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全書閱讀

曾國藩原才文言文閱讀理解
1個回答2024-01-30 03:02

  原才

  曾國藩

  風(fēng)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1)皆是也。有一、二賢且智者,則眾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眾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則眾人與之赴利。眾人所趨,勢之所歸,雖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撓萬物者莫疾乎風(fēng)?!憋L(fēng)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賢者皆當(dāng)路在勢,其風(fēng)民也皆以義,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謂一、二人者不盡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勢不能不騰(2)為口說而播為聲氣。而眾人者,勢不能不聽命,而蒸(3)為習(xí)尚。于是乎徒黨蔚起,而一時之人才出焉。有以仁義倡者,其徒黨亦死仁義而不顧;有以功利倡者,其徒黨亦死 功利而不返。水流濕,火就燥,無感不讎(4),所從來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勢者,輒曰: “天下無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5),不克以己之所向,轉(zhuǎn)移習(xí)俗,而陶鑄一世之人;而翻(同“反”)謝曰:“無才?!敝^之不誣,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義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則轉(zhuǎn)移習(xí) 俗而陶鑄一世之人,非特處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6)以上,皆與有責(zé)焉者也。

  有國家者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慎擇與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惴惴乎謹(jǐn)其心之所向恐一不當(dāng)而壞風(fēng)俗而賊人才循是為之?dāng)?shù)十年之后萬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注釋:原,論說文體之一。(1)戢jí戢:聚集眾多的樣子。(2)騰:傳耐絕播。

  (3)蒸:興起、漸成。(4)讎chóu:應(yīng)答、響段族應(yīng)、應(yīng)驗。

  (5)自尸于高明之地:尸,主事、居位。高明,地位顯貴。地,地位。

  (6)一命:官階之最低者。周制:任官自一命至九命,九命為最高。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則眾人君之而受命焉 君:擁戴

  B.其風(fēng)民也皆以義 風(fēng):教化

  C.而壞風(fēng)俗,而賊人才 賊:殺害

  D.謂之不誣,可乎? 誣:欺騙

  6、下列各組握畝弊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有一二賢且智者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B.先王之治天下 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C.其智足以移百人者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D.則將惴惴乎謹(jǐn)其心之所向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

  7、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表現(xiàn)作者“陶鑄人才以移風(fēng)易俗”觀點的一組是

 ?、儆幸欢t且智者,則眾人君之而受命焉

 ?、陲L(fēng)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御者也

 ?、鄱娙苏?,勢不能不聽命,而蒸為習(xí)尚

  ④有以仁義倡者,其徒黨亦死仁義而不顧

  ⑤士大夫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惴惴乎謹(jǐn)其心之所向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rèn)為社會風(fēng)尚的淳厚和浮薄,不過是產(chǎn)生于一兩個人的思想傾向。

  B.作者認(rèn)為選拔人才,強調(diào)君王應(yīng)擔(dān)負(fù)主要責(zé)任,為臣者應(yīng)當(dāng)謹(jǐn)慎地“循是為之”。

  C.眾人的追求,會形成大勢所趨的局面,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沒有誰敢違背它。

  D.作者反駁了在勢君子“天下無才”的謬說,認(rèn)為所有官吏都有選拔人才的職責(zé)。

  9、斷句與翻譯(10分)

  (1)用“/”給下列文段斷句。(4分)

  有國家者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慎擇與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惴惴乎謹(jǐn)其心之所向恐一不當(dāng)而壞風(fēng)俗而賊人才循是為之?dāng)?shù)十年之后萬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風(fēng)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御者也。(3分)

  譯文:

 ?、谄渲亲阋砸瓢偃苏?,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3分)

  譯文:

為什么說“立業(yè)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
1個回答2022-11-23 19:42
就是曾國藩很精到
曾國藩的電視劇,關(guān)于曾國藩的電視劇或電影
1個回答2024-01-29 21:51
1.關(guān)于曾國藩的電視劇有:《魂斷太平》、《天地民心》、《太平天國》、《走向共和》等。
2.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孫。
3.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xué)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
4.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jīng)過多年鏖戰(zhàn)后攻滅太平天國。
5.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
6.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全書在線閱讀?
2個回答2022-05-27 17:27
想看他的所有書籍的話 你可以直接用手機自帶的瀏覽器上面搜索想看的名字 這樣就會有出來的結(jié)果資源
曾國藩的電視劇,關(guān)于曾國藩的電視劇或電影
1個回答2024-03-25 23:34
1.關(guān)于曾國藩的電視劇有:《魂斷太平》、《天地民心》、《太平天國》、《走向共和》等。

