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家族

韓氏家族的真實(shí)故事?
1個回答2024-03-12 20:10

姓韓的名人故事

韓姓氏典故:死灰復(fù)燃

據(jù)《史記·韓長孺列傳》記載:西漢時期,梁國大夫韓安國因?yàn)樵H盒⑼醵鴤涫苤赜?,被賞賜千金,而后恃寵而驕觸犯了國法被流放到蒙地,在蒙地期間,受到遇阻的欺侮,道:“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保矅唬骸八阑要?dú)不復(fù)燃乎?”不久之后,韓安國被釋放出獄,還官復(fù)原職,而此獄卒害怕自己家人受到韓安國的抱負(fù)遂光著身子取請罪,沒曾想韓安國居然輕描淡寫地繞過了獄卒。

后來,人們則用“死灰復(fù)燃”來比喻重新振作,東山再起,現(xiàn)在常用表示不好的事情出現(xiàn)轉(zhuǎn)機(jī)。

三、韓氏的有趣故事

韓姓有趣故事:余音繞梁

古時候,有一個擅長唱歌的女子,一路舟車勞頓前往齊國,在過雍門的時候,由于她的糧食吃完,所以現(xiàn)場賣藝,用歌聲換取食物,她走之后,其歌聲還余音縈繞在雍門,三日不絕,使得附近的人都以為她還沒有走。

韓娥路過旅店時,有個人乘機(jī)欺辱她,她于是放聲哀哭,引得周邊的老人孩子都跟著哭泣,三天吃不下飯,所以那個欺辱她的人連忙道歉。

以上是本期整理推薦“韓姓的傳說故事 姓韓的名人故事 韓氏的有趣故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每個姓氏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故事,驚艷了歷史,

青海韓氏家族來源?
1個回答2024-07-14 18:00

青海西寧韓姓的由來是有今河南駐馬店逃荒來到當(dāng)時平?jīng)隹偠蕉啦蜗陆裎鲗幨械钠轿骺?,為了便于管理賜韓姓讓地方郡府入籍。

韓氏族譜都是有什么輩
2個回答2022-09-17 07:57
湖南溆浦韓氏排輩:文、盛、宗、廷、克、守、邦、家、永、世、添、祿、望、國、欽、承、道、學(xué)、先、朝、德、啟、明、賢、……
北宋韓氏家族
1個回答2024-03-12 18:32
韓琦家韓氏是河南安陽(宋時為相州)的大姓。韓琦的家族在當(dāng)時也非常地顯赫,他的外祖母李氏是后晉宰相李崧的侄女,外祖父韓構(gòu)曾做過知府。韓琦的父親名叫韓國華,是北宋初期的名臣,在《宋史》中,專門有傳記載韓國華的事跡。說他曾出使遼朝,最后官至右諫議大夫、泉州知州。因?yàn)樵谌葑鲋?,為百姓做了不少?shí)事,深得人們愛戴,韓國華死后,泉州人曾為悼念他,而罷市。 子琚、璩、琦。韓琦是韓國華最小的兒子,出生在泉州,但四年之后,這個家庭就遭遇了不幸,韓國華因病去世。韓琦讀書非常地刻苦,剛剛20歲時就考中了進(jìn)士,開始踏上仕途,漸漸成為宋朝名臣。 子孫四代中三居宰相,累世不衰。南宋權(quán)相韓侂胄便是韓琦后人。

韓億家韓氏是真定府靈壽縣人(今河北靈壽縣),徙開封雍丘縣(今河南杞縣)。咸平五年進(jìn)士,除大理評事,知亳州永城縣。景德二年,改大理寺丞,判陳州,移鄆州、許州,遷殿中丞,改太常博士知洋州。遷屯田員外郎知相州,入為殿中侍御史,擢侍御史,除河北轉(zhuǎn)運(yùn)使。天圣二年,知青州,三年,判大理寺,遷工部郎中。四年授龍圖閣待制,充遼朝國信副使,改兵部郎中,授樞密直學(xué)士,明道元年,拜諫議大夫,累遷工部侍郎同知樞密院事。景佑四年,授參知政事,改吏部侍郎知應(yīng)天府,慶歷元年,遷尚書左丞,二年請老,授太子少傅致仕。四年八月卒,年七十三。諡忠獻(xiàn),一作忠憲,贈太師中書令尚書令,封許國公。億子韓絳。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億子。以父蔭補(bǔ)太廟齋郎,累遷火理評事。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jìn)士,除太子中允、通判陳州。歷戶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誥,遷龍圖閣自學(xué)士、翰林學(xué)士、御史中丞。嘉佑中,歷知慶州、成都府、開封府。為三司使。英宗即位,遷給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權(quán)知開封府(《開封府題名記碑》)。神宗即位,拜樞密副使。熙寧三年(一○七○),拜參知政事,罷知鄧州,徙許州、大名府。元豐元年(一○七八),知定州。六年,知河南府。哲宗即位,改鎮(zhèn)江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封康國公。元佑二年(一○八七),以司空、檢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謚獻(xiàn)肅。
河北韓姓是指,韓愈的后代,因他的郡望在河北昌黎,故名河北韓姓。韓億自河北遷居河南,有稱河北韓姓。而韓琦家居相州,稱相州韓姓。

