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挑簾單弦

潘氏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1-07 17:31
源于“羋”(mǐ)姓,出自春秋時楚國公族“羋潘崇”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公諱崇字道安,楚成王時大夫,穆王立,以其太子宮予公,使為太師,掌國事,環(huán)列之尹,楚國大治,有認楚公族后以字為氏,列公為潘姓始祖之一。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別恩寵,故發(fā)展特別快,其后裔子孫的足跡幾乎遍布楚國各地,在古籍中所記載春秋時代的潘氏名人,幾乎都是楚國的人物。今天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等地,皆有該支潘氏的后裔。

歷史名人:季孫:中華潘姓其中一宗系的受姓始祖。季孫公,周畢公高之四子也,畢公高歷相文武成康封于畢,世子襲爵,季孫公食采潘地,從而得姓,是為潘氏始祖。
潘崇:春秋楚成王時太師,助楚穆王繼位有功,被穆王封為太師,兼掌上環(huán)列之尹。
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今屬河南?。┤?,西晉文學家、名臣。善綴辭令,長于鋪陳,造句工整,充分體現(xiàn)了太康文學講求形式美的傾向,所以在當時與陸機受到同樣的推崇。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學上與潘岳齊名,世稱“兩潘”,其詩注重詞藻,多應(yīng)酬贈答之作,明人輯有《潘太常集》。
潘正夫:唐代駙馬,尚懿宗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官至少傅,封和國公,歷事四朝。
當代潘性氏名人
1個回答2024-03-04 14:20
潘瑋柏

國畫大師潘天壽

潘媛

潘美辰

潘安邦

潘越云

潘迪華

潘長江

潘迎紫

仔細一找也蠻不少的咧

不過現(xiàn)在好像就數(shù)潘帥紅了

愛死潘帥了

樓主是不是也姓潘?
潘氏的來歷?
1個回答2024-03-16 05:35

(一)始于羋姓

源于“羋”(mǐ )姓,出自春秋時楚國公族“羋潘崇”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公諱崇字道安,楚成王時大夫,穆王立,以其太子宮予公,使為太師,掌國事,環(huán)列之尹,楚國大治,有認楚公族后以字為氏,列公為潘姓始祖之一。

潘崇家族由于受到楚王的特別恩寵,故發(fā)展特別快,其后裔子孫的足跡幾乎遍布楚國各地,在古籍中所記載春秋時代的潘氏名人,幾乎都是楚國的人物。今天山東、江蘇、浙江、河南等地,皆有該支潘氏的后裔。

(二)以國為姓

以國名為姓,出于姬姓。畢公高的小兒子季孫封邑在潘。春秋后國滅,其子孫不以姬為姓而以國名為勝,奉季孫為潘姓始祖。又,番,邾國也。夫差取番者,番首姿,又音蒲。還音煩,音盤者即潘氏。

(三)源于姚姓

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華后裔,是以國名為姓?!妒酚洝贰吨袊帐稀酚涊d,舜帝生于姚墟,因姓“姚”,建都于潘地(今北京延慶)。后將潘地移至今陜西省興平。商王朝時期,舜帝后裔建有潘子國,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滅,其子孫遂以國名為姓氏而姓潘。

(四)因地得姓

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邊的人以水地名為姓。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為氏者。

(五)鮮卑改姓

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改鮮卑破多羅氏為單姓潘。 清康熙末年,臺灣岸里大社(今臺灣省臺中市神崗)酋長阿穆歸順清廷,被賜姓為潘;光緒時,臺灣高山族相率歸化清廷,也被賜姓潘(這也就是臺灣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潘姓氏的由來
2個回答2023-02-03 08:08
潘姓是一個漢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潘氏在2007年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二位,屬于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八百萬,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0.48%。朝鮮半島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潘”此姓氏的由來?
1個回答2022-12-14 08:22
從翻字進化來的
關(guān)于潘氏的起源是在哪里?
1個回答2024-07-15 07:31

關(guān)于潘姓的起源有六種說法:

1、始于羋姓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楚國公族羋潘崇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公諱崇字道安,楚成王時大夫,穆王立,以其太子宮予公,使為太師,掌國事,環(huán)列之尹,楚國大治,有認楚公族后以字為氏,列公為潘姓始祖之一。

2、以國為姓以國名為姓,出于姬姓。畢公高的小兒子季孫封邑在潘。春秋后國滅,其子孫不以姬為姓而以國名為勝,奉季孫為潘姓始祖。

3、源于姚姓源于姚姓,是上古舜帝姚重華后裔,是以國名為姓?!妒酚洝贰吨袊帐稀酚涊d,舜帝生于姚墟,因姓姚,建都于潘地。后將潘地移至今陜西省興平。商王朝時期,舜帝后裔建有潘子國,到殷商末期被周文王所滅,其子孫遂以國名為姓氏而姓潘。

4、因地得姓因地而得姓。水在河南,住在潘水邊的人以水地名為姓。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有以地為氏者。

5、鮮卑改姓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改鮮卑破多羅氏為單姓潘。 清康熙末年,臺灣岸里大社酋長阿穆歸順清廷,被賜姓為潘。

