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教育小孩

怎樣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正確的?
1個回答2024-02-04 10:05
李開復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名人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1、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性



我有兩個女兒,十六歲的大女兒李德寧擅長文學詩歌,十二歲的小女兒李德亭自信活潑、擅長創(chuàng)作。她們都是我的驕傲。我常對她們說的是,做我的女兒,不必乖,但要積極。我不認為孩子只是乖、聽話就是好事。



教養(yǎng)子女有許多需要重視的原則,但如果我只能挑選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會說是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性。有了積極,其他的特質如理智、快樂、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隨之掌握。



主要的理由是因為今天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那些消極被動,只是聽話,或害怕處罰的孩子,他們進入社會往往會覺得非常迷茫,不知所措,會習慣性地需要別人告訴他們怎么做;但當一個孩子有積極性的時候,無論是要讀書,要實踐學習如何找工作、找興趣,其他的事他都可以自己安排,當你有了積極性之后,就可以自己設計了。



雖然我們做父母的都想要把子女呵護一輩子,但培養(yǎng)他們積極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并不是說當孩子三歲的時候,你就讓他要獨立。當孩子還分不清楚對與錯的時候,父母還是要輔導,但是父母親要學著慢慢去放手,慢慢地,讓孩子自己去決策。



許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聽話,聽話就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從這個觀點來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的,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我培養(yǎng)小孩的目標。但如果乖是善解人意、懂禮貌,這些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不聽我們的話,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有權利來跟我們討論一些事情。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做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她們成為講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那不就是我們所要的嗎?



2、孩子愈大規(guī)矩要愈少



雖然我相信啟發(fā)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規(guī)矩。我對“規(guī)矩”的定律有四個:



一、定好規(guī)矩,但是首先把規(guī)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



二、在規(guī)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三、違背了規(guī)矩孩子將受到講好的懲罰;



四、規(guī)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啟發(fā)的作用。



如果你不告訴他原因,孩子不會因為你說的一件事是對的或是錯的,就在心里深深記住。設立規(guī)矩卻又不講為什么,一方面,小孩子就無法學習自律;另外一方面,孩子會把父母親定位為獨裁者,沒有通融的余地。如果你定了一個他無法接受的規(guī)矩,他不是認為你不好,就是會叛逆性地想去做什么。



這些規(guī)矩,如果你把它定得像是監(jiān)獄般的死硬,如果孩子違背了,我就要來處罰,孩子聽話就會變成一個他律性的,而非自律性的,他律性的規(guī)矩恰恰就會讓孩子變成消極被動的,只有自律性的才可能變成積極主動。



我覺得孩子愈小的時候,可能愈需要這些所謂的規(guī)矩,但隨著孩子長大,可能父母要學著信任孩子。違規(guī)要懲罰,但規(guī)矩要愈少愈好,而且孩子愈大,愈需要愈少愈好。



我們家到底有多少規(guī)矩?其實我都想不出太多的規(guī)矩,可能不會超過三四件事。比如說,她們出門的話,我們會定一個時間,希望她們能夠在那之前回來;計算機上、網絡上不能與陌生人聊天;還有重視禮貌,見到長輩尤其要站起來;還有,就是負責任,自己的房間要收拾干凈,吃完飯要把碗拿到廚房。這些可能是我們會去要求的。



很嚴重的像是喝酒、吸毒、打人,我覺得不用立規(guī)矩了,這是非常清楚不可以做的。她們也理解這是不可以做的,所以我們不用去重復。



但另外,我們也不會因為她們違反了規(guī)矩,就馬上處罰她們,偶爾忘一次就處罰也太嚴厲了。所以前提要講清楚,違背規(guī)矩之后先提醒,可能是多次提醒沒用之后才會考慮處罰。



其實孩子學父母親并不是只是聽規(guī)矩,她們會看你怎么做,而不是聽你怎么說。每次孩子做不好的事,你就會跟她大叫,甚至說出不好聽的話,她們當然會認為,原來這樣子,生氣時就應該這么說話。她們慢慢地就會耳濡目染,學會了這些壞習慣。所以做父母的注意自己要以身作則。



