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五十六回概括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內(nèi)容概括
1個回答2024-03-05 14:38

第十一回:魯小姐制義難新郎,楊司訓相府薦賢上

婚后,魯小姐才貌雙全,而蘧公孫的文采學識很一般,卻也無可奈何。鄒吉甫來到婁府,又談到了楊執(zhí)中,決定再次去拜訪。見面后,相談甚歡。因蘧公孫學識太低,魯編修擔心他不能考學做官,想再娶一妾,以圖再生一子。

引來老夫人的不滿。魯編修因此發(fā)病。此時,因見婁氏公子極好結(jié)交賢士,楊執(zhí)中向婁氏二公子推薦了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名叫權(quán)勿用。

第十二回:名士大宴鶯脰腹溯,俠客虛設(shè)人頭會

婁氏公子正要去拜訪權(quán)勿用時,新到任的魏老爺來訪。看到瑣事繁多,楊執(zhí)中建議讓仆人帶書信去請。途中仆人了解到權(quán)勿用是個無所事事、不務正業(yè)的人。寫了兩封書信權(quán)勿用才來到婁府。

并帶來一個俠客。婁公子另邀請了一些朋友陪同一起游玩喝酒一連數(shù)日。俠客騙了婁公子500兩銀子后不知去向。而權(quán)勿用則在原籍有案底在身,被跟隨來的差役帶走。婁氏公子略感失望。魯編修被朝廷升了侍讀,卻高興而亡。

第十三回:蘧駪夫求賢問業(yè),馬純上仗義疏財

蘧公孫遇到開辦幫人補習學問的課堂的馬純上,聽他大談升學的竅門,很受啟發(fā)。婁家的仆人宦成與蘧家的丫鬟雙紅私通,帶著原先王惠丟在蘧老太爺家的箱子跑了。

蘧公孫告了官,而拿人的差役知道了那個箱子是叛官的贓物后,詐走了宦成身上的全部銀子,并以宦成的名義去詐蘧公孫要銀子,并假惺惺提要求給雙紅贖身。差人沒見到蘧公孫,找到了馬純上,馬純上極力要自己出銀子把事情壓下來。

第十四回:蘧公孫書坊送良友,馬秀才山洞遇神仙

經(jīng)過討價還價,馬純上出了92兩銀子,并替蘧公孫寫了給雙紅贖身的文書,方把贓箱取回來。而差人則拿了其中的大部分銀子?;鲁膳c雙紅遠去他鄉(xiāng)。事情理清后,馬純上去了杭州。到杭州后,一連幾日,四處游玩,直到在丁家祠遇到了一位“仙人”,名叫洪憨仙。

第十五回:葬神仙馬秀才送喪,思父母匡童生盡孝

仙人了解到馬純上當前窘迫,有意周濟。給了幾塊黑煤,馬純上帶回家中用火一煉即成了銀子。仙人又請有錢的胡公子出銀萬兩,用以準備煉丹的物料,說是四十九日后即可練出“銀母”,到時可點石成金。隨后,仙人卻“駕鶴西去”。

他的仆人說出了原委,洪憨仙并非仙人,只是意在周濟馬純上。協(xié)助辦完喪事后,馬純上在街上遇到一個拆字的少年匡迥,流落街頭,無錢回家。而家中的父親又病重,很是慘然。馬純上借與他十兩銀子,資助他回家盡孝,并一再叮囑要舉業(yè)進學。

回家的船上,遇到鄭老爹(日后成了匡迥的丈人),講了一件事情——張氏兄弟因埋怨父親偏袒小兒子而打鬧。被父親告官后,老大老二上下使錢,并冒充父親的名義撤了訴。

第十六回:大柳莊孝子事親,樂清縣賢宰愛士

因匡超人的三叔要強占他父親的宅子,一病不起,母親終日以淚洗面??锍嘶氐郊液?,盡心盡力服侍父親,安慰三叔。并拿馬純上給的銀子做個小買賣,以補家用。

村里失了火,匡超人一家被迫搬到了租屋。一次知縣路過,見到匡超人辛勤讀書,很是賞識,自助銀兩命其去考試。結(jié)果連續(xù)考中,直至中了舉人。

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舊地,趙醫(yī)生高踞詩壇

匡超人進學之后,連續(xù)拜望了老師。不久,父親病逝。不知什么原因,知縣被革職摘印,但百姓擁戴知縣,圍了省里的官員。上面派人捉拿帶頭的人,連累了匡超人??锍说胶贾荼艿?。結(jié)識了民間的賢士景蘭江及他的一幫朋友。這些人經(jīng)常相聚作詩。

