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科學銜接

幼小銜接的意義是什么?怎樣做好幼小銜接?
1個回答2024-02-21 21:01

1、培養(yǎng)幼兒對小學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幼兒對小學生活的態(tài)度、看法、情緒狀態(tài)等,與其入學后的適應能力關系很大。因此,幼兒園階段應注意培養(yǎng)幼兒愿意上學,對小學的生活懷著興趣和向往,為做一個小學生感到自豪的積極態(tài)度,并讓幼兒有機會獲得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情感體驗。

2、培養(yǎng)幼兒對小學生活的適應性

幼兒入學后,是否適應小學的新環(huán)境,適應新的人際關系,對其身心健康影響很大。有一種認識是,幼兒只要提前認一些字,學一點拼音、算術等就沒有問題了,這是十分片面的。

3、幫助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學習準備

學習準備是著眼幼兒終身學習的需要,發(fā)展他們基本的學習素質,并在此過程中,悔桐幫助他們打下今后學習的基礎。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自理能力 我們都知道,在幼兒園里面孩子過的是一種被照顧的集體生活,幼兒園的老師整天都跟著,吃飯、穿衣服、系鞋帶、上廁所,老師都會看護周到,及時給予幫助。

4、培養(yǎng)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

相對于幼兒園,小學生活更加獨立,自主和多變,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對于他順利、成功地展開新的校園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

第一,要創(chuàng)設利于學習的環(huán)境,在家里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學習的小角落,備有寫字臺、書架、玩具架等,以擺放游戲和學習用品,使之成為孩子學習的主要場所。

第二,保持和睦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互尊互愛、互幫互助,會使孩子心情愉快,從而形成情趣高漲、精力旺盛的良好學習狀態(tài)。

第三,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讓孩子的作息時間逐漸與入學要求靠近,每天早睡早起,有固定的學習與游戲時間。

第四,碧者坦準備合適的學習用品,如書包、鉛筆盒、水嫌悄杯等。

第五,激發(fā)其對成長的自豪,家長要利用節(jié)假日多帶孩子外出,共同討論有趣的事物與現(xiàn)象,激發(fā)孩子認識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萌發(fā)對入學的興趣。

幼小銜接意義何在?你會讓你家小孩上幼小銜接嗎?
1個回答2024-03-16 19:19

幼小銜接的本質并不是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它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順利、快速地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我是魚sir,一位熱衷于機構評測的教育大V,同時也是一位雞娃經驗豐富的二寶爸。如果你有選課和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私信或在評論區(qū)問我,我會幫你免費分析,給出我的針對性建議!

因為孩子在幼兒園的任務主要是以培養(yǎng)生活習慣為主,尤其是現(xiàn)在幼兒園“去小學化”以后,孩子基本無法學到知識,更沒有作業(yè)。

而升入小學后,孩子的主要任務則轉變?yōu)橐詫W習為主,上課過程中不僅要求孩子認真聽課,課后還需要完成家庭作業(yè)。

以最簡單的上課習慣為例:

上小學以后,孩子需要一次性在課桌前保持 35-40 分鐘的學習狀態(tài)。

如果孩子達不到課堂上的要求,自己無法學習到課堂內容不說,還很容易影響其他孩子學習。

之前看過一個小學老師的視頻形容說,有些孩子因為沒有提前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一上課滿班跑。

當時聽到這,魚 sir 已經感受到了老師的崩潰。

這也是讓大家提前幫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原因之一,我們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xiàn)在自家孩子身上。

另外,幼兒園和小學還有很多細節(jié)上的差別,例如:幼兒園不會系鞋帶,老師可以幫忙;小學以后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完成,甚至還要服務班級,打掃衛(wèi)生等。

所以,我還是會給孩子做幼小銜接的,但不等于給孩子上幼小銜接班。具體怎么做幼小銜接的辦法,可以來問我!

