuò)展資料

寫作背景:

《聽琴圖》畫中是以宋徽宗為中心,以他“溺信”道教為背景,因此是有跡可循的。這不是一般的人物肖像畫,而是有真實的事件為依據(jù)。其中有許多有關(guān)政治、宮廷、宗教方面的內(nèi)涵。從畫中解讀出發(fā),并以《宋史·徽宗本紀(jì)》相印證,由此追蹤《聽琴圖》的作年。

其中最突出的記載,就是政和七年(1117年),恰恰也是《聽琴圖》的創(chuàng)作年代。這一年可以看作宋徽宗也是北宋王朝政治上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的標(biāo)志。

據(jù)史書記載:“二月辛未,改天寧萬壽觀為神霄玉清萬壽宮。甲子,會道士二千余人于上清寶篆宮,詔通真先生林靈素,諭以帝君降臨事?!液?,幸上清寶篆宮,命林靈素講道經(jīng)?!薄八脑赂?,帝局差諷道策院上章,冊己為教主道君皇帝。”

這是徽宗崇信道教,歷年活動的一個最高潮,就是“冊已為教主道君皇帝”。而《聽琴圖》中,徽宗本人,穿的是一身道服,正是以“教主道君皇帝”的崇高身份自居。

所以,《聽琴圖》所描繪的正是宋徽宗在政和七年則臘螞四月冊為“教主道君皇帝”以后,與朝中權(quán)臣接見,撫琴論道,暗通心曲的藝術(shù)場景。其作年正是在政和七年(1117),徽宗以“教主道君皇帝”的雙重崇尊身份的藝術(shù)記錄和歷史紀(jì)念。

宋徽宗與琴
1個回答2023-11-21 20:13
宋徽宗(公元 1082 年— 公元 1135 年)即趙佶,原籍河北涿縣,宋神宗之子,宋哲宗之弟,哲宗崩后,即位為北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時,在政治上沒有什么作為。

金兵南下攻宋時,他把帝位專予宋欽宗(趙桓),自為太上皇。后金兵滅北宋,他與欽宗皆被虜至北方,最終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

宋徽宗趙佶,不但書畫是行家里手,對古琴也情有獨鐘。鄧椿的《畫繼》、汪柯玉的《珊瑚網(wǎng)書畫跋》載:政和年間,宮中不僅有書畫院,還設(shè)有琴院。

徽宗將天下制琴的能工巧匠招至琴院,切磋技法,研制精琴,造就了曾智仁、衛(wèi)中正、朱仁濟(jì)、馬希亮等一批制琴大師。他還設(shè)立了樂壇,常常舉辦古琴競比活動。宋徽宗嗜琴成癖,他不但自己做琴、彈琴,還是懂行的古琴收藏家。他到民間四處尋覓好琴,將古今名琴藏于“萬琴堂”中。

他癡迷于古琴世界,將自己對古琴的所思所想繪成《聽琴圖》以表所悟,此畫意境高遠(yuǎn),似琴聲繞梁三日不絕于耳。他對琴文化極為重視,除其本人是琴家以外,他還在內(nèi)府設(shè)“ 萬琴堂 ” (百琴堂),廣羅天下珍貴名琴,對琴文化的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以燈或琴做武器的網(wǎng)游有哪些?不要回合制的
1個回答2023-03-05 04:35
沒玩過這種的。
一點甜是云南花燈還是安徽花燈
1個回答2024-01-03 08:13
云南花燈?!兑稽c甜》運用歡快的音樂與充滿戲劇表現(xiàn)力,展示出一組生動的鄉(xiāng)間姑娘添柴煮飯的生活場景。傣族姑娘恬靜動人的笑容和纖長靈巧的姿態(tài)將傣族舞蹈風(fēng)格韻律表達(dá)得淋漓盡致。
安徽的非遺魚燈可以有多美
1個回答2024-01-14 01:48

安徽的非遺魚燈非常美。

徽汪滿田村的魚燈年俗已有600年歷史。相傳,村里房屋多為木質(zhì),頻發(fā)火災(zāi),為求平安,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村民就以魚為形,嬉戲兩岸,連續(xù)高察4天。魚燈夜游,敬天地、祭先祖、祈福澤,帶著國泰民安、萬民興業(yè)的美好祝愿。

