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兒童英語哪里買

買什么珠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3 06:04
買什么珠的成語 :
還珠買櫝、
買櫝還珠
還珠買櫝 [huán zhū mǎi dú]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dāng)。同“買櫝還珠”。
百科釋義
還珠買櫝 (huán zhū mǎi dú) 解釋: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dāng)。同“買櫝還珠”。 出處:清·蔣士銓《臨川夢·送尉》:“篇成名自觀,笑還珠買櫝、胠篋探丸,英雄欺世,久之畢竟難瞞?!?近義詞 買櫝還珠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新還珠格格的書在南寧的哪里可以買到
1個回答2024-08-18 19:11
大型書店和網(wǎng)購但網(wǎng)購是比較直接的,不費勁,你可以搜索下
神秘寶珠在哪買?魔獸世界神秘寶珠在哪買?
1個回答2024-10-19 09:12
  神秘寶珠是一種很高級的寶石,用來制作各種高端物品,最常見的就是工程學(xué)的火箭,以及珠寶加工的豹子。   但是這個神拆手纖秘寶珠要在NPC出購買,而又很多玩家不知道神秘寶珠在哪買,下面是告訴大家出售神秘寶珠的NPC位置。   先說出售神秘寶珠的NPC在錦繡谷。然后上圖!   神秘寶珠NPC大塊頭齊奇位置:(紅旅仿線標記的路線是他的活動路線) 點擊圖片放大   神秘寶珠NPC大塊頭齊奇靚照?。ㄟ@尼瑪是大塊頭?): 點擊圖片放大  熊貓人之謎升級指引:  薯橘 更多5.0升級問題:獸吧問答  升級攻略指引: 地圖升級攻略
二年級孩子學(xué)算盤買四個珠子還是五個珠子
1個回答2024-01-19 00:17
二年級算盤的學(xué)習(xí)用五珠,即上面一顆珠,下面四顆珠,因為學(xué)生年齡小,所以五珠更適合于小學(xué)二年級的學(xué)生,在認識算盤時,先認識算盤的構(gòu)造,即框,梁,檔,在計數(shù)時,要撥珠靠梁,一個上珠表示5,一個下珠表示1,數(shù)位在梁上,學(xué)生從右邊數(shù)起,這和計數(shù)器是一樣的。
買櫝還珠中的珠寶和寶珠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個回答2023-01-04 05:50

【珠寶】是泛指,意思是除了寶珠,還有金銀首飾等貴重物品(飾品);

【寶珠】就是特指了,特指夜明珠,珍珠這類珠子。

買櫝還珠珠寶和寶珠意思有什么不同?
1個回答2022-12-26 09:07
珠寶形容的是一個類別。
而寶珠形容的是一個單體。
例如:水果是一種類型,是統(tǒng)稱;蘋果就是水果中的一種。珠寶就是一種類別,而寶珠屬于珠寶中的一種,單指一個。
買櫝還珠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05-10 22:05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dāng)。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br/>【示例】: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m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 ◎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買櫝還珠?
2個回答2022-05-12 23:41
1.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它 ,代詞)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他的)
2.你認為楚人和鄭人各吸取什么教訓(xùn)?:
楚人做生意應(yīng)該不要貪圖便宜。鄭人應(yīng)該要明白取舍的得當(dāng)。
3.故事啟發(fā)人們認識怎樣的道理?:
做事情要有眼力,不可本末倒置,取舍不當(dāng)。
買櫝還珠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3-28 03:40
買櫝還珠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戰(zhàn)國時期韓非的《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指買了裝了珍珠的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取舍不當(dāng),次要的東西比主要的還要好。在句中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出處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 [3]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戰(zhàn)國·韓非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后人由此提煉出成語“買櫝還珠”
買櫝還珠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12-04 11:10

買櫝還珠意思是買來裝珍珠的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dāng)。

出處:宋·程頤《與方元寀手帖》:“今之治經(jīng)者亦眾矣;然而買櫝還珠之蔽;人人皆是?!?/p>

出處譯文:當(dāng)今的治經(jīng)者也與眾人一樣,但是為了遮蔽買來裝珍珠的木匣退還了珍珠的短處,人人都是一樣的。

近義詞: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負薪。

反義詞:去粗取精。

造句:讀一本書必須吸取精華,千萬別干買櫝還珠的蠢事。

成語出處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戰(zhàn)國·韓非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后人由此提煉出成語“買櫝還珠”。

成語寓意

鄭國人兩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棄了珍貴的珠寶??梢?,做事情必須主次分明,不能像買櫝還珠的人那樣,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質(zhì)。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質(zhì),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當(dāng)。成語原指買來裝珍珠的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取舍不當(dāng),次要的東西比主要的還要好。

其他點評

南朝的劉勰正確理解和利用了《韓非子》上的這個寓言。他說:“昔秦女嫁晉,從文衣之媵,晉人貴媵而賤女;楚珠鬻鄭,為薰桂之櫝,鄭人買櫝還珠。若文浮于理,末勝其本,則復(fù)在于茲矣。”(《文心雕龍·議對》)這里用“秦女嫁晉”和“楚珠鬻鄭”諷喻“文浮于理,末勝其本”,與典相符,于理相合,很是貼切。

也許有人認為,現(xiàn)行成語“買櫝還珠”及其釋義多年沿用至現(xiàn)代漢語,已是約定俗成了,不改也罷。這個理由即使能夠成立,也不能像現(xiàn)行辭書這樣,把成語“買櫝還珠”直接強加給《韓非子》;而應(yīng)當(dāng)如實地說明這個成語的來源、演變、蛻化的過程,才不致以訛傳訛,貽笑大方。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