幼小銜接主要銜接哪些方面
1個回答2024-02-09 12:18

幼小銜接主要銜接方面如下:

一是身心準備。如:向往入學,有良好的情緒,喜歡運動等。

二是生活準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自理,參與勞動,增強安全防護能力等。

三是社會準備。會交往合作,誠實守規(guī),有任務意識等。

四是學習準備。好奇好問,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濃厚,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等。

身心準備,是指幼兒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體動作發(fā)展等方面做好相應的準備,主要包括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喜歡運動、動作協(xié)調等。教師、家長需要幫助孩子:

1、建立對小學生活的向往

建議家長在家和孩子們多聊聊關于小學的事,比如小學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自己兒時上學的趣事等;也可以讓孩子接觸身邊的小學生,幫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積極的入學期待。請家長注意莫用負面的話來嚇唬孩子(如 “你就淘吧,過些日子上學了讓老師治你!”之類),讓孩子對小學生活有壓力感和抵觸情緒。

2、提升情緒調控能力

建議家長幫助孩子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學會情緒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親密友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也受到積極情緒的帶動。此外,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表達和調控情緒的能力,可借助繪本故事、談話等方式,引導孩子認識和應對自己的感受。

3、積極運動,提升動作協(xié)調能力

建議家長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運動,可根據(jù)幼兒個體情況,適當增加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提升動作協(xié)調能力,增強體質。此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參與一些諸如畫、剪、折、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動,多動手勤思考。

