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公眾號

如何積累當眾講話的素材?
1個回答2024-04-17 16:15

為什么有些人站在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有些人卻無話可說,1分鐘都講不到就灰溜溜地下來了。

原因很簡單,缺少了素材。很多人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論點充分但缺乏論據,大道理容易講而展開細節(jié)來講就難了,聽眾偏偏又喜歡右腦思考,喜歡形象化有畫面感的內容,如果只聽到籠統(tǒng)的觀點很容易分心走神。素材需要積累,經過我多年摸索,列舉以下三種積累素材的實用方法。

第一,挖掘自身經歷。

我們的經歷就是一本書,年紀越大的人在臺上發(fā)言素材更豐富,內容更吸引人,是因為他的經歷吸引人。比如童年的經歷,成長的故事,奮斗的歷程,自己成長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一切難以忘記的事情,都是我們身上寶貴的素材。當過媽媽的人就有育兒經歷,做過老板的人就有創(chuàng)業(yè)的經歷。莫言說他寫小說的故事素材全部來自20歲前在農村生活的經歷,自家的、同村的、鄰村的、親戚家的故事,都構成了他今后創(chuàng)作的基礎。在我的演說課程中,有一種訓練方法叫“真情回憶”,就是讓學員回憶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的故事并分享出來,一開始學員覺得成長經歷很平淡,沒什么故事可講,沒什么印象深刻的事,通過訓練后大腦蓋子一打開,話題源源不斷,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自己親身經歷親身體驗過的故事,講起來輕松也不會容易忘詞。

有的同學跟我說,每次上完課后回到家都會躺在床上久久難以入眠,會回想自己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故事,一旦想起來了就馬上用本子記下來,生怕忘記了,這就是積累和挖掘素材的好方法。

第二,從他人身上學習。

三人行,人人為我?guī)?。他人的經歷他人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轉化為我們的素材。每天我們都離不開跟人打交道,身邊人講的身邊事都是最好的素材。多與有閱歷的人聊天,多聽多看,他人的經歷就可以收入到我們的素材庫了。

如果你是銷售人員,每天拜訪客戶傾聽客戶講的有意思的事情,把它記下來;如果你是管理者,公司每天在他人身上發(fā)生的事情,都是好素材。在演說培訓課上,每一位學員都會把他們最精彩的故事分享出來,都是演講的最好素材。

從他人身上發(fā)現素材,需要我們留心觀察和思考,觀察事情發(fā)生的細節(jié),當時我看到了什么我聽到了什么,思考這件事的意義是什么,對我的啟發(fā)有哪些。同一個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不同的人思考角度不同,不同的人講述技巧不同,用心記住這些細節(jié),經常分享出來,就把他人的故事轉化成自己的素材了。

第三,從書本上挖掘。

我們大部分的知識都是從閱讀中學習的,沒有登過月球但知道月球的地貌,沒有在古代生活過,即能了解當時的歷史,沒有參加過戰(zhàn)爭,卻了解戰(zhàn)爭的情況。

書本上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有他人深入思考的內容,找到自己容易引起共鳴的內容,把他分享出來。

我本人喜歡看管理類、銷售類、心理學、哲學類的書籍,這些書籍都為我提供了很多思考空間,我會把將自己的經歷跟書本的內容結合起來,書本中觸動我的地方就是我成長的地方。

有些人說我想看書但記不住,看書不一定要記得住,我看書從來沒有要求自己去刻意記住什么,意識層面可能沒有記住,但潛意識記住了,別忘了我們的行為是受潛意識指導的。

我每天都有看書的習慣,一日不看書就吃飯不香睡不踏實,能夠坐地鐵上班我就堅決不開車,因為坐一次地鐵,我差不多看完了半本書,這種閱讀帶來的喜悅和快感是其它東西無法替代的。

也有人說我不知道自己喜歡看什么書,那就不停地去找去發(fā)現,找多了看多了就知道自己喜歡看什么書,最初可以從一些簡單的經典的暢銷書開始看。

也有人說我一看書就想睡覺,看不進去,我的建議是你也可以選擇聽書,比如羅胖的得到、喜馬拉雅、荔枝微課等,有的演說班學員告訴我他上班下班途中、洗衣服、做飯時、睡覺前都在聽書,這是非常好的狀態(tài)。

總結一下,積累和挖掘素材主要有三種方法,分別是從自己成長的經歷中、從他人的分享中、從書本中積累和挖掘。最后用我們的課程訓練宣言其中一部分作為結尾:

我的腳下就是舞臺

我的身邊就是聽眾

每天都是我演講的第一時間

第件事都是我演講的最好素材

有哲理的故事,可以當成作文素材的故事,最好寫出告訴了我們什么。大眾材料就算了。好評?。?!
1個回答2024-03-01 14:47
一、馴狼牧羊
  美國動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氯化鈉藥片塞進羊肉里喂狼,狼吃了羊肉后短時間內消化不良,嘔吐不止,十分痛苦。嘗到了苦頭的狼從此對肉羊倒了胃口,改食其它肉類。由于母狼吃什么食物,它的乳汁就具有什么食物的味道,而狼一旦改變了食性,還會影響到幼狼。在狼改變了食性后,動物學家對其進行馴化,用于看守羊群。狼體力好,善于奔跑,忠于職守,能毫不猶豫地攆回失散的羊。羊見了狼,猶如老鼠見了貓,會乖乖的聽從狼的擺布。在野外,狼的主要食物是田鼠等有害動物,馴狼牧羊也就間接的保護了森林、草原,有利于生態(tài)平衡。
  分析:這一事例說明——
1、人在規(guī)律面前不是消極被動、無能為力的,而是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動物學家認識了狼的食性規(guī)律,便著手改變狼的食性,進而對其進行訓練,使狼從吃羊到牧羊。這是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為人類謀福利的表現。
2、聯(lián)系是客觀的,但人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lián)系,改變事物的狀態(tài),建立新的具體聯(lián)系。動物學家通過改變狼的食性,使狼由吃羊改為吃田鼠等有害動物,就體現了這一點。
3、科學實驗作為實踐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茖W實驗能夠提高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使人類更合理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

