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效平講古文觀止洛神賦

急求《洛神賦圖》滴觀后感那!!
1個回答2024-01-23 04:38
一、顧愷之的繪畫激情與藝術構思 東晉顧愷之閱見曹植的《洛神賦》,深感詩賦通篇言辭美麗,人物描寫動情,神人之戀纏綿凄婉,動人心魄,大為感動。遂凝神繪制出流傳千古的名畫《洛神賦圖》。此卷一出,便成為千百年來歷史上最有影響力和最為世人傳頌的名畫?!堵迳褓x圖》,為絹本設色,采用連續(xù)圖畫形式畫成長卷,縱27.1厘米,橫572.8厘米。畫面通過曹植和宓妃(洛神)形象的反復出現(xiàn),描繪兩人之間的情感動態(tài),形象地表達了曹植對洛神的愛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悵之情。以“美人香草”的愛情抒發(fā)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相傳洛神原為伏羲的小女兒,因在洛河戲水溺死,后轉型為主管洛水的女神,故為“洛神”。楚屈政治上失意,在《離騷》中訴說過他與洛神單戀的心路歷程。傳說屈原曾令云神豐隆乘云駕霧尋求洛神所在,并把蘭佩解拜月老蹇修向其求愛,洛神則斷然拒絕他的求愛,屈原失望。言其洛神雖然貌美卻不懂得禮節(jié)。畫卷開首展現(xiàn)出,曹植與他的侍從們,在暮色蒼茫中站立洛水之濱遙望滔滔河水。他寄予著苦戀美麗的洛水女神,漸漸地出現(xiàn)在平靜的水面。畫面遠水泛流,洛神則神情默默似來又去。洛神的身影傳達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無限惆悵。曹植在原詩賦中用“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形容洛神在水上飄忽往來的情景。仿佛見到思念已久的洛神,遠處凌波而來的洛神,衣帶飄逸,動態(tài)委婉從容,目光凝注,表現(xiàn)出關切、遲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動。又見曹植依然站在岸邊,表情凝滯地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那梳著高高云髻和被風揚起的衣帶,使水波上的洛神猶如飄飄欲仙來自天界。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的情懷。整個畫卷洛神與曹植一再碰面,日久情深。無奈之下纏綿悱惻的洛神,最終駕著六龍云車,在云端中漸去,留下此情難盡的曹植,在岸終日思念,最后依依不忍地離去。這其中哭笑不能,欲前還止的深情令人心動感人肺腑。這是畫中最為感人的一段描繪。漸漸離去的洛神回過頭來,凝神幽思地望著曹植,表情是那么地萬般無奈,似帶有深重的哀怨和嘆息;而曹植則靜靜地坐在那里,他的侍從也都默默地站著,連同周圍的草木也一動不動,似乎曹植是無動于衷,然而透過他那平視的眼神,分明表現(xiàn)出一種“相見爭如不見,多情還似無情”的落寞心態(tài),周圍的靜烘托出他的孤獨和無奈。畫中兩人“憑君莫語傷心事,盡在含睛不語中”。二、《洛神賦圖》畫卷的精妙之處 《洛神賦圖》畫卷,是顧愷之以魏國杰出詩人曹植的《洛神賦》名篇為藍本,創(chuàng)作繪就的傳世珍品,亦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F(xiàn)存《洛神賦圖》畫卷雖為宋代摹本,但它較為完整地保留了顧愷之的若干藝術特點和魏晉六朝時期的畫風,被稱為最接近原作的畫卷。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三部分,曲折細致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之間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畫面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xiàn)一種空間美?!堵迳褓x》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曹植與洛水女神之間的愛情故事。顧愷之以高度的藝術想象力河寫神的繪畫工力表達了原作的意境。賦中對洛神的描寫,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皎若太陽升朝霞”等,以及對人物關系的描寫,在畫中都生動入神地得以體現(xiàn)。全畫用色凝重古樸,具有工筆重彩畫的特色。作為襯托的山水樹石均用線勾勒,而無皴擦,這與早期畫史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時代風格極為相合。曹植通過發(fā)生在洛河上宓妃洛神的傳奇神話故事,在想象的空間與的仙女洛神相遇,描述詩人對甄后的眷戀情感與對其悲慘遭遇的傷懷,以釋放對情人的思念和政治上失寵的情懷。畫面較好地傳達了原賦的思想境界,可清晰地循跡原作所傳達的思想,它是書畫意境中毫不遜色的《洛神賦》。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huán)境描繪和筆墨表現(xiàn)形式,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全圖設色艷麗明快,線條準確流暢,充滿動感,富有詩意之美。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體現(xiàn)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三、洛神賦圖藝術特點 宋代摹本《洛神賦圖》,現(xiàn)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多處。畫卷通過 “美人香草”的愛情故事抒發(fā)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洛神賦》正是政治斗爭失敗以后情緒的轉達?!堵迳褓x圖》畫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麗身姿,表露她“若往若還”的矛盾心態(tài)。奇異神獸具有強烈的神話氣氛和浪漫主義色彩。顧愷之根據詩人曹植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題思想,形象地塑造和安排情節(jié),畫出了一幅哀怨纏綿的連續(xù)畫圖。其人物神情刻畫生動,主題內容突出,手法寫實。線條簡練飄逸,色彩典雅鮮麗。整個畫面環(huán)境富于裝飾性。顧愷之的藝術成就,體現(xiàn)了東晉時期中國繪畫的最高水平。對當時或后世畫家具有重要影響。原作描述的是詩人情場受挫,未能與所愛的人結合,而通過神話寓言,在想象的空間中讓自己與洛水邊美麗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釋放自己對失去情人的傷懷和思念。畫卷較好地傳達了原賦的思想境界,在畫中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傳達的思想。它是書畫意境中的另一種毫不遜色的《洛神賦》。顧愷之學畫師從衛(wèi)協(xié),最善圖畫人物,同代名士謝安認為:顧愷之的人物畫前無古人。后人評論其畫為: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其筆法如春蠶吐絲,輕盈流暢,遒勁爽利,世人稱為“鐵線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運思精微,襟靈莫測。與師承他的南朝宋陸探微、梁張僧繇,并稱“六朝三杰”。后人評論三杰曰:“像人之美,張得其肉,陸得其骨,顧得其神,以顧為最”。現(xiàn)存《洛神賦圖》、《列女仁智圖》等均為唐宋人摹本。顧愷之現(xiàn)存唯一一件傳世作品,是《女史箴圖》長卷。他是根據西晉詩人張華的賦而創(chuàng)作,詩賦共分九段,每段包含一個古代宮廷女人的典型故事,并在段前抄錄張華的一段賦詞。原畫作上面蓋滿了從8世紀起,歷代收藏家的印章和皇帝的玉璽,卷后有金朝章宗帝和清朝乾隆皇帝畫的一束蘭花,以及其他名人的題跋。畫后有顧愷之簽字,這也是世界上最早有畫家簽字的畫。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為世人留下了一副永不退色的珍貴畫卷,以其神秘的構思和精到的畫藝,是人們研究和探索的藝術源泉。
曹植洛神賦是否收入古文觀止一書?
5個回答2022-09-14 17:50
《古文觀止》有很多版本,并不是一部固定的書集。根據出版社和編輯的不同,收錄的古文也不太一樣。我個人比較喜歡岳麓書院的那一版。
《洛神賦》是曹植的個人作品,并沒有被收入哪部集子中。
洛神賦中的洛神是誰?
1個回答2024-03-15 00:54

