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禮儀禮貌幼兒歌曲

關(guān)于禮儀 禮貌 禮節(jié)的詩歌或者外國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07:17
文明禮儀知識教育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tǒng)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
,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
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
踐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有關(guān)與禮節(jié)、禮貌、儀式、儀表,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2 19:14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yīng)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备赣H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yīng)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將尊敬長輩的崇高品格通過一則短小精悍的故事展示的淋漓盡致





禮儀的故事:程門立雪





楊時(1053—1135)是北宋時一位很有才華的才子,南劍州將樂人(今屬福建)。中了進士后,他放棄做官,繼續(xù)求學。

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兄弟倆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哲學家、教育學,洛陽人,同是北宋理學的奠基人。他們的學說為后來的南宋朱熹所繼承,世稱程朱學派。

楊時仰慕二程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4年后程顥去世,又繼續(xù)拜程頤為師。這時他年已40,仍尊師如故,刻苦學習。一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楊時碰到疑難問題,便冒著凜冽的寒風,約同學游?。?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師家求教。當他來到老師家,見老師正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打攪,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侍立門外等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身上飄滿了雪。老師忙把楊時等兩人請進屋去,為他們講學。

后來,“程門立雪”成為了廣為流傳的尊師典范。



名人禮儀故事:張良拜師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后,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后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jīng)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yǎng)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jīng)等在那里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么遲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fā)跡了。以后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jīng)常熟讀,反復(fù)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yīng)。沛公劉邦率領(lǐng)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于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jù)《太公兵法》經(jīng)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計謀,后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后,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隨從劉邦經(jīng)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并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后,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想一想:這是一個動人的傳說,張良拜師,第三次才見到老師,如果是你,你會去第三次嗎?為什么?





禮儀故事:千里送鵝毛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發(fā)生在唐朝。當時,云南一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lǐng)為表示對唐王朝的擁戴,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



路過沔陽河時,好心的緬伯高把天鵝從籠子里放出來,想給它洗個澡。不料,天鵝展翅飛向高空。緬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jīng)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本挷咭幌?,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長安,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并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詩曰:“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河失寶,倒地哭號啕。上復(fù)圣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碧铺谀涿睿挷唠S即講出事情原委。唐太宗連聲說:“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這個故事體現(xiàn)著送禮之人誠信的可貴美德。今天,人們用“千里送鵝毛”比喻送出的禮物單薄,但情意卻異常濃厚。



禮儀故事:楊香扼虎救親







楊香扼虎救親是一個中華傳統(tǒng)禮儀故事。



楊香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有一天,她跟著父親楊豐到田間去收割莊稼。兩人剛走到半路上,突然躍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楊香的父親便往回跑。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她臨危不懼,一心只想著被老虎拖走的父親,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起初,老虎用力反撲,可楊香硬不松手,老虎漸漸元氣大泄,磨著牙齒,終于斷了氣。楊香的父親終于脫離了險境,免于老虎的傷害。



后人為贊揚楊香寫文記曰:楊香,年十四歲。隨父豐往田中獲粟,父為虎曳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
什么是禮節(jié)?什么是禮儀?什么是禮貌?
3個回答2022-09-12 16:45
禮節(jié):舉例:吃飯時長輩要先入座,白話講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
禮儀:就是人的舉止言談,行走坐臥要有一定的規(guī)范性。
禮貌:主要體現(xiàn)在說話與面部表情,見人要微笑問候,對不起,謝謝等語言不離口!
禮儀禮貌故事
1個回答2024-01-10 05:50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后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shè)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shù)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后,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fù)乘車到門,皆拜床下”?;笜s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程門立雪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后,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xù)求學。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yǎng)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jīng)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后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jù)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yīng)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jié)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jié)友愛的典范。
現(xiàn)代禮儀包括哪些。(禮貌、禮儀、儀式)
1個回答2023-02-24 18:23
1、什么是禮儀?
答: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具體表現(xiàn)為禮貌、禮節(jié)、儀表、儀式等。
2、什么是禮貌?
答:禮貌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應(yīng)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體的氣度和風范。
3、規(guī)范的禮儀標準:
容貌端正,舉止大方;
端莊穩(wěn)重,不卑不亢;
態(tài)度和藹,待人真誠;
服飾規(guī)范,整潔挺括;
打扮得體,淡妝素抹;
訓練有素,言行恰當.
4、禮貌內(nèi)容:
儀表
言談
儀態(tài)舉止
見面禮儀
公共禮儀
禮節(jié)禮貌禮儀的概念
1個回答2023-01-14 13:55
禮節(jié)禮貌禮儀的概念分別如下
1、禮節(jié),禮節(jié)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相互問候,致意、祝愿、慰問以及給予必要協(xié)助和照料時慣用的形式。禮節(jié)是關(guān)于對他人態(tài)度的外在表現(xiàn)行為規(guī)則,是禮貌在語言行為、儀表等方面的具體規(guī)定。禮節(jié)往往從向他人表示敬意的儀式方面表現(xiàn)出來,像點頭致敬、鞠躬、握手、吻手和接吻等均屬于禮節(jié)的各種形式。
2、禮貌,禮貌是人與人在接觸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規(guī)范,是文明行為的最起碼要求。
3、禮儀,禮儀是一個區(qū)域內(nèi)人們交往時所認同的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是在較大的較隆重的場合,為表示禮貌和尊重而舉行的禮賓儀式,是在國際交往接待時,在禮遇規(guī)格和禮賓次序方面應(yīng)遵循的禮貌禮節(jié)要求。
禮貌、禮儀、禮節(jié)三者的區(qū)別是什么?
5個回答2023-02-21 20:46
1.
禮貌:禮貌指在人際交往中;通過言語、動作向交往對象表示謙虛和恭敬。它體現(xiàn)了時代的風尚與道德水準,體現(xiàn)了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禮貌側(cè)重于表現(xiàn)人的品質(zhì)和素養(yǎng)。禮貌包括禮貌語言和禮貌行為。

