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青玉案 元夕題目是什么
1個回答2022-09-17 22:20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故事
1個回答2024-04-15 21:22

慶歷四年上元夜。雪將草色融化,夢被花燈點燃。星河璀璨,穿越而過;寶馬香車,逐月而來。如果,這真是夢,如果千年之前的夢境不滅,那么會是誰,于千人萬人中,驀然回首?又是誰,于千樹萬樹之下,一裘白衣獨立,似梨花之雨,不染纖塵。初見時,你的笑容純真,一如少年。


少年總會漸漸長大,轟然老去,如同繁花總是緩緩綻開,一夜凋謝。但高山流水琴音長,煮酒論詩青梅香。誰能說,這不是我們最美好的歲月?所以就讓時間停留在此吧!就讓我將銘刻在樓牌之上的千古傳記抹去,不讓你發(fā)現(xiàn),永遠不變的年份,一直凝固的年華。


但那一天,還是來了。你發(fā)現(xiàn)了一切。你說,沒有改變,就會枯萎;不向前走,就沒有未來。為了未來,你寧愿拋卻凡身,化作那匹催動光陰的白馬,掠過時光的縫隙,去追尋永恒的天地。


慶歷四年,再逢上元夜。雪將草色融化,星河凝亮,飛鳥皆白。如果,這不再是夢,如果千年之前的夢境破滅,那么會是誰,獨立于唐宋的水橋上,為你吹一曲送別的歌?我用往事裁的一身白衣,你要一直穿著;你不要頻頻回頭,那更美的綺羅,與更好的世界,我也不再送了。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好在哪里?
2個回答2023-03-25 15:01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好在他的語言十分優(yōu)美,同時給人一種暮然回首,尋得佳人的美好意境。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青玉案指什么元夕指什么
2個回答2023-01-15 22:34
青玉案是一個詞牌名,是以此詞牌為框架寫的詞,元夕是元宵節(jié),實際上青玉案元夕就寫了元宵節(jié)人們四處張燈結(jié)彩的熱鬧景象
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的賞析
1個回答2023-06-25 19:42

“花千樹”描繪五光十色的彩燈綴滿街巷,好像一夜之間被春風(fēng)吹開的千樹繁花一樣。這是化用唐朝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然后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



其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贊美 。


下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游女們,一個個霧鬢云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游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后,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


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guān)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jīng)是沒有什么希望了。

詩詞鑒賞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1個回答2023-08-07 09:31

古代詞人描寫上元燈會節(jié)的詞,浩如煙海,辛棄疾先生的這一首,卻公認為不可或缺,因此也可以稱作是豪杰了。

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曾評此詞,認為人之成大事者,必須經(jīng)歷三種境界,而辛棄疾此詞的境界為第三重最高境界。此處即為借詞喻事,與文學(xué)賞析并無交集,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甚糾葛。

從詞調(diào)方面來說,《青玉案》十分有特點,它原本是雙調(diào),上下闋一樣,只是上闋第二句變?yōu)榱巳忠粩嗟寞B句,跌宕起伏、顧盼生姿。下闋卻無此斷疊,一片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變幻,隨詞人的心意轉(zhuǎn)換,但排句之勢卻是一氣呵成之感,單單等排比結(jié)束,才逼出鏗鏘的警策句子。

類似于辛棄疾的 青玉案·元夕 的詩
1個回答2022-08-23 04:50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不知道你說的類似是哪方面的類似 。
辛棄疾青玉案案字怎么讀
1個回答2022-12-03 06:05
讀wǎn,與婉同音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寫的是哪座城市?
1個回答2023-03-11 08:42
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的創(chuàng)作年代有不同的說法,關(guān)于其描寫的城市,主流觀點認為是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