3、創(chuàng)造不需要處罰孩子的環(huán)境



父母對我們的管教既開明又嚴格,但我自小就頑皮,因為是幺兒也得到母親特別的慈愛,從不曾因為我頑皮犯的小錯而處罰過我,但卻有一次,在我向長輩夸口自己考試總是滿分,“連九十九分都沒有考過”之后,為了要我戒驕,在我一次考不到滿分時,不惜以家法狠打我一頓。這件事讓我記得特別深刻。



在我為人父之后,覺得任何的懲罰應該都盡量地不要做。我會寧愿讓她沒有犯錯的機會,而不是讓她犯錯、被發(fā)現……然后受到懲罰。



不過,處罰還是會有的。我大女兒比較小的時候,可能是六七歲的時候,在計算機上與陌生人講話。我們那時與她約定,如果你在網絡上與陌生人講話,還是上了一些比較不好的網站,被我們發(fā)現,就可能……比如說,兩天不可以用計算機。這是她們比較小的時候,現在已經不管那么多了(笑)。



每一次孩子違背規(guī)矩受到懲罰,其實對她的心靈都是一種打擊。孩子違背規(guī)矩的話,可能都有理由。也許她是抱著僥幸的心態(tài);也許認為這件事只要不被捉到就可以做;也許她說,你定的規(guī)矩,我不同意,我就要叛逆。不管是什么理由,最后孩子違規(guī)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被捉到或沒被捉到,對她都是負面打擊。



所以什么是我們在乎的?寧愿營造一個環(huán)境,讓她沒有機會犯錯。比如說,我們會把計算機放在家庭廳里,位置就在廚房、餐廳、客廳中間,每天我跟我太太,總有一個人會在這三個地方走來走去。這并不是監(jiān)視她,我們也不會走到她跟前,看她正在做什么事,但她知道我們在她旁邊。



4、氣憤下先叫停,發(fā)怒處罰傷害大



不是光立規(guī)矩的問題,還有互相體諒的問題。假如說,她脾氣不好,對我們大叫之類的,我們也會去考慮是不是因為青春期荷爾蒙,而不會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



如果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一定是要跟她講的,但是就跟大人吵架也是一樣的,你在氣頭上,講道理是講不通的,一個叛逆期的青少年發(fā)脾氣,你打他一頓,罵他一頓,大概也沒有什么用處。還不如叫停,當時你就不要理他,等雙方氣消之后再來講道理。



我有些時候也會脾氣不好,我也會希望對方可以叫停,兩個脾氣不好的人在一起辯論,不會有好下場。



教養(yǎng)孩子和與他人相處是一樣的,無論我是在公司里面對同事,還是對我太太、兄姐等等,任何時候當一方開始發(fā)脾氣不理智了,另一方一定要學會叫停,這是我從人生歷程慢慢學到的一個比較有用的方法。



對呀,我也承認我打過小孩。大概是在她們十歲以下,各挨過一次打。過去幾次,當我比較不理性的時候,對孩子太兇了也好、打她們也好,事后都蠻后悔的。并不是說她們沒有做錯,不該得到懲罰,而是覺得這樣對父女關系,對她們的成長過程,都有負面的影響。



身體的疼痛是可以很快復愈的,但如果傷了她的心,你對她這樣粗暴,她會想,“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或者親子的關系會變得有點隔閡,“你是我的朋友,你怎么可以打我?”讓她們覺得無助;或者做父母親的會覺得,“我怎么是這樣的一個人?”這些情況會造成我,或者其他(有相同情況)父母的后悔。這時就應該下一個決心,就是以后不要動手。



5、百分之三的時間想管教,百分之九十七的時間做孩子的朋友



其實,考慮孩子的時候,我最多百分之三的時間在考慮紀律與處罰,百分之九十七的時間,與這些一點關系都沒有。我覺得我們做父母主要的工作是去理解孩子,做他們的朋友,然后鼓勵他,幫助他,幫他出主意,做他的軍師,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如果把管教當做是父母對孩子主要的手段或目的,在做父母的本質上,就注定要失敗了。



比如說,我大女兒會喜歡寫些愛情小說與詩歌,然后我就會想辦法幫她去修改啦、出版啦,鼓勵她哪一篇寫得好啦,會跟她開玩笑啦,說這篇是不是在講你自己的故事啦?



