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一諾的故事

季布一諾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7 15:33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格正直,為人俠義好助。只需是他容許過的工作,不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遭到咱們的贊揚。所以楚地盛行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

楚地有個叫曹丘的先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借以夸耀和抬高自己。 與竇長君略有友誼。季布曾寫信勸竇長君說:“我傳聞曹丘先生不是品德高尚的人,您不要和他往?!?曹丘先生為了結識季布,請竇長君寫封信引薦他去參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將軍不喜愛您,您不要去?!辈芮鹑允菆猿制鸪倘ヮA備參見季布。

曹丘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對曹丘不冷不熱,曹丘一進廳堂,就對季布作了個揖吹捧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承諾?!鯓幽茉诹?、楚一帶取得這樣的名譽呢?再說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假如處處宣傳你的美名,您的好名聲全國人都知道,莫非我對您不重要嗎?為什么不肯見我呢!”

季布聽了十分高興,當曹丘貴客款待,留他住了幾個月,把他作為最顯貴的客人,送他豐盛的禮物。曹丘又持續(xù)替季布處處宣傳,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季布一諾出自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2-21 15:55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p>

季布一諾 如何看待
1個回答2024-02-22 02:14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可以看出誠信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高,社會理應倡導人們要信守承諾,正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是也!和諧社會,人們首先應說話算數,否則,談何“和諧”!
“季布一諾”出自什么典故?
1個回答2024-02-23 17:37

1、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句諾言,表明一個人信用的重要。2、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間哉?白話釋義:曹丘到了,就對季布作了個揖,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帶獲得這樣的聲譽呢?3、典故:秦朝末年楚地一個叫季布的人,信守自己說過的話,得到大家的尊重。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劉邦當上皇帝后下令通緝季布。很多人敬慕季布為人,暗中幫助并求情于劉邦,劉邦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封季布做了官?!〖静嫉耐l(xiāng)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也想與季布結交,但委布不喜其為人。二人見面后季布臉色陰沉不愛答理他,但是來人依舊說著好話,用“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等話進行吹捧。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里頓時高興起來,不僅留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后來,曹邱生又繼續(xù)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擴展資料作品鑒賞:司馬遷寫這篇傳記是飽含感情的。他一面贊揚季布、欒布的優(yōu)秀品質,稱贊他們是英雄好漢,視死如歸,重義輕生,死得其所,一面又對劉邦的奸詐、猜忌、殘忍和氣量狹小等丑惡方面進行大膽的揭露,使其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表現了他強烈的愛憎感情。文中有些對話,像季布當廷對樊噲的指責,欒布對劉邦的反駁,理由充分,說理深刻,有極大的說服力。語言符合人物的身份,從而也表現了人物的性格。

季布一諾
1個回答2022-08-01 11:46
解釋——季布:人名,他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列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之間哉?'”
近義詞 千金一諾
季布一諾故事內容簡寫?
1個回答2024-03-01 00:44

以前有個叫做季布的人,為人非常守信用,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因此在當時就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說法。該說法流傳至今,人們便用千金一諾來形容一個人說話做事非常守信用

季布之諾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5 16:59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他答應過的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了大家的贊揚。于是楚地流行著諺語,"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之諾" …………

…………

季布一諾的故事主旨?
1個回答2024-02-17 17:09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久而久之,會贏取別人的信任。言必信,行必果。

季布一諾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3-12-19 07:19
【出處】:《史記·季布欒列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之間哉?
成語:一諾千金 故事主人公:季布 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22:48
一諾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 釋 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常與出言不茍連用

示 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姑娘縱然不便~,一定是兩心相印。”

近義詞 言而有信

反義詞 言而無信

典故

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后,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xiāng)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準備發(fā)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臺。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么陰沉,話語多么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并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么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xiāng),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么不愿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里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后來,曹邱生又繼續(xù)替李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出處《史記·季布來布列傳》
西漢初年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為人正直,樂于助人,特別是非常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么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到,所以在當時名聲很好。 季布曾經是項羽的部將,他很會打仗,幾次把劉邦打敗,弄得劉邦很狼狽。后來項被圍自殺,劉邦奪取天下,當上了皇帝。劉邦每想起敗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氣。怒憤之下,劉邦下令輯拿季布。

幸好有個姓周的人得到了這個消息,秘密地將季布送到魯地一戶姓朱的人家。朱家是關東一霸,素以“任俠”聞名。此人很欣賞季布的俠義行為,盡力將季布保護起來。不僅如此,還專程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請他解救季布。

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很親近,后來跟劉邦起兵,轉戰(zhàn)各地,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漢馬功勞。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處境,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于使劉邦赦免了季布,還封他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為河東太守。

當時,楚地有個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辯,專愛結交權貴。季布和這個人是同鄉(xiāng),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過厭惡之意,偏偏曹丘生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結他,特地請求皇親國戚竇長君寫一封信給季布,介紹自己給季布認識。竇長君早就知道季布對他印象不好,勸他不要去見季布,免得惹出是非來,但曹丘生堅持要竇長君介紹。竇長君無奈,只好勉強寫了一封推薦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讀了信后,很不高興,準備等曹丘生來時,當面教訓教訓他。過了幾天,曹丘生果然登門拜訪。季布一見曹丘生,就歷露厭惡之情。曹丘生對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禮,然后慢條斯理地說:“我們楚地有句俗語,叫做‘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樣得到這么高的聲譽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處宣揚您的好名聲,這難道不好嗎?您又何必不愿見我呢?”

季布覺得曹丘生說得很有道理,頓時不再討厭他,并熱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幾個月。曹丘生臨走時,還送他許多禮物。曹丘生確實也照自己說過的那樣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揚季布如何禮賢下士,如何仗義疏財。這樣,季布的名聲越來越大。 后人用“一諾千金”亞形容一個人很講信用,說話算數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