2.
禮節(jié):禮節(jié)指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場合相互問候、致意、視愿、慰問以及給予必要協(xié)助與照料的慣用形式,是禮貌的具體表現(xiàn)方式,是禮貌在儀表、儀容、儀態(tài)及語言、行為等。

3.
儀式:儀式它是一種較為正式的禮節(jié)形式;是一一種重大的禮節(jié)。它表示對所含內(nèi)容的重視程度
幼兒園文明禮儀主題由來
1個回答2024-01-23 07:47

幼兒園文明禮儀主題由來:文明、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在幼兒園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奠基人生最佳開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質(zhì),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為了推進和創(chuàng)新幼兒園的德育工作,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我園在3月、4月將創(chuàng)設(shè)以文明禮儀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力求通過生活禮儀、交往禮儀、行為禮儀的教育實踐活動,豐富幼兒園的德育教育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的文明習慣,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

活動目標:

1、以幼兒禮儀教育為突破口,重在養(yǎng)成,促進內(nèi)化,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做到“日常行為講規(guī)范、人際交往講禮儀,社會活動講文明”。

2、加強師德建設(shè),提高教師素質(zhì),進一步引導(dǎo)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增強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爭做學生滿意的教師。

幼兒著裝禮儀的重要性
1個回答2024-01-19 21:25
一、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美德

禮貌

我國自古以來就注重人的美德,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從我們熟知的一個個典故,例如“孔融讓梨”“臥冰求鯉”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等,其中的人物有的懂謙讓,有的孝順,有的是知恩圖報。我們應(yīng)該通過對故事的講解,培養(yǎng)幼兒認識中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明白禮儀的含義,告訴幼兒人性的真善美。作為幼兒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wù)將這些美德落實在我們自己身上,并堅持一代一代傳下去。

孔融讓梨

二、增強幼兒的交際能力

作為交流、交往的紐帶和橋梁,禮儀是幼兒時期不可或缺的教育。幼兒只有在懂禮儀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與同齡人或者長輩交流溝通。缺乏禮儀,會將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分降低,這不利于和他人的友好相處??鬃釉芯潢P(guān)于禮儀的名言:“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學習禮貌,就很難有立身之處,由此可見禮儀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我們應(yīng)該引導(dǎo)幼兒在特定環(huán)境應(yīng)該具備怎樣的言行舉止,什么樣的禮儀表達是正確的,只有我們尊重他人才會受到他人尊重和歡迎,培養(yǎng)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寶寶交流

三、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受到良好的禮儀教育同樣可以減少現(xiàn)實社會中存在的小皇帝、小公主現(xiàn)象,幼兒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他人,這將更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很多研究表明,一些青少年誤入歧途,其原因與他們小時候的教育分不開。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很好地改正惡習最終影響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幼兒教育中,要注重禮儀的培養(yǎng),讓孩子從小就明理、懂禮、感恩、善良等,為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打下最關(guān)鍵的基礎(chǔ)。有關(guān)禮儀教育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禮儀教育不僅關(guān)乎我國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發(fā)揚問題,更對幼兒本身交際生存以及身心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我國應(yīng)該注重幼兒的禮儀教育,為孩子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