6、漢化改姓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在今水族、京族、土家族、彝族、瑤族、仫佬族、回族、壯族、布依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潘氏族人分布。

“潘”這個姓氏是怎么由來的?
1個回答2024-07-02 14:38
中國人初次見面時會詢問:“您貴姓?”得知彼此同姓后往往頓生親近:“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17年來,中國科學院有一位學者從遺傳學的角度對中國人的姓氏進行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通過對姓氏的研究可以揭示人類基因的奧秘,特別是男性Y染色體的奧秘;并且,同姓者未必“五百年前是一家”。

   “姓氏基因” 幫中國人尋根問祖

   2000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群體遺傳學家袁義達將宋、元、明、當代四個時期的100個常見姓氏的人口分布曲線繪出后興奮不已?!斑@四條幾乎重合的曲線說明,一千年來中國人的姓氏傳遞是連續(xù)和穩(wěn)定的?!边@是袁先生的成果,同時也是進一步研究的基礎(chǔ)。

   中國姓氏有史可查且可靠的記載,主要為秦漢以后的文獻。五千年來,自伏羲氏時代開始,中國人的姓氏基本上都是依父系傳遞,姓氏的傳遞方式與人類男性Y染色體的遺傳方式一樣,都是以父傳子的方式垂直傳遞。因此,群體遺傳學家假定,姓氏為一種遺傳性狀,對應(yīng)男性Y染色體上的一個等位基因,這就是“姓氏基因”。 目前漢族使用的姓氏大約3500個,也就是說中國人Y染色體上的“姓氏基因”有3500多種等位基因。

   “Y染色體是人類遺傳過程中最穩(wěn)定傳遞的染色體,而目前我們對它所知甚少。由于姓氏與Y染色體傳遞模式驚人相似,姓氏文化記錄了中國人五千年父系社會的進化史,也記錄了Y染色體近五千年的進化史。”袁義達說。盡管中國人也存在改姓的現(xiàn)象,但是這在整個中國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大一部分在第二代時又恢復原來的姓氏。在多數(shù)情況下,改姓往往選擇已有的大姓,因此改姓不會嚴重影響群體內(nèi)姓氏的分布。

   群體遺傳學者整理出中國各地漢族人口的ABO血型分布情況,然后進行親緣關(guān)系比較;再整理各地姓氏分布情況,進行親緣關(guān)系排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前后二者是一致的。僅一百年歷史的現(xiàn)代遺傳學基因理論與中國文化的某種契合讓袁義達先生頗為驚嘆。

   “因為人的生命長度有限,通過血型只能進行近一百年的群體遺傳學研究。而姓氏可上溯至幾千年前,這就極大地拓展了群體遺傳學的研究空間?!痹x達舉了一個例子,從某古墓地挖掘出了男性尸骨,死者的姓氏得到確認,若有與之同姓的當代人想知道自己是否是死者的后代,可以把從尸骨中提取的Y染色體基因與當代人的相對照,如果一致就可斷定死者是祖先?!啊帐匣颉梢詭椭袊藢じ鶈栕?。”袁先生說。“兩個同姓的人,如果檢測其Y染色體基因不一致,則說明其祖先不同,必然有一個是改了姓的。”

   “有多少個姓氏,就可以斷定至少有多少位祖先?!痹x達1997年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收錄了中國古今姓氏11969個。前不久他接到香港佛陀協(xié)會的電話,該協(xié)會建立了“姓氏祠堂”,已經(jīng)做好了11969個祖宗牌位等待全世界的華人來祭拜。袁義達說:“中國人五千年來的姓氏總數(shù)肯定遠遠不止這個數(shù)。我們還在繼續(xù)收集和整理,目前收錄到的姓氏已經(jīng)超過了22000個。”
潘姓氏的由來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0-31 07:30
是從商朝來的。舜的后代建立的潘子國。
潘氏起源
1個回答2024-03-11 22:39
潘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五十二,在臺灣排名第三十一。潘姓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后代。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個兒子畢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畢,建立畢國,后來,畢公高又封自己的兒子季孫在潘,季孫的子孫就用封邑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潘。而潘姓的另外一支,是出自羋姓,是楚國公族的后代,因為某些原因而改姓潘。發(fā)展和演變:潘姓還有其他一些來源,如,春秋時期,潘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后的潘國人就有用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潘;北魏孝文帝時,遷都洛陽,把鮮卑族的破多羅氏改成了潘姓;清朝康熙年間,臺灣高山族相繼歸順清朝,也被賜姓潘。潘姓早期主要在河南發(fā)展,并且逐漸向四周擴展,唐代時,已經(jīng)擴展到河北,陜西等地。潘姓第一次進入廣東是在西晉年間,后又發(fā)展到湖北,江蘇,浙江。潘姓第一次進入福建是在唐代,后又遷居廣東,云南,清朝康熙年間,潘姓第一次移居臺灣。潘姓的主要聚居地有:中牟,河南,漢壽,廣宗,京兆,洛陽,杭州,江夏等。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