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是甄后。

《洛神賦》原名《感鄄賦》,是曹植在被封為鄄吵嘩城王的第二年所作。這本沒有什么令人遐想的。但是在古代“甄”與“鄄”兩字互通,這就不能不讓我們將這篇賦與曹植本人的經歷聯(lián)系起來,而這些經歷,都與魏文帝鋒歷曹丕的妃子甄氏有關。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進洛陽朝見哥哥,并與甄后的兒子太子曹叡一起吃飯,心中無比酸楚。飯后,曹丕將甄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仿佛遙見甄妃凌波御風而來。雖然這只是南柯一夢,曹植依然心潮翻涌,遂創(chuàng)作出這一篇曠世奇文。

創(chuàng)作背景

曹植此賦據序所言,系其于魏文帝黃初三年(222)入朝京師洛陽后,在回封地鄄城途中經過洛水時,“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而作。當時,曹丕剛即帝位不久,即殺了曹植的密友丁儀、丁廙二人。

曹植本人在就國后也為監(jiān)國謁者奏以“醉酒悖慢,劫脅使者”,被貶安鄉(xiāng)侯,后改封鄄城侯,再立為銀碰搜鄄城王(俱見《三國志·陳思王傳》)。這些對決心“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的曹植來說,無疑是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其心情之抑郁與苦悶,是可想而知的。