2.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孫。

3.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xué)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

4.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jīng)過多年鏖戰(zhàn)后攻滅太平天國。

5.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

6.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藩怎么讀
1個回答2022-09-30 10:28
應(yīng)該讀fan,不過不是二聲,是一聲。這個藩只要做為人名,一般都是一聲
藩籬什么意思 藩籬的意思
1個回答2023-08-06 00:45
1、藩籬,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fān lí,本義是指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柵欄。如:《國語·吳語》:“孤用親聽命於藩籬之外。”韋昭注:“藩籬,壁落?!逼湟隇檫吔纭⑵琳?。其也比喻界域、境界,或用來指某一范疇。含純

2、與“樊籬”區(qū)別:“藩籬”與“樊籬”盡管讀音相似、意義相近、詞性相同,但在實際運用中,它們還是有著較大的區(qū)別。讀音詞義不同:從字面來看,“藩籬”與“樊籬”的區(qū)別在于“藩”和“樊”:“藩”讀音是fān,“樊”的讀音fán;二者相同點是都有“籬笆”之意;不同點是“藩”還有“屏障”的意思,“樊”談御咐還有“關(guān)鳥獸的籠子”的意思?!胺h”是指具體的、感性的、形象的客觀存在的實物“籬笆”的門戶或屏障;“樊籬”是指概括的、理性的、抽象的主拆正觀能動(一般多指思想、觀念方面)的虛物“籬笆”的限制和束縛。感情色彩不同:“藩籬”一般情況下是中性詞;“樊籬”多用在反面語境中,故貶義色彩強烈些。
藩籬什么意思 藩籬的意思
1個回答2023-12-10 10:08

1、藩籬,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fān lí,本義是指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柵欄。如:《國語·吳語》:“孤用親聽命於藩籬之外。”韋昭注:“藩籬,壁落?!逼湟隇檫吔?、屏障。其也比喻界域、境界,或用來指某一范疇。

2、與“樊籬”區(qū)別:“藩籬”與“樊籬”盡管讀音相似、意義相近、詞性相同,但在實際運用中,它們還是有著較大的區(qū)別。讀音詞義不同:從字面來看,“藩籬”與“樊籬”的區(qū)別在于“藩”和“樊”:“藩”讀音是fān,“樊”的讀音fán;二者相同點是都有“籬笆”之意;不同點是“藩”還有“屏障”的意思,“樊”還有“關(guān)鳥獸的籠子”的意思?!胺h”是指具體的、感性的、形象的客觀存在的實物“籬笆”的門戶或屏障;“樊籬”是指概括的、理性的、抽象的主觀能動(一般多指思想、觀念方面)的虛物“籬笆”的限制和束縛。感情色彩不同:“藩籬”一般情況下是中性詞;“樊籬”多用在反面語境中,故貶義色彩強烈些。

閱讀《曾國藩傳》第四章感悟
1個回答2023-12-16 11:33
學(xué)習(xí)第四章獲得新知

1、道光二十九年(1849),曾國藩由“內(nèi)閣學(xué)士兼任禮部侍郎銜”升補禮部右侍郎,從虛職變?yōu)閷嵚?,成了清朝開國以來湘鄉(xiāng)縣出的第一個實職侍郎。這是一次非常重要而關(guān)鍵的躍升,從此曾國藩有了實權(quán)。

2、升官之后,為了督促自己繼續(xù)寫日記,曾國藩托紙店專印了一份日記用紙,開始寫《綿綿穆穆之室日記》。這段日記體例特別,每日日記分為八欄,分別為“讀書”“靜坐”“屬文”“作字”“辦公”“課子”“對客”“回信”,每日按格填寫。

