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的翻譯及原文

2024-02-15 21:21

1個回答

蒹葭的翻譯及原文如下: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jié)成霜。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險阻而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那魂牽夢繞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坎坷艱險難攀。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沙洲中間。河畔蘆茄返桐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險阻迂回難走。順流而下尋尋覓覓,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蒹葭作品賞析:

詩人在一個深秋的早晨,來到一條長著蘆葦?shù)拇蠛舆?,訪尋他心愛的人,而那人卻使人感到行蹤不定、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找呀找呀,從“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長著蘆葦?shù)那锼叡疾?,徘徊了好幾個小時,顫坦通過這種訪求過程的描寫,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寫出了他的欲見不得的焦急和悵惘的心情。

詩中描繪的那條阻隔于詩人與伊人之間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顯然別有含意,如果僅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達彼岸,見到伊人,何況詩人的追求又是世肆那樣的執(zhí)著和熱烈。因此我認為這條秋水實際上象征著一種社會的阻力。正是這種阻力,才把牛郎和織女阻隔在銀河的兩岸,使他們“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相關(guān)問答
蒹葭的成語蒹葭的成語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1 21:42
蒹葭的成語有:蒹葭伊人,蒹葭倚玉樹,不為已甚。 蒹葭的成語有:不名一錢,葭莩之親,不齒于人。2:拼音是、jiān jiā。3:注音是、ㄐ一ㄢㄐ一ㄚ。4:結(jié)構(gòu)是、蒹(上下結(jié)構(gòu))葭(上下結(jié)構(gòu))。 蒹葭的...
全文
《蒹葭》中是蒹葭凄凄還是蒹葭萋萋
1個回答2023-01-09 05:15
有多種版本,人教版的是“蒹葭萋萋”,蘇教版的是“蒹葭凄凄”。以前都是用的人教版,現(xiàn)在很多地區(qū)都使用地方教材了,即“蘇教版”、“浙教版”等,上面都是“蒹葭凄凄”。
蒹葭? 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2-11-23 06:47
就是蘆葦。有的解釋說是初生的蘆葦,不過初生的蘆葦應該是春天,沒有霜的。也就無所謂白露為霜了。所以按蘆葦解釋。 詩經(jīng)-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千古名句啊。
蒹葭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3-20 07:40
就是蘆葦。有的解釋說是初生的蘆葦,不過初生的蘆葦應該是春天,沒有霜的。也就無所謂白露為霜了。所以按蘆葦解釋。
蒹葭之思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10-15 09:01
拼音: jiān jiā zhī sī 解釋脊搜信: 蒹葭:初生的蘆葦。思:思念,漏顫懷念。指戀人的思念之情。 出處: 《詩經(jīng)·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例句:...
全文
蒹葭全文
1個回答2024-02-09 01:45
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eí)。 ...
全文
蒹葭 講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1-24 14:00
蒹葭 【作者】《詩經(jīng)》 【朝代】先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
全文
蒹葭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7 22:40
一個男子尋找或追求他的心上人的故事
誰會些類似《蒹葭》的詩?。考?!
1個回答2024-02-19 07:43
類似《蒹葭》的詩有以下這些: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对娊?jīng)`國風`衛(wèi)風`氓》 幽谷,遷于喬木?!对娊?jīng)·小雅·伐木》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
全文
《詩經(jīng).蒹葭》全文
1個回答2024-02-18 11:36
全文: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