古文觀止里的成語 什么觀止成語
1個回答2024-02-11 16:02
嘆為觀止
【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
【釋義】:嘆:贊賞;觀止:看到這里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br/>【例句】:這篇文章語言清新、流暢;讀后讓人~;連聲叫好。
嘆觀止矣
【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
【釋義】: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國的季札在魯國看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贊美,說:“觀止矣。
探觀止矣
【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
【釋義】: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洛神賦講的什么?
1個回答2024-01-24 23:13
贊美洛神的,曹植寫的,原文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huán)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héng gāo),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于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愿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fǎng fú)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lù)波。秾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聯(lián)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y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tài),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于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tuān)瀨之玄芝。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珶(dì)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zhí)眷眷之款識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于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遝(tà),命儔(chóu)嘯侶?;驊蚯辶鳎蛳枭皲??;虿擅髦椋蚴按溆?。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揚輕袿(guī)之猗靡(yī mí)兮,翳(yì)修袖以延佇。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風,川后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鯨鯢(ní)踴而夾轂(gǔ),水禽翔而為衛(wèi)。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沽_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逝而異鄉(xiāng)。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珰。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攬騑(fēi)轡(pèi)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記曰:植初求甄逸女不遂,后太祖因與五官中郎將,植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下。時已為郭后讒死。帝仍以枕赍植,植還。度轘轅,息洛水上,因思甄氏,忽若有見,遂述其事,作《感甄賦》。后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燮按:植在黃初,猜嫌方劇,安敢于帝前思甄泣下,帝又何至以甄枕賜植?此國章家典所無也。若事因感甄而名托洛神,間有之耳,豈待明帝始改?皆傅會者之過矣。

