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漢朝有關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2024-01-25 01:10

1個回答
有關韓信的成語和歷史典故
韓信作為漢朝的開國元勛,他是歷史上在最短時間內、消滅和打敗敵方數(shù)量最多、并且占領敵方城池和土地最多的軍事家,在某人所著的<<中國古代軍事家排行榜>>中,共排列了三十位中國古代軍事家,第一是孫武,第二是吳起,第三是唐朝的李靖,韓信被列第四位,諸葛亮列在第二十三位,有關他的成語和歷史典故也很多,他們是:
胯下之辱。
蕭何月下追韓信。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背水一戰(zhàn)。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韓信典兵,多多益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下面我一一做個簡單解釋:
一、 跨下之辱:
韓信小時侯只知道讀書和練武,夢想將來成為一名領兵打仗的將軍,后來,父母雙亡,家境貧寒,而韓信卻不會掙錢,缺乏自立生活的本領,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經(jīng)常到別人家去混飯吃,他衣衫不整,卻背著一把寶劍,像個武士俠客似的,淮陰城里一伙少年看著他老不順眼,就取笑他說:“韓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窮不像窮,富不像富,還成天背著把寶劍,像個啥樣子?你還是把那寶劍摘下來吧!”
韓信也不與他們計較,這伙少年見韓信老實,就欺負他,其中有一個屠夫的兒子,是個無賴,對韓信說:“你老背著寶劍,好像很厲害,而我看你是個膽小鬼,你敢跟我拼一拼嗎?你要是敢,就拿寶劍來刺我,要是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面鉆過去?!闭f著,他就在大街上撐開雙腿,韓信把他上下打量了一會兒,就趴下去,從他的褲襠底下鉆了過去,在場的人全都笑開了,韓信也尷尬的笑了笑,走開了。從此以后,大家就給韓信起了個外號,叫“鉆褲襠的”。
其實,韓信是有能力殺掉那個無賴的,但是,如果殺了他,韓信就得抵命,至少也得判刑,那樣,韓信的偉大理想就無法實現(xiàn)了,所以韓信不與這個無賴一般見識,鉆就鉆吧,沒什么大不了的。奇特的人物與一般人的想法和認識是有很大差別的!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也是意志堅強者的素質之一。
所以,“跨下之辱”這個歷史典故,常常是指:忍受眼前的屈辱,是為了將來成就偉大的事業(yè)。
二、 簫何月下追韓信:
劉邦被項羽封為漢中王后,帶兵進駐了漢中,而劉邦的兵都是山東人,他們不愿長期呆在四面環(huán)山的漢中盆地,到了漢中不久,就不斷有人開小差,甚至有一些將軍也不告而別了。韓信是在劉邦當了漢中王,把進入漢中的古棧道燒了以后,一個人單槍匹馬、步行翻過人跡罕至的秦嶺天險來投奔劉邦的。來了以后,人家只給了他一個很低的小職位,后來他見到了簫何,簫何發(fā)現(xiàn)韓信不是一般、二般的人才,隨后,簫何又找韓信交談了幾次,確信韓信是一個非凡的人才,才能遠在劉邦的其他將軍之上,要打敗項羽、奪得天下,非他莫屬,就多次向劉邦推薦韓信,請劉邦讓韓信作大將軍,可劉邦卻說:“鉆褲襠的還能做將軍?要是拜他為大將軍,不但三軍不服、諸侯取笑,就是項羽聽了,也會說我是瞎子,請丞相以后別再提了”。