小女兒比較頑皮,她喜歡拍一些好笑的照片,我也會跟她錄一些好笑的音啦,拍一些Video(影片),寫一些自傳啦,她年齡小還不會打字,都是我?guī)退颉?br>


我小女兒小時常跟我說“我好笨”,其實她一點都不笨,只是惡意的同學中傷,于是我慢慢培養(yǎng)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記寫得很好,就夸獎她,鼓勵她再多寫一點,她寫出興趣之后,居然自己寫了一本《自傳》,到處給人看,還放到了我的網站上的“個人背景”里。(笑)



以前我大女兒比較害羞,有些問題沒有聽懂也不發(fā)問。我和她制訂了一個可衡量的、實際的目標:她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就有獎勵。然后,我們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所以她就訂了一個目標,每天上課時一定要發(fā)問,把不懂得的問題問懂,每天下課時衡量自己是否做到。后來達到了這個目標,但是除了發(fā)問,她上課不參加討論。在下一個目標,她就訂了要自己每天至少一次舉手參加討論。一年后,老師注意到,她對課堂發(fā)言有了足夠的自信。



6、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沒有被懲罰的威脅



我兩個女兒喜歡逛街,我也培養(yǎng)自己去逛街的習慣,她們喜歡臺灣年輕的歌手,我也跟著聽呀!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計算機游戲,我都會花一些時間去了解。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學習他的語言,他們是不可能會來學你的語言的。如果你不學新知識,你就不能理解現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把孩子當做朋友,和他談心??梢愿嬖V他你每天經歷的事,也可以問他他一天經歷的事。如果他告訴你做了什么“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剛開始時,如果他有點不敢講時,先對他保證不要生他的氣。



其實父母親要做孩子的朋友,定義就是無話不說。你要讓他對你無話不說,前提是他要對你有足夠的信任,“說了以后你不能罵我,不能批評我,不能認為我很壞,很不好”,最多你是聽我傾訴,或幫我開導,而不是一聽就要處罰。



我的為人處世很多是學自我的父親母親,但是父親在世時,他沒有和我很親近。在他過世之后,我只能通過我的母親、兄姐來理解他的想法或為人。我想這是中國常見的父子關系。我感覺到,父親是很了不起的人,但沒有機會更多認識他,因為這份遺憾,我盡量花時間陪我的小孩,而且盡力做一個可以和她們說心里話的父親。我希望我的孩子長大以后,無論她是否成功、我的教育是否成功,我總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把我當做朋友。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1個回答2024-03-11 09:59
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下:
1、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有耐心,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想想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時候,自己是什么心態(tài),這種同理心是應該有的。急躁的灌輸教育其實和暴力沒有區(qū)別,只會傷害孩子而起不到任何作用。
2、與孩子一起學習,一邊教育孩子,自己卻完全做著相反的事情,并不是父母的身份就能讓孩子完全聽從家長的教育,這種老舊的思想與家長自己所追求的現代教育是完全違背的。教育孩子不是要讓孩子完成一個目標或達到某種層次,而是讓孩子自我不斷的發(fā)展。
3、適當的激勵孩子,有一定的成果才能持續(xù)的發(fā)展興趣,有動力才襲余段會有結果。孩子的成績并沒有對錯之分,做對了一道題和做錯了一道題并不會影響到孩毀槐子的評價,生存能力。錯了也只是在判別規(guī)則上的錯,拍譽而不一定是行為上的錯。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1個回答2024-03-04 14:49
1、樹立榜樣。身教重于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yǎng)出好孩子的。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2、環(huán)境熏陶。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huán)境,孩子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3、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孩子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后者是對錯誤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孩子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fā),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
4、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huán)境,教給孩子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5、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孩子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tài)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直面承認。6、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huán)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字寫作業(yè),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提出具體要求,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fā),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7、表揚獎勵。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后。表揚獎勵是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
8、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孩子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yǎng)。家長要掌握孩子閱讀的內容,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應該怎樣正確的教育孩子?
1個回答2024-03-05 17:05

人之初,如玉璞,性與情,具可塑。

可見后天的環(huán)境與教育對孩子的品行的塑造尤為重要。那如何做才能強化孩子好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以及優(yōu)秀的品格?只要能遵守15條家長行為準則就可以了!