3、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曾國藩仍“手不釋卷”只不過更加注重實用了。

4、剛剛升官后,曾國藩是雄心勃勃,想在國家大政中有所建樹。

5、道光二十九年(1849),他這個“副部長”,感覺自己的所作所為與國計民生無補。

6、咸豐元年(1851)在寫給歐陽照熊的信中說自己近年來因“官牽私系,遂成廢物”。在復(fù)江忠源信中也說:“計期歲內(nèi)外,亦且移疾歸去,閉關(guān)養(yǎng)疴,娛奉雙親。自審精神魄力,誠不足任天下之重,無為久虱此間,赧然人上也。”

7、為什么升了官卻這樣郁悶?zāi)兀?br/>
1)道光晚年的政治環(huán)境,讓他做不了什么事。道光年間,從外部看,鴉片戰(zhàn)爭讓中華帝國臣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顛覆性的打擊。從內(nèi)部看,腐敗已經(jīng)滲透了帝國機體的每一個細(xì)胞,四肢五臟,無不腐爛,一場翻天覆地的大起義,太平天國起義正在醞釀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大清朝的高官們卻一個個都在混日子。

2)他雖然身為“副部長”但想要登高一呼,推動大清王朝進(jìn)行根本改革,沒有任何可能。他在禮部“副部長”任上,一天到晚雖然沒有片刻休息,但忙的都是一些例行公事,對國家大政絲毫無補。偶爾提一些革新主張,也都被“部長”大學(xué)士們棄置一旁,根本不予考慮。

8、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道光皇帝去世。年方二十(虛歲,實足年齡十八歲)血氣方剛的咸豐登基了。這一年,曾國藩三十九歲,比新皇帝小差不多二十歲。

9、新皇帝上臺,第一把火,罷免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跋略t“求言”。曾國藩奮筆疾書寫了一封《應(yīng)詔陳言疏》。在這份上疏中,他談到了他認(rèn)為最重要的問題:人才問問題。并且提出了培養(yǎng)人才、轉(zhuǎn)移風(fēng)氣的幾條具體辦法。這道奏折讓咸豐認(rèn)識到曾囯藩這個人做事特別認(rèn)真負(fù)責(zé)。

10、曾國藩對道光皇帝去世前,留下的一道非常特殊的遺囑提出了不同意見的奏疏,說服了滿朝大臣,這件事更讓咸豐對曾國藩留下了深刻印象。

11、曾國藩想抓住新皇帝勵精圖治的機會,多做些事情,為國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又連著上了好幾道奏折,給皇帝提了很多建議。《應(yīng)詔陳言疏》《條陳日講事宜疏》《議汰兵疏》《備陳民間疾苦疏》《平銀價疏》等多道奏疏,全面深入地指出了大清面臨的種種危機、官僚體系存在的諸多問題,呼吁皇帝大刀闊斧,加以徹底改革。

12、咸豐元年(1851)三月,曾國藩上了《議汰兵疏》曾國藩說,天下有兩個最關(guān)鍵的問題,一是財政緊張,二是軍隊?wèi)?zhàn)斗力不行。現(xiàn)在“天下之大患,蓋有二端:一曰國用不足,一曰兵伍不精”。他提出裁兵五萬,每年節(jié)省餉銀一百二十萬兩,用來練兵。這些折子是曾國藩披肝瀝膽殫精竭慮的產(chǎn)物,也反映了他多年來對國家社會的深入思考。

13、咸豐皇帝擺出了雄才大略的姿態(tài),但是他其實并沒有雄才大略的資質(zhì)。曾囯藩費盡心血,上的折子,咸豐帝草草讀一遍,隨口夸獎幾句,事后卻扔進(jìn)了廢紙簍,沒了下文。曾囯藩大失所望,郁悶不已。曾國藩發(fā)現(xiàn),自己看錯人了,新皇帝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明君,也難成大器。

14、曾國藩又一次陷入痛苦當(dāng)中。經(jīng)過幾個月思考,他得出一個結(jié)論,要想挽救大清帝國,只有敲打醒這個糊涂皇帝才行。在強烈的責(zé)任感支配下,以謹(jǐn)慎聞名的曾國藩做出一個晚清官場極為罕見的舉動:直言批評皇帝。他上了一道驚世駭俗的《敬陳圣德三端預(yù)防流弊疏》鋒芒直接咸豐皇帝的三個缺點:

1)一是見小不見大,小事經(jīng)營大事糊涂。

2)二是“徒尚文飾”,不求實際。

3)剛愎自用,飾非拒諫,出爾反爾,自食其言。

曾國藩最后警告說,“此三者,辨之于早,只在畿微之間;若待其弊端成而后挽之,則難為力矣。

15、年輕氣盛、自尊心特別強而又脆弱敏感的咸豐皇帝的反應(yīng)可想而知,他對曾國藩的印象馬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彎。史載:“琉上,帝覽奏大怒,椊(摔)諸地,立召軍機大臣,欲罪之。”在祁寯藻、季芝昌等大學(xué)士們勸諫下,帝下上諭為已辯解。從此小心眼的咸豐不斷給曾國藩小鞋穿。

16、這次上疏也有正面效果。曾國藩直道而行的書生本色,一心為國的耿耿用心,為他贏得了很高的政治聲望。湖南士人對他更加敬偑。

17、曾國藩不識時務(wù),得罪了咸豐皇帝。在得罪皇帝的同時,也把同事們也都給得罪了。琦善,賽尚阿。這兩次挑戰(zhàn)“大名大位”讓他的人際關(guān)系出現(xiàn)巨大的破洞。他打破了“官官相護”的潛規(guī)則,成為官場上的異類。他堅持原則卻遭到無數(shù)詆毀之詞。

18、“日講”畫稿事件,得罪了普通同僚。人們見了他,都“目笑存之”誰也不說話。因此,曾國藩在咸豐二年(1852)幾乎成了京師人人唾罵的人物。在北京的最后一段日子,曾國藩動輒得咎,精神十分痛苦,越來越想念家鄉(xiāng)了。國是頹唐,他百計奮斗,卻絲毫無補,不免又一次萌生了退志,多次表示,想回老家。但是他遇到了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沒錢,拿不出回家的路費。

19、大清朝做到“副部長”拿不出回家路費主要原因:

1)清朝的低薪制

曾國藩七品文官,年俸是一百二十五兩白銀。用購買力換算的方法,可以算出晚清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大概相當(dāng)于今天的二百元人民幣。一年置辦幾套官服,在繩匠胡同租了一套四合院,年租金是一百六十兩。那時做京官實際是賠錢的事。很多京官解決財務(wù)赤字,只有兩個辦法。一個靠家里補貼,另一個營謀灰色收入。

2)在京官時期,曾國藩立下了“不靠做官發(fā)財”的錚錚誓言。道光二十九年(1849)七月十五日,他在家書中提道:今年我在京用度較大,借賬不少。咸豐元年九月初五日,他更是說:但京寓近極艱窘。這時他的外債已經(jīng)一千多兩。

20、曾國藩道光十九年(1839)離家后,一直沒有回去過,在這十多年間,他的祖父祖母先后去世,曾國藩都沒能參加葬禮。

21、在曾國藩左右為難之時,喜從天降。咸豐二年(1852)六月十二日,皇帝派他充任江西鄉(xiāng)試正考官?;实弁饪荚嚱Y(jié)束后放曾國藩兩個月的假,賞假兩月回籍,鄉(xiāng)試結(jié)束后順理成章地回家探親。

22、曾囯藩滿懷興奮地于咸豐二年(1852)六月“馳驛出都”,結(jié)束了十來年的京官生涯。

學(xué)習(xí)第四章感悟

1、曾國藩從道光二十年(1840)春天,參加散館考試,被授予翰林院檢討一職,正式開始京官生涯至咸豐二年(1852)六月,結(jié)束了十來年京官生涯。 曾囯藩從升官后,堅持繼續(xù)寫日記到工作之余為國家大政向皇帝提建議;從直言上疏險被皇帝欲罪到為國擔(dān)憂得罪同僚同事;曾國藩做到了披肝利膽殫精竭慮。當(dāng)今社會,多一些像曾囯藩這樣的勤政廉政的高官該有多好??!
曾國藩喜歡的四字成語?
1個回答2024-01-23 07:11

謀國之忠,知人之明,

才德兼?zhèn)?,文武兼資,

居功甚偉,震古鑠今。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