韓信原先是在項羽軍中效力,是一個帳前執(zhí)戟,他也曾給項羽提過建議,卻得不到項羽的重視。所以,他離開了項羽,翻山越嶺、不遠千里來投奔劉邦,卻得不到重用,他越來越感到苦悶,左思右想,決定離開。
那一日,天剛蒙蒙亮韓信就出發(fā)了,在他走出五、六十里路以后簫何才得到報告:韓信出走了,不知道干什么去了,簫何一聽急得直跺腳,說:“真讓他給走掉了,這還了得?”立即帶領幾個隨從騎快馬追了出去。簫何一路上邊打聽邊追,從早晨追到天黑,追得人困馬乏,想住下來等天亮后再追吧,又怕明天更追不上,好在那天晚上月光很明亮,簫何在月光下又追了一陣子,轉過一個山腰,下了一個山坡,前面有一條河流,泛著銀光,遠遠就看見一個人拉著馬在河邊來回溜達,那正是韓信,簫何大聲呼叫“韓將軍,韓將軍!”來到韓信跟前,簫何氣呼呼地說:“韓將軍,你也太絕情絕義了吧?”韓信呆呆地望著他,不說話。
簫何說“咱們一見如故,夠得上朋友吧?你怎么不說一聲就走了?急得我好苦啊,走!快跟我回去”, 韓信向簫何行了個禮,流下了眼淚,可還是不說話 。簫何又跟韓信說了許多話,韓信一會兒點點頭,一會兒搖搖頭,末了,嘆了口氣,說:“我一輩子忘不了丞相對我的情義,可是漢王他......”說到這兒,韓信又停住不說了。這時,夏侯嬰也趕到了,兩個人好說歹說,硬要把韓信拉回去,最后,他們說:“大王要是再不聽我們的勸告,我們三個一塊兒走,好不好?”韓信這時也很受感動,說:“你們這么瞧得起我,叫我說什么好呢?回去就回去吧,我就是死在你們手里也甘心了”。
他們第三天才回到南鄭縣,蕭何把韓信安排在丞相府便急急忙忙去找漢王。蕭何去追韓信后,劉邦得到的報告是:蕭何也跑了,所以,劉邦一見到蕭何就把他大罵一通,然后,劉邦問:“你說你追誰去了?”蕭何說:淮陰人韓信哪,劉邦說:十幾個將軍都跑了,也沒聽說你
相關問答
這里曾經(jīng)是漢朝與那是漢朝有什么不同
1個回答2022-05-13 21:50
這里曾經(jīng)是漢朝指的是古跡地點. 那是漢朝指的是漢朝的出品東西.
西安在秦朝,西漢,東漢,三國,南朝時分別叫什么?
1個回答2023-07-19 23:45
那。可能。叫。額。
那是漢朝、漢朝的那些事兒、漢朝舊事那本最好看?
2個回答2022-05-04 15:55
當然是漢朝舊事好看,漢朝那些事兒,那時漢朝文筆不好,寫得太過簡略
漢朝之后我們才叫“漢族”,漢朝之前我們叫什么?
1個回答2022-11-16 20:41
沒有統(tǒng)一的稱呼,多以國名區(qū)分,夏朝時叫夏人或夏族。
漢朝過后是什么朝
1個回答2023-07-13 18:45
漢朝(公元前培嘩202—公元220年)過后是并慶三國時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希望能幫助配蔽行到你
電視劇《大漢天子》的故事內容是漢朝的哪個時期?
1個回答2024-01-25 08:55
漢武大帝漢武帝大漢天子1,2,3部王昭君昭君出塞母儀天下美人天下美人心計東方朔楚漢驕雄楚漢風云霸王別姬西楚霸王大漢帝國南越王夜郎王漢劉邦烏龍闖情關大風歌孔雀東南飛漢宮飛燕大漢悲歌
電視劇《大漢天子》的故事內容是漢朝的哪個時期?
1個回答2024-01-27 08:16
西漢,黃曉明演的是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是西漢的第7位皇帝
介紹一下 電視劇大漢天子,大漢王朝
1個回答2024-03-17 09:28
漢武大帝 這部電視劇是根據(jù)《史記》拍的,衣著發(fā)型都是根據(jù)《史記》來裝扮的
那時漢朝和漢朝那些事哪個好
3個回答2022-05-04 07:25
“漢朝那些事”有些跟風,“那時漢朝”好。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