1、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會學習你的行為。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成長教育
1個回答2024-03-11 21:23
第一:正確的感受  父母要敏感的體察,積極的抓住孩子每一次挫敗經歷,幫助孩子認識到挫敗的存在,正確的感受挫敗帶來的感覺和不愉快.不要回避,也不要放大.客觀幫助孩子描述和認識內心真實的感受.這其間要溫柔,充滿著愛意.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多么的愛他.你的愛可以幫助孩子從挫敗糟糕的情緒中走出來.  第二:勇敢的面對  用父母溫暖的愛意幫孩子走出挫敗帶來的糟糕情緒之后,再用你的愛和智慧引導孩子去勇敢的面對挫敗這個事實的同時,在孩子心里做一個積極的心理建設和引導.   第三:積極的處理  積極的心理建設和引導孩子認識到, 一次的挫敗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在這個世界上,第一永遠只有一個,而卻有那么多人同時去爭第一,所以成功的機率遠遠的大于了失敗,因此成功了應該感到光榮和 喜悅,但失敗了也并不需要感到可恥和難過,因為這次失敗,總結經驗教訓,還可以下次繼續(xù)努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總有成功的一天.退一萬步,就算這件事上沒 有機會了,但我們的人生還是有價值的,不要太在呼一時一事的得失與成敗.勇敢面對,快樂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樂觀的總結  哲學家科林斯曾經說過:“不經歷挫折,成功也只能是暫時的表象,只有歷經挫折的磨難,成功才能像純金一樣發(fā)出光來。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經歷了挫折卻不知道總結挫折的教訓,暫時的挫折不應該是消沉的原因,而應該是繼續(xù)奮斗的起點"。所以,父母應引導孩子積極樂觀的與挫敗相處,使孩子養(yǎng)成不怕挫敗,勇于面對挫敗,接受挫敗,并能不斷從挫敗中吸取人生成長的經驗與營養(yǎng)的優(yōu)秀習慣,為孩子在將來不斷的經歷和克服挫折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壯大,直至走向成功,邁向卓越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正確教育好7歲男孩?
1個回答2024-02-07 07:50
7歲的男孩開始漸漸有了自尊心。對于7歲男孩的教育,絕對不能在用暴力解決。那么七歲男孩如何教育呢?小編幫您準備了關于7歲男孩教育方法。
根據他的興趣進行正確的引導,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開始時,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動。面對孩子,父母此時能做的也許只是需要一點點特別的關注。當你冷靜下來后,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總有一個方法會見效的!
選擇玩具。比如大皮球,讓孩子用力去踢,消除他們長時間的壓抑心情。再有就是用音樂化解孩子的情緒,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即使再兇猛的野獸都會為音樂所軟化。接觸大自然。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去一些環(huán)境能吸引孩子興趣的地方,用外界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大好的自然環(huán)境中放風箏、蕩秋千或是踢踢足球,戶外活動可以讓小寶寶徹底地釋放所有的精力。讓調皮的孩子多多動手。比如和父母分享一些做菜的技巧,共同制作他最愛吃的巧克力餅干,當他發(fā)現將所有準備的食物混合,竟如同變魔術般地變成美味的餅干時,可是會大大地引起他的興趣,借此此舒解他的旺盛精力。帶著你家的小朋友一同上市場,他會很興奮地幫你推著購物車,幫父母算帳,這對充滿好奇心的兒童來說,會有令人驚喜的效果。這樣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又起到培養(yǎng)良好情緒的效果。
如何根據男孩子這些特點對他們施以正確的教育呢?下面給家長們提幾點建議:
第一、要愛護并支持、扶植孩子對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當孩子對周圍事物發(fā)生興趣并努力想探個究竟的時候,家長對于孩子的刨根問底,不僅不應表示厭煩,而且還應予以鼓勵和回答。有些問題,家長一時回答不了,可以弄懂了再告訴他。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他們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能力就是萌芽于幼時的好奇心。家長們一定要珍惜孩子這智慧的嫩芽。在回答孩子發(fā)問時,最好是不直接給他答案,而指點他通過什么途徑可以得到答案,比如通過實驗、找書本等,讓孩子自己去求答案。幼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一起做實驗、讀書。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培養(yǎng)對書本的感情,對學習的興趣,認識讀書的意義和好處,即么,他上學讀書時就不會覺得枯燥乏味了。