二、三個火堆
  嚴寒的冬天里,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燒,烤得人渾身暖烘烘的,有個人想:天這么冷,我絕不能離開火,不然我就會被凍死,其他人也都這么想,于是這堆無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滅了,這群人全被凍死了。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個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檢柴,這火遲早也會熄滅,其他人也都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撿柴,沒有人烤火,都被陸續(xù)凍死在了撿柴的路上,火最終因缺柴而滅。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第三堆火,這群人沒有全部圍著火堆取暖,也沒有全部去撿柴,而是制定了輪流取暖、輪流撿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揀柴,于是人人都去撿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溫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夠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燒,大火和生命都延續(xù)到了第二年春天。
  分析:
1、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與部分的聯(lián)系是客觀事物普遍聯(lián)系的一種形式。兩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當各部分已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就如同第三個火堆,第三個群體發(fā)揮了優(yōu)化組合的優(yōu)勢,他們在處理取暖與撿柴的矛盾時,采取了輪流制度,一半兒取暖,一半兒撿柴,既照顧了整體利益,又兼顧了個體利益,既考慮了長遠利益,又照顧了眼前利益,他們辦事情選擇了最佳方案,實現了最優(yōu)目標(讓火與生命延續(xù)到第二年春天),他們的聰明之舉不得不令人嘆服!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發(fā)揮,力量消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于各部分之和:像第一、第二火堆和群體,他們要么只顧取暖,無人揀柴,要么只只揀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種情況,對延續(xù)火與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終都導致了可悲的下場!
2、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既要對社會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貢獻,又要從社會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滿足。如果片面地強調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就是割裂了兩者的關系,是錯誤的。像第一個群體,人人只知烤火,不去揀柴,只求索取,不想貢獻,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而第二個群體,只知揀柴,:不知烤火,只講貢獻,不談索取,同樣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兩個群體的錯誤作法均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第三個群體,即講貢獻又講索取,恰當地處理好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難怪他們的生命與火能延續(xù)到次年春天!

  從上面這兩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哲學對于我們是多么的重要,它使我們能更好的認識世界,促進人類的發(fā)展進步。
關于"不要從眾"作文素材
1個回答2023-04-19 09:36
教育的,童話的,寫事的(以事寫人的),不盲目的
淘寶 寶貝詳情素材 模板素材 PS素材 主圖素材 活動素材 海報素材
1個回答2024-01-30 01:41
已經聯(lián)系上你了。估計你也會很喜歡。
求素材。邊框素材
1個回答2024-02-21 01:12
雙擊這個邊框圖層,顏色疊加.然后選顏色就可以了... 你這個還是透明背景的 相當方便呢
小說素材的小說素材庫
1個回答2024-03-05 16:54

由于網絡小說門檻低,只要你有足夠的創(chuàng)意,不錯的文筆,知名度提升也相當快,不少是一書成名的,那么由于網絡小說是以百萬字計數的,小說作者自然要想很多很多的素材,以給自己的小說補充創(chuàng)意,那么一些專門收集小說素材[1]的網站也應運而生,比較熱門的如:南北小說素材網,中國作者素材庫這兩個就成是許多小說作者經常光臨的地方

小說素材的小說素材庫
1個回答2024-03-04 19:28

由于網絡小說門檻低,只要你有足夠的創(chuàng)意,不錯的文筆,知名度提升也相當快,不少是一書成名的,那么由于網絡小說是以百萬字計數的,小說作者自然要想很多很多的素材,以給自己的小說補充創(chuàng)意,那么一些專門收集小說素材[1]的網站也應運而生,比較熱門的如:南北小說素材網,中國作者素材庫這兩個就成是許多小說作者經常光臨的地方

寫作文如何尋找素材,把握素材,利用素材?
1個回答2024-01-22 04:37
尋找素材,其實很容易——就是聽故事
你聽過的(記住的)故事越多,你可以使用的素材就越多
利用素材,其實很簡單——就是舉例子
把你能記得的,和作文主題最接近最類似的故事拿出來舉例子
把握素材,就要稍微花一點心思了——就是篩選故事
也許有幾個故事都和作文主題相類似(都能用),你要挑選出最能說明問題的故事來舉例子
根據文章篇幅,根據素材的力度,選擇一個例子詳細描述,或者3個例子層層遞進
寫作素材那些小眾卻驚艷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11 06:31

那些小眾卻驚艷的成語

【成語】吉祥止止

【解釋】預示好運之征兆

【成語】hua ache nyu ex i 花晨月夕

【解釋】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處】清.汪汝謙《畫航約》:“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成語】he guang tong chen 和光同塵

【解釋】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處世態(tài)度。

【出處】出自老子《道德經》:“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成語】qing gair ugu傾蓋如故

【解釋】指新結識的朋友,一經交談就像老朋友一樣。

【出處】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語曰: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成語】wu yuan fuji e無遠弗屆

【解釋】沒有不能到達的地方。

【出處】《書經.大禹謨》:「唯德動天,無遠弗屆」

【成語】jiu yan chun nong酒釅春濃

【解釋】酒味醇美,春意盎然。形容美好圓滿的時刻。

【出處】唐.曹唐《小游仙》:“酒釅春濃瓊草齊,真公飲散醉如泥。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