幼兒園如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
1個回答2024-02-02 01:46
對家長來說,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并進行訓練。幼兒園依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學活動一般都不長,小班15分鐘,中班20分鐘,大班最多30分鐘,可是到了小學就不一樣了,一般40分鐘一節(jié)課,課間休息的時間也很有限,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集中,在40分鐘的時間里專心聽老師講課,讓孩子的有效聽課時間延長。在幼兒園培養(yǎng)注意力有一些小小的要求,老師會規(guī)定在一分鐘的時間內,請孩子做完布置的任務,但要求一定要具體,不能說丟給孩子就不理孩子了,有些家長就會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家長還是要有意識的給孩子一些要求,比如: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書,你看十分鐘,我看十分鐘,一起看,但一定要要求在這十分鐘內專心看。到第二天,可以玩玩其他游戲,比如益智類的游戲,爸爸陪著孩子玩棋,但要提前說清楚,今天我們要玩12分鐘,到12分鐘后才能起來,慢慢的孩子在十二分鐘里注意力就會很集中,再慢慢延長時間,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越來越好。
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兒園老師會做相應的要求,而部分家長包辦代替的問題還是很嚴重,舉個生活中看到的例子,比如放學時家長會帶東西給孩子吃,連葡萄皮都給剝好了,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不要什么事都幫孩子做得妥妥貼貼的;還有一些小學生家長,放學后就將孩子所有的東西都接到手里。
接下來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曾經帶過一個孩子,媽媽有意識的提醒老師讓孩子在幼兒園多做事,什么都安排給孩子做,做苦力都行,這個孩子特別喜歡整理書籍,孩子的任務就是每天去整理書,有掉的、沒整理好的,都要去整理,孩子從小班一直堅持到了大班。到了小學一年級,孩子書包里的書從來沒有落過,而且根據(jù)課程表把書從里至外擺放,東西也沒有落過;這個例子里孩子的良好表現(xiàn),得益于從小就培養(yǎng)起了整理書籍的習慣。
規(guī)則意識:到幼兒園后都會有一定的規(guī)則,比如排隊上衛(wèi)生間,怎樣排隊洗手,這些都是規(guī)則,玩游戲的時候也要遵守規(guī)則,排隊啊,不推不擠等等,這樣孩子到了小學和社會后,都會遵守規(guī)則,有規(guī)則意識的孩子,條理性會更強。
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言和社交能力的二者合一,從小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有些孩子在幼兒園時遇到問題不會表達也不會去說,和小朋友起沖突時就等待老師來解決,而作為一個有智慧的老師,會等一等看一看這兩位孩子是如何解決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因為孩子開始交流,孩子的語言就能得到發(fā)展,但如果老師直接介入,會斷送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孩子和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要先等一等看一看,看孩子是怎樣解決的。
計劃性和堅持性:在幼兒園來講就是孩子要有序的做很多事情,老師先去問,今天我們做什么,而孩子要會說,今天我們要做些什么,要有條理和清晰,然后老師和家長就會幫孩子去分析和計劃,哪些是重要的事情先做,再慢慢做不太重要的事情,讓孩子明白重要與不重要之間的差異,等同于小學生回家做作業(yè),哪些先做;還有就是堅持性,堅持很重要。
閱讀,是一種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任何學習方法都是通過閱讀來體現(xiàn)的,幼兒園一般都是通過故事、兒歌,讓孩子了解語境,懂得如何完整的說一句話,怎樣去表達自己的想法。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應提倡孩子自主閱讀,并且閱讀后,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出來,在小班時建議親子陪讀,每天要堅持;每屆小班新生家長會時都會提醒家長,要每天陪孩子讀十分鐘甚至半小時的書,孩子慢慢就會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而不是逼近孩子去讀,是孩子自愿去讀;還有就是帶孩子經常去讀書的地方,比如圖書館,或是書店,定期去看書,有計劃并且有周期性,一個月要去幾次,也助于養(yǎng)成愛看書的習慣,從開始的陪伴到最后的自主閱讀,就會學習到書中很多的知識點。
什么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有什么課程?
2個回答2022-07-06 23:44
以我女兒去年去的巧問教育的幼小銜接來說吧,主要包括了學習專注能力、閱讀思維能力、數(shù)學思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這些素質類的培養(yǎng)。之前還了解過學而思的幼小銜接,他們主要是偏向單科知識預習的,我怕這樣的的班容易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了。巧問教育的幼小銜接內容更全面,而且有些課程都是用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寓教于樂,小孩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還能開心地掌握新知識,從小就培養(yǎng)對學習的興趣。
幼小銜接(9)幾個小游戲讓幼小銜接更順暢
1個回答2024-03-21 07:20
你好,下面這個站點的小游戲比較新,種類也比較多,要什么都有哦。
幼小銜接一般在什么時間開班好 幼小銜接開
1個回答2024-05-11 00:52
幼小銜接要解決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過渡期的適應問題,這對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有重大影響。
好的銜接班主要是培養(yǎng)習慣,包括學習手段、思考方式、表達和基本的技能,讓學齡前兒童從自然學習到有規(guī)律的學習,去面對和接收上學是怎樣的。
如果孩子本身適應能力較弱,或是生活學習習慣存在問題,幼兒園相關輔導欠缺,那么給孩子報班讓寶寶提前適應還是很有作用的
幼小銜接拼音 幼小銜接拼音怎么讀
1個回答2024-05-18 02:53
1、幼小銜接拼音:[yòu xiǎo xián jiē]。

2、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處于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于促進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

3、2021年3月20日,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針對長期以來存在的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分離、銜接意識薄弱、過度重視知識準備、銜接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重要舉措。2021年秋季學期啟動幼小銜接試點,2022年秋季學期全面鋪開。
幼小銜接應該銜接什么
2個回答2023-02-06 05:01

第一環(huán)節(jié)考查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環(huán)節(jié)考查孩子的觀察、記憶力.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了解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幼小銜接 有用嗎
1個回答2023-04-04 09:46
幼小銜接很有用,但是尺度很難準確把握。對于小朋友來說,進去小學階段的學習,也就意味著和幼兒園階段的學習有很大差別。比如喝水吃飯沒有老師提醒了,要依靠自己去解決的。比如說上課中途不能上廁所等等。所以,幼小銜接肯定對于孩子融入小學集體會有一些幫助的。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