第十八回:約詩會名士攜匡二,訪朋友書店會潘三

匡超人寓居的文瀚樓主人讓他幫忙選編一些文章,馬純上當初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他只用了七天,也因此得到了一些酬勞(選金)。景蘭江帶匡超人通過胡縝的生日認識了一些新的文人朋友。

他們一起舉行詩會,但有的人的文采著實一般。去省城舉行詩會的當天晚上,因醉酒而夜行,被巡夜的官員拿住。本篇體現(xiàn)了大財主的兒子胡三公主的吝嗇、文人的虛假才學及酒后的丑態(tài)。

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業(yè)橫遭禍事

匡超人見到了潘老爹的弟弟潘自業(yè),他很爽快,頭腦靈活,專替人解決難題掙錢。有個大戶人家的丫頭逃跑,被官府拿住要送回原籍,被胡姓財主看中,愿出二百兩銀子。潘三爺通過各種關(guān)系,疏通官府,假刻公章,把事辦成;

施美卿想把弟媳賣與別人,卻誤把妻子送了出去,對方不退,施美卿告了官,但又沒賣弟媳手續(xù),欲出些銀子了卻官司,潘三爺同樣把事辦成了;金東崖的兒子想考學,但沒有學問,想出銀五百兩找人替考。經(jīng)過潘三爺仔細籌劃,由匡超人替考,并順利考中。

匡超人也因此得到了二百兩銀子。因此買了房,并由潘三爺保媒,介紹鄭老爹的女兒成了親??锎蠼o弟弟來信,讓其去溫州應考,考中。同時,他的老師,樂清縣知縣被誣陷一事,核實釋放,并升官至給事中,給匡超人來信,邀請過去。潘三爺終于作案太多被拿下監(jiān)。

第二十回:匡超人高興長安道,牛布衣客死蕪湖關(guān)

匡超人找到了老師,老師欣賞他的才學,要把外甥女嫁給他,他謊稱未婚,就成了親。一次回浙江辦事,順便到家看望,不想妻子因不習慣鄉(xiāng)間生活,病逝了。舊友景蘭江找到他,要他去看望在監(jiān)獄的潘三哥,因他與潘三的案子有染,推脫說因是為朝廷效力不能去看望犯人。

辦完事后,他回京的船上,遇到了牛布衣。并向他們吹噓自己的才學高超。牛布衣在蕪湖縣住在庵里,不幸病亡。死前請老和尚給他料理喪事。和尚及眾鄰照辦不誤。體現(xiàn)了匡超人做官后,不顧結(jié)發(fā)妻子之情、不念舊友情、好吹噓抬高自己的丑態(tài)。

儒林外史第三回內(nèi)容概括
1個回答2024-03-20 21:08

儒林外史第三回概括:

周進憑著監(jiān)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

在廣州,周進發(fā)現(xiàn)了范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復看了三遍,終于發(fā)現(xiàn)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于是將范進取為秀才。過后不久,范進又去應考,中了舉人。

當時,范進因為和周進當初相似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著賣雞換米而發(fā)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后,他高興得發(fā)了瘋。

擴展資料:

《儒林外史》脫稿后即有手抄本傳世,后人評價甚高,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nèi)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shù)特色堪稱“精工提煉”。

在國際漢學界,該書更是影響頗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傳世,并獲漢學界盛贊,有認為《儒林外史》足堪躋身于世界文學杰作之林,可與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論,是對世界文學的卓越貢獻。

《儒林外史》第五回概括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4-12 01:46

《儒林外史》第五回的主要內(nèi)容:

嚴監(jiān)生的大妻王氏臥病不起,答應在死后讓次妻趙氏填房;趙氏聽后把話說給嚴監(jiān)生聽,嚴監(jiān)生又和二位舅爺說定了,打算讓王氏看著他和趙氏同拜天地;嚴監(jiān)生積勞成疾,中秋后連著三天不能說話;嚴監(jiān)生在床上伸出兩個指頭,眾人迷惑不解,只有趙氏心里明白。

簡介

《儒林外史》是古代諷刺小說的代表作,屬于長篇章回體小說,共五十六回,作者是清代吳敬梓。在書中,作者先集中筆力諷刺那些追名逐利的讀書人,再著力刻畫一批品行高尚、學識淵博的讀書人,集中表現(xiàn)以儒林為中心的整個社會的灰暗現(xiàn)實。

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對此書評價極高,“秉持公心,指擿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p>

儒林外史人物故事情節(jié)概括?
1個回答2024-06-24 11:52

1、王冕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作者據(jù)此進行了改編。王冕在小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小說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點,正如回目所說“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2、周進原本是個教書先生,對科舉考試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木板上,暈了過去。

3、嚴致和即嚴監(jiān)生,清雍正朝規(guī)定,秀才中凜生,凜生被選入國子學稱貢生,次于凜生、凜生選入國子學成為監(jiān)生,而且當時一些未能入府、州、縣學而欲考舉人者,可以出資捐一監(jiān)生資格參加鄉(xiāng)試,或直接出錢捐一監(jiān)生,此種情況統(tǒng)稱之為捐建或者例監(jiān)。

二、儒林外史中周進的故事:

周進應考至六十歲,仍是童生,只好以教書糊口。小說讓其遭受新進的秀才與舉人兩度奚落,使其強烈感受科舉功名成否的天壤之別。后來,他村塾先生的飯碗也因“不懂承謝”而被奪取,只好為做生意的舅子記賬,去了省城。

接著通過動作描寫,周進在夢寐以求的貢院考房,“見兩塊號板擺的整整齊齊,不覺眼里酸酸的,長嘆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把老童生內(nèi)心酸苦絕望與希望傾瀉無遺。后來,事情卻發(fā)生了喜劇性的突變,竟然中了舉人進士,成了人上之人,當年當塾師的薛家集也供起了他的“長生祿位”。

王太在儒林外史中的故事概括?
1個回答2024-02-09 08:10

儒林外史王太性格特點,他的性格特點是非常的孤僻的。

他祖代是三牌樓賣菜的,到他父親手里,窮了,把菜園都賣掉了。他自小兒最喜下圍棋,后來父親死,他無以為生,每日到虎踞關(guān)一帶賣火紙筒過活。一日,妙意庵做會,有三四個大老官族擁著兩個人在那里下棋,號稱是天下的國手。王太挨著身子上前去偷看,小廝們看他穿的襤樓,推推搡搡,不許他上前。底下坐的主人問他是否會下棋,他只是嘻嘻笑,說:“略曉得些?!蹦切┤伺c他下棋,本是想讓他出丑的,沒想到他的棋厲害,只下了半盤,那姓馬的就輸了。眾人大驚,要拉著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哪里還有個快活似殺矢棋的事!我殺過矢棋心里快活極了,哪里還吃得下酒!”說畢,哈哈大笑,頭也不回就去了

儒林外史的人物故事概括?
1個回答2024-02-11 23:15

具體如下:

1、王冕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作者據(jù)此進行了改編。

2、周進原本是個教書先生,對科舉考試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

3、嚴致和即嚴監(jiān)生,清雍正朝規(guī)定,秀才中凜生,凜生被選入國子學稱貢生,次于凜生、凜生選入國子學成為監(jiān)生。

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shù)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儒林外史第十回概括
1個回答2024-02-20 04:58

第十回內(nèi)容概括:一日婁家兩公子在船上與告假歸府的魯編修相遇,于是就引出了一段姻緣:蘧公孫和魯小姐。十二月八日,婁府張燈結(jié)海,四人轎抬蘧公孫,婁府兩公子、陳和甫和牛布衣各乘一轎送公孫入贅。酒席間點戲看戲,洋埋臘橘相百出。也預示著他們婚姻的不和諧,只因魯小姐期望值太高了。