對于孩子拆毀玩具、用具的行為,不要濫加責罰,要具體分析。對于其探索精神予以肯定,但同時又要注意教育他愛惜物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有些孩子拆卸玩具、用具,是出于好奇,想弄清其內部結構、工作原理;有些孩子還別出心裁把玩具改作他用,這是他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只要不是成心毀壞,不應橫加指責,而應當給予正確指導。但也要注意,有些孩子拆毀用物,純屬破壞行為,如砸椅子摔碗等,對此,家長切不可姑息,須嚴厲批評制止之。 總之,對男孩子的“越軌”行為,一定要客觀地分析其動機,著眼點在肯定、發(fā)揚其積極方面,在此前提下加以正確引導,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尊重他,他就會聽你的話,用正確的手段去探索事物的。
如何正確教育好7歲男孩
1個回答2024-02-11 00:36
7歲的男孩開始漸漸有了自尊心。對于7歲男孩的教育,絕對不能在用暴力解決。那么七歲男孩如何教育呢?小編幫您準備了關于7歲男孩教育方法。
根據他的興趣進行正確的引導,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開始時,不要立刻限制孩子的活動。面對孩子,父母此時能做的也許只是需要一點點特別的關注。當你冷靜下來后,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總有一個方法會見效的!
選擇玩具。比如大皮球,讓孩子用力去踢,消除他們長時間的壓抑心情。再有就是用音樂化解孩子的情緒,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即使再兇猛的野獸都會為音樂所軟化。接觸大自然。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去一些環(huán)境能吸引孩子興趣的地方,用外界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大好的自然環(huán)境中放風箏、蕩秋千或是踢踢足球,戶外活動可以讓小寶寶徹底地釋放所有的精力。讓調皮的孩子多多動手。比如和父母分享一些做菜的技巧,共同制作他最愛吃的巧克力餅干,當他發(fā)現將所有準備的食物混合,竟如同變魔術般地變成美味的餅干時,可是會大大地引起他的興趣,借此此舒解他的旺盛精力。帶著你家的小朋友一同上市場,他會很興奮地幫你推著購物車,幫父母算帳,這對充滿好奇心的兒童來說,會有令人驚喜的效果。這樣既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又起到培養(yǎng)良好情緒的效果。
如何根據男孩子這些特點對他們施以正確的教育呢?下面給家長們提幾點建議:
第一、要愛護并支持、扶植孩子對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當孩子對周圍事物發(fā)生興趣并努力想探個究竟的時候,家長對于孩子的刨根問底,不僅不應表示厭煩,而且還應予以鼓勵和回答。有些問題,家長一時回答不了,可以弄懂了再告訴他。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他們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能力就是萌芽于幼時的好奇心。家長們一定要珍惜孩子這智慧的嫩芽。在回答孩子發(fā)問時,最好是不直接給他答案,而指點他通過什么途徑可以得到答案,比如通過實驗、找書本等,讓孩子自己去求答案。幼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一起做實驗、讀書。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培養(yǎng)對書本的感情,對學習的興趣,認識讀書的意義和好處,即么,他上學讀書時就不會覺得枯燥乏味了。
對于孩子拆毀玩具、用具的行為,不要濫加責罰,要具體分析。對于其探索精神予以肯定,但同時又要注意教育他愛惜物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有些孩子拆卸玩具、用具,是出于好奇,想弄清其內部結構、工作原理;有些孩子還別出心裁把玩具改作他用,這是他創(chuàng)造力的萌芽,只要不是成心毀壞,不應橫加指責,而應當給予正確指導。但也要注意,有些孩子拆毀用物,純屬破壞行為,如砸椅子摔碗等,對此,家長切不可姑息,須嚴厲批評制止之。 總之,對男孩子的“越軌”行為,一定要客觀地分析其動機,著眼點在肯定、發(fā)揚其積極方面,在此前提下加以正確引導,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尊重他,他就會聽你的話,用正確的手段去探索事物的。
如何正確教育好孩子
1個回答2024-02-02 02:27
 1、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性

