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歷史觀

2024-06-24 15:32

1個回答
太史公認(rèn)為,項羽是一個英雄.
所以在項羽本紀(jì)中,極力描寫出了項羽的個人勇猛.
但是英雄卻不適合當(dāng)一個合格的帝王.
因為項羽心中還有情意.在英雄末路之時,他首想到的是寶馬與美人.
這樣的描寫,更加突出了項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
而不是一個無情無義的梟雄.
到了最后,項羽不過江東,更加突出了他的情義.
雖然他兒女情長,但是最后依然選擇與他的部下一般戰(zhàn)死沙場.
而項羽最后一句“天要亡我,非戰(zhàn)之過”則就是太史公對項羽的評價.
隱含的說,項羽只能是一個有情有義,個人色彩濃厚的英雄,
而成不了一個稱王稱霸的帝王.因為他連自己失敗的原因也搞不清楚,
用現(xiàn)代話說,就是沒有政治覺悟.這樣的人,可以打天下,卻是坐不成帝王的.
司馬遷的歷史觀其實主要就體現(xiàn)在兩方面:力求真實和愛憎分明,在對項羽的記載中無疑第二項占了主要因素,一句“天要亡我,非戰(zhàn)之過”就足以看出司馬遷對項羽的偏愛.但即使這樣也保持著真實性與傾向性的統(tǒng)一,這是司馬遷作傳的最大特點.
相關(guān)問答
司馬遷史記的故事 司馬遷為什么開始寫史記
1個回答2024-01-29 15:38
司馬遷為什么會寫史記呢?因為他爹是太史令,后來,司馬遷繼承了他爹的位置,當(dāng)上了漢武帝的太史令,主要就是負(fù)責(zé)編撰歷史。司馬遷編撰的《史記》記錄黃帝時期到漢武初期整整3000年的歷史,可以說是達到了史學(xué)的...
全文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評價歷史人物是否帶有個人主觀感情?
1個回答2024-03-21 07:53
在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之中,融入了其很多的個人情感,雖然說他的作品一直被稱為是比較符合實際的記錄,但其實一個人在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候,是很容易受到主觀以及客觀方面影響的。 在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候里面...
全文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評價歷史人物是否帶有個人主觀感情?
1個回答2024-05-11 02:52
在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之中,融入了其很多的個人情感,雖然說他的作品一直被稱為是比較符合實際的記錄,但其實一個人在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候,是很容易受到主觀以及客觀方面影響的。
歷史上司馬遷是什么人 司馬遷自稱
1個回答2022-12-22 17:05
這個問題你的怎么看
關(guān)于司馬遷史觀
3個回答2022-09-18 23:27
說白了就是樸素的唯物主義歷史觀,這個在高中歷史課上老師應(yīng)該有講過
司馬遷寫史記的經(jīng)歷
1個回答2022-11-15 10:58
忍辱負(fù)重,艱苦卓絕。
司馬遷和《史記》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5 06:08
司馬遷和《史記》的故事   司馬遷(前一四五-- 前約八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人。父親司馬談,學(xué)問淵博,精通天文星歷和黃老之學(xué),武帝時,移居長安,任太史令。司馬遷十歲時,跟父親...
全文
司馬遷寫史記的目的
1個回答2024-02-22 15:28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寫史記的目的
1個回答2024-02-25 16:00
司馬遷自己說: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順便也是完成父親的遺愿。
司馬遷寫史記的目的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18 03:48
司馬遷所謂的“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意思是說:《史記》的寫作目的是研究“天”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把從古到今歷史上的發(fā)展變化大勢搞清楚,形成司馬遷一家之言。這句話既道明司馬遷撰寫《史記...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