婁氏公局咐子二次仍未找到楊執(zhí)中,返回途中遇到了魯編修。談到楊執(zhí)中時,魯編修不以為然。幾日后,陳禮來訪。此時蘧公孫住在婁府,陳禮是為魯家的女兒提親。蘧老太爺來信讓婁氏公子酌情辦理。按魯編修的意思,蘧公孫入贅魯家。擇吉日,辦了婚事。

《儒林外史》魯編修人物形象分析

魯編修自稱是“窮翰林”也不是偶然的,正如他自己所說:“做窮翰林的人,只望著幾回差事?,F(xiàn)今肥美的差,都被別人鉆謀去了。白白坐在京里,賠錢度日?!彪m然很想出去撈一把,但是因為沒有后臺沒有門路,美差已經(jīng)被人鉆謀去了,他也就只能干等,終日里結(jié)交些文人墨客發(fā)發(fā)牢騷。

魯編修是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彎團所以他希望自己后繼有人,但是,可惜的是他只有一個女兒,所以從小就把女兒當兒子教,希望可以寄托一點自己的希望。但是女兒家終究是不能參加科舉不能入世的,雖然魯小姐學問了得,只可惜不是男兒身,不然“幾十個進士、狀元都中來了”。既然女兒不能去考試,就希望能招個好女婿,替自己了了這份心愿。

儒林外史人物故事概括?
1個回答2024-04-30 14:22

1、王冕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作者據(jù)此進行了改編。王冕在小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小說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點,正如回目所說“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

2、周進原本是個教書先生,對科舉考試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木板上,暈了過去。

3、嚴致和即嚴監(jiān)生,清雍正朝規(guī)定,秀才中凜生,凜生被選入國子學稱貢生,次于凜生、凜生選入國子學成為監(jiān)生,而且當時一些未能入府、州、縣學而欲考舉人者,可以出資捐一監(jiān)生資格參加鄉(xiāng)試,或直接出錢捐一監(jiān)生,此種情況統(tǒng)稱之為捐建或者例監(jiān)。

《儒林外史》第五回概括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5-07 10:43

嚴監(jiān)生的大妻王氏臥病不起,答應在死后讓次妻趙氏填房趙氏聽后把話說給嚴監(jiān)生聽。嚴監(jiān)生又和二位舅爺說定了,打算讓王氏看著他和趙氏,同拜天地嚴監(jiān)生積勞成疾,中秋后連著三天不能說話,嚴監(jiān)生在床上伸出兩個指頭,眾人迷惑不解只有趙氏心里明白。

儒林外史的信息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現(xiàn)以抄本傳世,初刻于嘉慶八年1803年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

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shù)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諷刺手法。

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chuàng)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xiàn)實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脫稿后即有手抄本傳世,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nèi)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shù)特色堪稱精工提煉。

《儒林外史》第五回主要內(nèi)容概括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5-24 22:48

《儒林外史》第五回的主要內(nèi)容:

嚴監(jiān)生的大妻王氏臥病不起,答應在死后讓次妻趙氏填房;趙氏聽后把話說給嚴監(jiān)生聽,嚴監(jiān)生又和二位舅爺說定了,打算讓王氏看著他和趙氏同拜天地;嚴監(jiān)生積勞成疾,中秋后連著三天不能說話;嚴監(jiān)生在床上伸出兩個指頭,眾人迷惑不解,只有趙氏心里明白。

嚴監(jiān)生的人物形象:

嚴監(jiān)生字致和,是個膽小有錢的人。他妻子病臥在床,側(cè)室趙氏假意殷勤,騙王氏答應把她扶為正房,嚴監(jiān)生一聽就要請二位舅爺說定此事,由此揭示出嚴監(jiān)生外柔內(nèi)奸、心狠情薄的性格。

擴展資料

《儒林外史》是古代諷刺小說的代表作,屬于長篇章回體小說,共五十六回,作者是清代吳敬梓。在書中,作者先集中筆力諷刺那些追名逐利的讀書人,再著力刻畫一批品行高尚、學識淵博的讀書人,集中表現(xiàn)以儒林為中心的整個社會的灰暗現(xiàn)實。

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對此書評價極高,“秉持公心,指擿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