  我有兩個女兒,十六歲的大女兒李德寧擅長文學詩歌,十二歲的小女兒李德亭自信活潑、擅長創(chuàng)作。她們都是我的驕傲。我常對她們說的是,做我的女兒,不必乖,但要積極。我不認為孩子只是乖、聽話就是好事。

  教養(yǎng)子女有許多需要重視的原則,但如果我只能挑選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會說是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性。有了積極,其他的特質如理智、快樂、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隨之掌握。

  主要的理由是因為今天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那些消極被動,只是聽話,或害怕處罰的孩子,他們進入社會往往會覺得非常迷茫,不知所措,會習慣性地需要別人告訴他們怎么做;但當一個孩子有積極性的時候,無論是要讀書,要實踐學習如何找工作、找興趣,其他的事他都可以自己安排,當你有了積極性之后,就可以自己設計了。

  雖然我們做父母的都想要把子女呵護一輩子,但培養(yǎng)他們積極獨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并不是說當孩子三歲的時候,你就讓他要獨立。當孩子還分不清楚對與錯的時候,父母還是要輔導,但是父母親要學著慢慢去放手,慢慢地,讓孩子自己去決策。

  許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聽話,聽話就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從這個觀點來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的,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我培養(yǎng)小孩的目標。但如果乖是善解人意、懂禮貌,這些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不聽我們的話,是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有權利來跟我們討論一些事情。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做一個孩子的優(yōu)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她們成為講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那不就是我們所要的嗎?

  2、孩子愈大規(guī)矩要愈少

  雖然我相信啟發(fā)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規(guī)矩。我對“規(guī)矩”的定律有四個:

  一、定好規(guī)矩,但是首先把規(guī)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

  二、在規(guī)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三、違背了規(guī)矩孩子將受到講好的懲罰;

  四、規(guī)矩越少越好,才能起到啟發(fā)的作用。

  如果你不告訴他原因,孩子不會因為你說的一件事是對的或是錯的,就在心里深深記住。設立規(guī)矩卻又不講為什么,一方面,小孩子就無法學習自律;另外一方面,孩子會把父母親定位為獨裁者,沒有通融的余地。如果你定了一個他無法接受的規(guī)矩,他不是認為你不好,就是會叛逆性地想去做什么。

  這些規(guī)矩,如果你把它定得像是監(jiān)獄般的死硬,如果孩子違背了,我就要來處罰,孩子聽話就會變成一個他律性的,而非自律性的,他律性的規(guī)矩恰恰就會讓孩子變成消極被動的,只有自律性的才可能變成積極主動。

  我覺得孩子愈小的時候,可能愈需要這些所謂的規(guī)矩,但隨著孩子長大,可能父母要學著信任孩子。違規(guī)要懲罰,但規(guī)矩要愈少愈好,而且孩子愈大,愈需要愈少愈好。

  我們家到底有多少規(guī)矩?其實我都想不出太多的規(guī)矩,可能不會超過三四件事。比如說,她們出門的話,我們會定一個時間,希望她們能夠在那之前回來;計算機上、網絡上不能與陌生人聊天;還有重視禮貌,見到長輩尤其要站起來;還有,就是負責任,自己的房間要收拾干凈,吃完飯要把碗拿到廚房。這些可能是我們會去要求的。

  很嚴重的像是喝酒、吸毒、打人,我覺得不用立規(guī)矩了,這是非常清楚不可以做的。她們也理解這是不可以做的,所以我們不用去重復。

  但另外,我們也不會因為她們違反了規(guī)矩,就馬上處罰她們,偶爾忘一次就處罰也太嚴厲了。所以前提要講清楚,違背規(guī)矩之后先提醒,可能是多次提醒沒用之后才會考慮處罰。

