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論語的感受

對論語的理解和感受
1個回答2024-03-15 18:38
《論語》里面主要有三條主線,一條是對善惡的判析,另外兩條一條是修德的,另一條則是尊禮守制。這樣,有善惡認識、有修德心徑、有道德境界,就形成了這部書的精神脈絡(luò)。當然,其間還充實有大量博大精深的圣人對人生世事的感悟,這樣,一部比較充實的《論語》就形成了。
為什么受害者有罪論
1個回答2023-01-13 08:55
簡單的說,就是人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善事應當?shù)玫礁螅鰫菏聭數(shù)玫綀髴?。發(fā)生怎樣的事情,之前肯定做過其他事情導致的,有果必有因。
受害者有罪論給予人們心理安慰。
你是怎么看待“受害者無罪論”的?
4個回答2023-03-27 07:55
這種說法個人覺得是錯誤的,有很多時候有些受害者本身也是事件的發(fā)起者。
小說發(fā)表在哪些文學論壇上會更受到關(guān)注
1個回答2022-07-16 20:40
……你寫的什么類型?
急求有關(guān)論語感受的演講稿,3~5分鐘的
1個回答2024-01-18 21:51
《論語》,一部2500多年前的經(jīng)典語錄,今天還能啟發(fā)我們的心智嗎?還能對我們今天的心靈產(chǎn)生觸動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們要以獨特的個性視角解讀《論語》,去體會當中所蘊含的與今天中國人相關(guān)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讓我們一起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jīng)典的平凡智慧。

讀經(jīng)典,讀《論語》!

在現(xiàn)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jīng)離人們越來越遠,圣賢與經(jīng)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去讀《論語》,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guān),同內(nèi)心相連。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學習《論語》,是讓我們學會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廣闊的社會!

讀《論語》,讀經(jīng)典!
李生論善學者,讀了這篇文章有怎樣的感受,說受到的啟發(fā)
1個回答2024-03-11 07:42
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習貴在善于思考,
李生論善學者,讀了這篇文章有怎樣的感受,說受到的啟發(fā)
1個回答2024-03-31 13:02
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習貴在善于思考,
讀了這篇李生論善學者后你有什么感受?談談你受到的啟發(fā)
1個回答2024-04-06 09:58
一、孔夫子那句:“不恥下問”,誰都會張嘴讀,但是做起來真真是難.那些善于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所以,凡不明白的要不恥下問.
二、“學而不思則罔”,學習貴在善于思考,而最忌諱的,莫過于滿足自己所學的知識,如果現(xiàn)在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
讀了《論語》后有什么感受?
2個回答2022-05-07 15:38
嗯……中國文學博大精深……孔子很神奇……把一個很深的道理能用幾句話說明白,當然,沒有一定造詣時不要看它,因為你會被它弄瘋
求接受別人意見的論據(jù)
1個回答2022-10-17 18:21
每一個最好有三個以上論據(jù)~~O(∩_∩)O謝謝問題補充:恩,謝謝各位~不過不但要團結(jié)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團結(jié)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