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知音的出處是?

2024-03-04 14:26

1個回答
【釋義】“蔡邕知音”比喻精通音律。
【出處】此典出自《后漢書·蔡邕傳》。
蔡邕是東漢的文學(xué)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河南把縣南)人。他喜好辭章、數(shù)術(shù)、天文,對音律也非常精通,并且善于彈琴。漢桓帝時期,中常侍徐璜等五侯專權(quán),作威作福。他們聽說蔡邕善于彈琴,就向桓帝打了個招呼,叫陳留太守命令蔡邕去給徐璜等人彈琴。蔡邕無可奈何,只好跟隨使者走到偃師,就聲稱自己病了,于是又回到家鄉(xiāng)陳留。他閑居避世,很少與人交往。
當初,蔡邕在陳留時,一個鄰人請他去喝酒。等到蔡邕去時,其他的客人已經(jīng)喝了一陣子,正處于興致勃勃之際。有一個客人在屏風后邊彈琴,蔡邕走到門口悄悄地聽了一會兒說:“唉,用音樂召喚我而有殺戮之意,這是為什么呢?”于是,他就返回去了。奉命請蔡邕的人告訴主人說:“蔡君剛才來了,可是到了門口又返回去了?!辈嚏咭幌蛏钍茑l(xiāng)里人的尊重,主人急忙追上蔡邕,問他為什么又返回去了,蔡邕就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他,主人和客人們聽了,都疑惑不解。彈琴的人說:“我剛才彈奏琴弦時,看見一只螳螂正要撲向一只鳴叫的知了;知了將飛而未飛,螳螂準備進攻,對著知了忽進忽退。我當時心中一動,擔心螳螂放過了知了。難道這就是蔡君說的殺戮之心,并且在琴音中流露了出來,被蔡君辨識出來了嗎?”蔡邕微微一笑,說:“這完全稱得上是殺戮之心了?!?/div>
相關(guān)問答
關(guān)于《三國演義》中蔡邕
1個回答2024-02-17 02:02
  蔡邕哭董卓是做的一場秀,而被王允識破了.   蔡邕哭董卓,并非是書呆子氣發(fā)作。那么他為什么要哭呢?他其實是在賭博。蔡邕的官兒是董卓給他的,董卓倒臺,他的官位可就有那么點兒危險了。為了保住自...
全文
蔡邕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21 14:00
蔡邕(yōng)(133年—192年),字伯喈。陳留郡圉(yǔ )(今河南省開封市圉鎮(zhèn))人。1東漢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將,后人稱他為“蔡中郎”。最初拒征召之命,后...
全文
蔡邕聽琴蔡邕做客而返的原因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0 20:18
  1、《蔡邕聽琴》蔡邕做客而返的原因是——聽出琴聲里有殺機。   2、《蔡邕聽琴》出自南宋史學(xué)家范曄的《后漢書·蔡邕傳》。   范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學(xué)家,順陽(...
全文
蔡邕其人?
1個回答2022-12-18 03:39
陸游,在他的《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詩中寫道: 斜陽古柳趙家莊, 負鼓盲翁正作場。 身后是非誰管得, 滿村聽唱蔡中郎。 詩中所提及的“蔡中郎”,便是《趙貞女蔡二郎》和《琵琶記》中的蔡 邑、蔡...
全文
蔡邕聽琴 蔡邕是什么樣的人
1個回答2024-01-10 18:40
從中可以看出蔡邕是個精通琴藝、聰明、多疑的人。
蔡邕聽琴相關(guān)練習(xí) 《后漢書?蔡邕傳》
1個回答2024-03-10 02:16
參考答案: 1.①命名②屏風后③暗暗地④退⑤驚動的樣子⑥微笑的樣子 2.①等到(他)去時對方已喝得酒酣耳熱了; ②蔡邕一向為鄉(xiāng)里人所推崇; 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況告訴對方; ④這難道是殺心顯...
全文
蔡邕聽琴的翻譯
1個回答2024-02-12 19:02
吳地有個焚燒桐木做飯的人,蔡邕聽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聲音,知道這是一段很好的木頭,就請人用這個木頭做了一張琴,果然彈出了美妙的音樂,可是木頭尾部燒焦了,所以當時把這個琴就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陳留...
全文
蔡邕聽琴的譯文
1個回答2024-02-15 19:13
潛:悄悄地 故:原因 比:等到 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蔡邕至門遂反的原因是:聽出琴聲里有殺機 本文說明:有欣賞能力的聽琴者,可以理解琴聲的內(nèi)在含義和聲外之音 吳地有個焚燒桐木做飯的人...
全文
蔡邕聽琴的原文
1個回答2024-03-04 07:57
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擾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陀袕椙儆谄粒咧灵T試潛聽之,曰:“嘻!以樂...
全文
三國志戰(zhàn)略版蔡邕有什么用三國志戰(zhàn)略版蔡邕要拆嗎
1個回答2024-01-28 01:07
《三國志戰(zhàn)略版》在進入PK賽季之后游戲中將會出現(xiàn)嘩螞多位PK標志的武將,蔡邕就是其中一位,不同的是蔡邕并沒有任何的作戰(zhàn)能力,無論是自帶戰(zhàn)法亦或是傳承戰(zhàn)法都是與內(nèi)政缺蘆卜有關(guān),是所有PK中武將中獨一位...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