  其實孩子學父母親并不是只是聽規(guī)矩,她們會看你怎么做,而不是聽你怎么說。每次孩子做不好的事,你就會跟她大叫,甚至說出不好聽的話,她們當然會認為,原來這樣子,生氣時就應該這么說話。她們慢慢地就會耳濡目染,學會了這些壞習慣。所以做父母的注意自己要以身作則。

  3、創(chuàng)造不需要處罰孩子的環(huán)境

  父母對我們的管教既開明又嚴格,但我自小就頑皮,因為是幺兒也得到母親特別的慈愛,從不曾因為我頑皮犯的小錯而處罰過我,但卻有一次,在我向長輩夸口自己考試總是滿分,“連九十九分都沒有考過”之后,為了要我戒驕,在我一次考不到滿分時,不惜以家法狠打我一頓。這件事讓我記得特別深刻。

  在我為人父之后,覺得任何的懲罰應該都盡量地不要做。我會寧愿讓她沒有犯錯的機會,而不是讓她犯錯、被發(fā)現……然后受到懲罰。

  不過,處罰還是會有的。我大女兒比較小的時候,可能是六七歲的時候,在計算機上與陌生人講話。我們那時與她約定,如果你在網絡上與陌生人講話,還是上了一些比較不好的網站,被我們發(fā)現,就可能……比如說,兩天不可以用計算機。這是她們比較小的時候,現在已經不管那么多了(笑)。

  每一次孩子違背規(guī)矩受到懲罰,其實對她的心靈都是一種打擊。孩子違背規(guī)矩的話,可能都有理由。也許她是抱著僥幸的心態(tài);也許認為這件事只要不被捉到就可以做;也許她說,你定的規(guī)矩,我不同意,我就要叛逆。不管是什么理由,最后孩子違規(guī)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被捉到或沒被捉到,對她都是負面打擊。

  所以什么是我們在乎的?寧愿營造一個環(huán)境,讓她沒有機會犯錯。比如說,我們會把計算機放在家庭廳里,位置就在廚房、餐廳、客廳中間,每天我跟我太太,總有一個人會在這三個地方走來走去。這并不是監(jiān)視她,我們也不會走到她跟前,看她正在做什么事,但她知道我們在她旁邊。

  4、氣憤下先叫停,發(fā)怒處罰傷害大

  不是光立規(guī)矩的問題,還有互相體諒的問題。假如說,她脾氣不好,對我們大叫之類的,我們也會去考慮是不是因為青春期荷爾蒙,而不會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

  如果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一定是要跟她講的,但是就跟大人吵架也是一樣的,你在氣頭上,講道理是講不通的,一個叛逆期的青少年發(fā)脾氣,你打他一頓,罵他一頓,大概也沒有什么用處。還不如叫停,當時你就不要理他,等雙方氣消之后再來講道理。

  我有些時候也會脾氣不好,我也會希望對方可以叫停,兩個脾氣不好的人在一起辯論,不會有好下場。

  教養(yǎng)孩子和與他人相處是一樣的,無論我是在公司里面對同事,還是對我太太、兄姐等等,任何時候當一方開始發(fā)脾氣不理智了,另一方一定要學會叫停,這是我從人生歷程慢慢學到的一個比較有用的方法。

  對呀,我也承認我打過小孩。大概是在她們十歲以下,各挨過一次打。過去幾次,當我比較不理性的時候,對孩子太兇了也好、打她們也好,事后都蠻后悔的。并不是說她們沒有做錯,不該得到懲罰,而是覺得這樣對父女關系,對她們的成長過程,都有負面的影響。

  身體的疼痛是可以很快復愈的,但如果傷了她的心,你對她這樣粗暴,她會想,“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或者親子的關系會變得有點隔閡,“你是我的朋友,你怎么可以打我?”讓她們覺得無助;或者做父母親的會覺得,“我怎么是這樣的一個人?”這些情況會造成我,或者其他(有相同情況)父母的后悔。這時就應該下一個決心,就是以后不要動手。