關(guān)系好像沒有。只是“神宗立,韓琦薦(韓)絳有公輔器,拜樞密副使。”
韓氏家族總創(chuàng)始是誰?
1個回答2024-04-29 08:25

總創(chuàng)是韓小帥。??帥二逼~~~~~~~~~哇咔咔!??!

常氏家族的常氏第四代
1個回答2024-03-10 01:19

常亮,應(yīng)該是常寶霖的孫子吧,現(xiàn)在武警文工團(tuán),是丁廣泉的徒弟。
楊凱,常寶華的外孫,經(jīng)常與劉寶瑞外孫侯冠男一起在周末相聲俱樂部演出,經(jīng)常會被主持人說:“請大家觀看這兩個外孫子的表演?!?br/>另常氏第四代還有常悅、常遠(yuǎn)等。
常氏家族在相聲界是有影響的一個家族,特別是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常家在天津還是很有勢力的。在天津相聲演員的合影老照片中,常連安總是坐在中間的位置,可見其地位顯赫。另外,常寶堃在抗戰(zhàn)時期組織的兄弟劇團(tuán),據(jù)說是袁文會的幕后支持。
常氏的相聲目前已經(jīng)過了興旺時期,最新一輩中,除了常亮稍有起色外,其他都還稚嫩,難有大的做為。常氏是不是還會延續(xù)到第五代,那就很難說了,要過二十幾年后才能見分曉。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神話傳說分別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29 00:16
母系氏族的神話
女媧造人
父系氏族的神話
后羿射日
韓氏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3-19 15:02
來源有五



1、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為氏,為唐叔虞之后裔。曲沃武公滅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韓國,封其小叔叔姬萬于韓,稱為韓武子,武子的曾孫韓厥以封邑為氏,稱韓氏。韓厥7世孫建立韓國,公元前230年被秦所滅后,其宗室子孫遂以國為氏,稱韓姓,并大都聚居于穎川郡。



2、是周代晉國的始祖唐叔虞的后代。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兒子被稱為晉侯。晉侯的后代畢萬,曾被封在韓原。畢萬的后代就用封邑為名"韓"作為姓氏。



3、以國為姓。韓國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是春秋時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后代虔。韓被秦滅后,韓國國君的后代,有的就以國名"韓"為姓。



4、以少數(shù)民族的復(fù)姓改為韓姓。后魏,鮮卑族有二字姓"大汗"氏,孝文帝改革時,以"汗"與"韓"音相近,改單姓韓。



5、以人名為姓。傳說,上古時黃帝有子昌意,昌意生子韓流,其后有韓經(jīng),堯時為仙人,韓經(jīng)之后遂為韓姓。
寧氏家族的由來
1個回答2023-02-14 22:12
寧氏家族我就姓守。
龍氏家族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2-17 03:55

龍姓的來源多涉及神話,源出有七: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jù)《姓氏錄源》及《竹書紀(jì)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龍行為河南龍氏的祖先。

2、出自舜時納言龍的后代,以官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為納言(官職),子孫以官職名為氏。

3、出自古代神話傳說,御龍氏之后。據(jù)《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后,因有馴化龍的本領(lǐng),深得夏帝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

4、出自古代神話傳說,豢龍氏之后。據(jù)《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資料所載,相傳董父,精于飼龍,以畜養(yǎng)龍而被舜賜姓“豢龍氏”。其后代有以龍為氏的,是為湖北龍氏。

5、出自西漢牂牁地區(qū)。據(jù)《華陽國志》所載,西漢時的牂牁大姓中有龍氏。牂牁郡,治今貴州省凱里縣西北。

6、出自地名,以采食地為氏。春秋時楚大夫食采于龍(今山東省泰安西南之龍鄉(xiāng)),其子孫有以龍為氏者。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