捏起一坦念卜根紅燭,燈芯蘸油,再裹香灰,再將蠟燭小心翼翼地塞入“魚肚”。眼前是一條7米長、3米高的魚燈,竹高察篾編制骨架,綿紙糊成魚皮,勾勒線條,彩讓穗繪魚鱗,已然成型。這是當(dāng)?shù)仂籼敏~會的‘魚王’。光是魚肚中要放置的蠟燭就有100多支,他們的魚會花了四五天才完成。

魚燈:

魚燈是傳統(tǒng)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呈鯉魚狀,用讓穗竹篾綁扎,糊表白紙繪制而成,全長1.2米,直徑為40至50厘米,分魚頭、魚身、魚尾,三節(jié)可靈活轉(zhuǎn)動,舞魚燈以村組隊,人數(shù)少則十幾人,多者上百人,每人一魚,內(nèi)燃蠟燭,魚燈套路有“鯉魚擺尾”、“雙魚爭食”、“鯉魚戲水”、“魚躍龍門”等,表演隊變化有方陣、一字長蛇陣、八卦迷魂陣等。

東門島、延昌、番頭一帶的漁民,世代耕海牧魚。舞魚燈的習(xí)俗,是石浦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也是傳統(tǒng)坦念卜性的有益的大眾娛樂活動。在當(dāng)?shù)貋碚f,風(fēng)調(diào)雨順,魚蟹滿艙,就是好年景,就是喜慶年歲。魚與“年年有余”、“富足有余”的“余”字諧音,故“魚”便在人民心目中成了幸福、美滿、吉祥的象征。

古琴減字譜徽位怎么看
1個回答2023-01-19 02:35
減字譜通常每個字的上半部分是左手指法,下半部分是右手指法。左手指法分為兩部分,分別指出左手的手指和徽位,大食中名各指和一至十三各徽位。通常如果下一個音與上一個音的徽位指法一致,左手指法部分會省略書寫,只寫下半部分右手指法,此時,該音取上一音的徽位。
點天燈是什么意思,董卓、宋徽宗都是因點天燈而亡?
1個回答2023-03-10 10:35
點天燈就是將人綁在木柱上,然后澆上一些易燃物品或者酒什么的,然后點火兒,董卓宋徽宗都是因為點天真燈而亡,他們因為做了很多的壞事,所以說被點了天燈。
我家在安徽合肥,小孩為參加藝考買鋼琴,但是沒有經(jīng)驗。是買二手進(jìn)口琴還是買國產(chǎn)新琴好? 請有經(jīng)驗的
1個回答2024-01-26 00:15
二手好 國產(chǎn)入手即折損 工藝全部仿造國外 但如果沒有渠道 國外二手也會被黑 最終都差不多 商人都一個樣 還是買有保修的國產(chǎn)吧 學(xué)琴而以 能有所成再認(rèn)真研究產(chǎn)品
聽琴圖上的字是宋徽宗的嗎?
1個回答2023-11-17 06:44
1、聽琴圖上的不是宋徽宗寫的,是有"六賊"之首蔡京所題的七言絕句;
2、原文:
吟征調(diào)商灶下桐
松間疑有入松風(fēng)
仰窺低審含情客
似聽無弦一弄中
其中右上角有宋徽宗趙佶所書瘦金書字體的"聽琴圖"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畫押,這樣一來,這幅作品就成了他的了。其實這一幅作品是他畫院里的畫家繪畫趙佶本人行樂時的狀況。
3、翻譯解析:
詩中引用漢代文學(xué)家蔡邕的故實,其發(fā)現(xiàn)鄰家灶下燒飯的桐木,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并將之制作成焦尾琴的故實。同時,詩中又似乎在提示著琴聲的旋律,透過此圖將此天籟之音送出畫外云霄。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常以音樂比喻政治,有意以身為國君的徽宗所彈的「調(diào)」,臣子專心聆聽,在君王的主「奏」下,君臣一片「和諧」。在《宋史?樂志》也有描述:「琴者,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刮闹袑η俾傻奈幕夂兴忉?,琴為樂器之君,琴音具有道德元素,能輔導(dǎo)人的行為。因此,《聽琴圖》除了反映宮庭內(nèi)崇尚文人性靈的品味,與肖像畫性質(zhì)的徽宗行樂圖外,在宮廷政治文化的角度下,是具有鑒戒的作用。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