  5、百分之三的時間想管教,百分之九十七的時間做孩子的朋友

  其實,考慮孩子的時候,我最多百分之三的時間在考慮紀律與處罰,百分之九十七的時間,與這些一點關系都沒有。我覺得我們做父母主要的工作是去理解孩子,做他們的朋友,然后鼓勵他,幫助他,幫他出主意,做他的軍師,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如果把管教當做是父母對孩子主要的手段或目的,在做父母的本質上,就注定要失敗了。

  比如說,我大女兒會喜歡寫些愛情小說與詩歌,然后我就會想辦法幫她去修改啦、出版啦,鼓勵她哪一篇寫得好啦,會跟她開玩笑啦,說這篇是不是在講你自己的故事啦?

  小女兒比較頑皮,她喜歡拍一些好笑的照片,我也會跟她錄一些好笑的音啦,拍一些Video(影片),寫一些自傳啦,她年齡小還不會打字,都是我?guī)退颉?br/>
  我小女兒小時常跟我說“我好笨”,其實她一點都不笨,只是惡意的同學中傷,于是我慢慢培養(yǎng)她的自信,我看她的日記寫得很好,就夸獎她,鼓勵她再多寫一點,她寫出興趣之后,居然自己寫了一本《自傳》,到處給人看,還放到了我的網站上的“個人背景”里。(笑)

  以前我大女兒比較害羞,有些問題沒有聽懂也不發(fā)問。我和她制訂了一個可衡量的、實際的目標:她每天舉一次手,如果堅持一個月就有獎勵。然后,我們慢慢增加舉手的次數。所以她就訂了一個目標,每天上課時一定要發(fā)問,把不懂得的問題問懂,每天下課時衡量自己是否做到。后來達到了這個目標,但是除了發(fā)問,她上課不參加討論。在下一個目標,她就訂了要自己每天至少一次舉手參加討論。一年后,老師注意到,她對課堂發(fā)言有了足夠的自信。

  6、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沒有被懲罰的威脅

  我兩個女兒喜歡逛街,我也培養(yǎng)自己去逛街的習慣,她們喜歡臺灣年輕的歌手,我也跟著聽呀!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計算機游戲,我都會花一些時間去了解。如果你要做孩子的朋友,那只有你學習他的語言,他們是不可能會來學你的語言的。如果你不學新知識,你就不能理解現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把孩子當做朋友,和他談心??梢愿嬖V他你每天經歷的事,也可以問他他一天經歷的事。如果他告訴你做了什么“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剛開始時,如果他有點不敢講時,先對他保證不要生他的氣。

  其實父母親要做孩子的朋友,定義就是無話不說。你要讓他對你無話不說,前提是他要對你有足夠的信任,“說了以后你不能罵我,不能批評我,不能認為我很壞,很不好”,最多你是聽我傾訴,或幫我開導,而不是一聽就要處罰。

  我的為人處世很多是學自我的父親母親,但是父親在世時,他沒有和我很親近。在他過世之后,我只能通過我的母親、兄姐來理解他的想法或為人。我想這是中國常見的父子關系。我感覺到,父親是很了不起的人,但沒有機會更多認識他,因為這份遺憾,我盡量花時間陪我的小孩,而且盡力做一個可以和她們說心里話的父親。我希望我的孩子長大以后,無論她是否成功、我的教育是否成功,我總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把我當做朋友。
如何教育十多歲的確男孩子?
1個回答2024-02-16 00:41
首先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該他做的事讓他做,他犯了錯,要讓他自己承擔后果。其次要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有教養(yǎng)的孩子,對人友善,有禮貌。一個孩子有這些什么都不會太差的。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6歲孩子
1個回答2024-02-14 07:01
這時候孩子剛上學 接觸的事物比以前多了 很新鮮,那么就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孩子 由于孩子在校時間比較長 所以為了了解孩子的狀況 不時地與老師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家長可以多跟學校年長老師聊聊天 畢竟老師帶了很多同齡孩子 知道怎么引導孩子
這個年齡段 孩子還小 但是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家長要給孩子獨立的成長空間 不要像以前一樣什么都替孩子想到了 要讓孩子形成自主意識。。關于這個問題太泛泛了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