譯文

  黃初三年,我來到京都朝覲,歸渡洛水。古人曾說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對楚王所說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這篇賦。賦文云:
  我從京都洛陽出發(fā),向東回歸封地鄄城,背著伊闕,越過轘轅,途經通谷,登上景 劉旦宅繪《洛神賦》山。這時日已西下,車困馬乏。于是就在長滿杜蘅草的岸邊卸了車,在生著芝草的地里喂馬。自己則漫步于陽林,縱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覺精神恍惚,思緒飄散。低頭時還沒有看見什么,一抬頭,卻發(fā)現(xiàn)了異常的景象,只見一個絕妙佳人,立于山巖之旁。我不禁拉著身邊的車夫對他說:“你看見那個人了嗎?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艷麗!”車夫回答說:“臣聽說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現(xiàn)在君王所看見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狀怎樣,臣倒很想聽聽?!?br/>  我告訴他說:“她的形影,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游動的蛟龍。容光煥發(fā)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tài)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她時隱時現(xiàn)象輕云籠月,浮動飄忽似風吹落雪。遠而望之,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她體態(tài)適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皮膚。既不施脂,也不敷粉,發(fā)髻高聳如云,長眉彎曲細長,紅唇鮮潤,牙齒潔白,一雙善于顧盼的閃亮的眼睛,兩個面顴下甜甜的酒窩。她姿態(tài)優(yōu)雅嫵媚,舉止溫文嫻靜,情態(tài)柔美和順,語辭得體可人。洛神服飾奇艷絕世,風骨體貌與圖上畫的一樣。她身披明麗的羅衣,帶著精美的佩玉。頭戴金銀翡翠首飾,綴以周身閃亮的明珠。她腳著飾有花紋的遠游鞋,拖著薄霧般的裙裾,隱隱散發(fā)出幽蘭的清香,在山邊徘徊倘佯。忽然又飄然輕舉,且行且戲,左面倚著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蔭,在河灘上伸出素手,采擷水流邊的黑色芝草。”
  我鐘情于她的淑美,不覺心旌搖曳而不安。因為沒有合適的媒人去說情,只能借助微波來傳遞話語。但愿自己真誠的心意能先于別人陳達,我解下玉佩向她發(fā)出邀請??蓢@佳人實在美好,既明禮義又善言辭,她舉著瓊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著深深的水流以為期待。我懷著眷眷之誠,又恐受這位神女的欺騙。因有感于鄭交甫曾遇神女背棄諾言之事,心中不覺惆悵、猶豫和遲疑,于是斂容定神,以禮義自持。
  這時洛神深受感動,低回徘徊,神光時離時合,忽明忽暗。她象鶴立般地聳起輕盈的軀體,如將飛而未翔;又踏著充滿花椒濃香的小道,走過杜蘅草叢而使芳氣流動。忽又悵然長吟以表示深沈的思慕,聲音哀惋而悠長。于是眾神紛至雜沓,呼朋引類,有的戲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飛翔于神異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鳥的羽毛。洛神身旁跟著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漢水之神,為瓠瓜星的無偶爾嘆息,為牽牛星的獨處而哀詠。時而揚起隨風飄動的上衣,用長袖蔽光遠眺,久久佇立;時而又身體輕捷如飛鳧,飄忽游移無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羅襪濺起的水沫如同塵埃。她動止沒有規(guī)律,象危急又象安閑;進退難以預知,象離開又象回返。她雙目流轉光亮,容顏煥發(fā)澤潤,話未出口,卻已氣香如蘭。她的體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飯不思。
  在這時風神屏翳收斂了晚風,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濤,馮夷擊響了神鼓,女媧發(fā)出清泠的歌聲。飛騰的文魚警衛(wèi)著洛神的車乘,眾神隨著叮當作響的玉鸞一齊離去。六龍齊頭并進,駕著云車從容前行。鯨鯢騰躍在車駕兩旁,水禽繞翔護衛(wèi)。車乘走過北面的沙洲,越過南面的山岡,洛神轉動白潔的脖頸,回過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啟,緩緩地陳訴著往來交接的綱要。只怨恨人神有別,彼此雖然都處在盛年而無法如愿以償。說著不禁舉起羅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淚水漣漣沾濕了衣襟,哀念歡樂的相會就此永絕,如今一別身處兩地,不曾以細微的柔情來表達愛慕之心,只能贈以明珰作為永久的紀念。自己雖然深處太陰,卻時時懷念著君王。洛神說畢忽然不知去處,我為眾靈一時消失隱去光彩而深感惆悵。
  于是我舍低登高,腳步雖移,心神卻仍留在原地。余情綣繾,不時想象著相會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顧盼,更是愁緒縈懷。滿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現(xiàn),就不顧一切地駕著輕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長的洛水以至忘了回歸,思戀之情卻綿綿不斷,越來越強,以至整夜心緒難平無法入睡,身上沾滿了濃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備馬就車,踏上向東回返的道路,但當手執(zhí)馬韁,舉鞭欲策之時,卻又悵然若失,徘徊依戀,無法離去。
洛神賦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2 06:59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是根據曹植的【洛神賦】畫的,曹植的【洛神賦】原名就是【感甄賦】。曹植借飄忽的夢境,活生生把夢中情人幻化出來,一點癡戀,萬縷相思 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作品。
洛神賦說的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20 00:53
曹植與甄妃朝夕相處,生出情意。甄氏被曹丕封為妃,因失寵后慘死,曹丕將甄后玉鏤金帶枕給了曹植。植睹物思人夜宿舟中,見甄妃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回鄄城,寫了一篇《感甄賦》曹睿繼位,避母名諱改為《洛神賦》
洛神賦講的重點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6 16:11
重點是宓妃。   《洛神賦》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曹植寫的浪漫主義名篇。  《洛神賦》原名《感鄄賦》,一般認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甄”通“鄄”(juàn),因魏明帝曹睿將《感鄄賦》改名為《洛神賦》,世人多認為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明帝曹睿之母甄氏之間的一段錯綜復雜的感情?!  堵迳褓x》全篇大致可分為六個段落,第一段寫作者從洛陽回封地時,看到“麗人”宓妃佇立山崖,這段類話本的“入話”。第二段,寫“宓妃”容儀服飾之美。第三段寫“我”非常愛慕洛神,她實在太好了,既識禮儀又善言辭,雖已向她表達了真情,贈以信物,有了約會,卻擔心受欺騙,極言愛慕之深。第四段寫洛神為“君王”之誠所感后的情狀。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賦的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寫別后“我”對洛神的思念。
洛神賦講的是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1-28 08:56
洛神賦講的是曹植在途經洛水時邂逅了傳說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極盡描摹這位佳人的風采神姿,字里行間充斥著強烈的傾慕之情。曹植就像是一位陷入瘋狂熱戀的年輕詩人,毫不吝惜地加諸在這位女子身上。
也有一種說法是甄宓被賜死后,曹丕為羞辱曹植將她的一個金縷玉帶枕賜給曹植,曹植輕拂著這枕,暏物思人,傷心不已,當他滿懷憂傷地返去回自己的封地的路途,站在洛水邊上眺望,百感交加,欣然賦筆,寫下了這傳世名篇《洛神賦》。
《洛神賦》中最經典的句子是那句
1個回答2022-09-24 09:59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