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女主角姓名

姓氏最少的姓 姓氏最少的姓是啥
1個回答2024-06-19 17:04
1、中國姓氏最少的人口為:貺(kuàng),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陽市區(qū),其他天南地北各有其家族成員,其姓不過百人。

2、貺(Kuang況)姓源出:在周朝初年,舜的后人被封于況地(今山東省境內(nèi)),他的后代子孫便以封地名“況”作為姓氏,稱為況氏。后來改為況,稱況氏。出自三國時期有蜀國名人況長寧之后。據(jù)《蜀志》載:漢有況長寧。他的后代就沿襲況改敬姓,稱為況氏。出自由黃姓所改。明代蘇州知府黃鐘,官至禮部儀制司郎中,他請示天子要求恢復(fù)祖姓況氏液殲殲。帝感其敬祖,不僅允許他改姓,還特意鬧沖獎勵了他。黃鐘就成了況鐘,他的后人世代相傳的姓氏就是況氏了。況氏的人原多在四川,原漢蜀之地,但在明清之時,多出現(xiàn)在江西,江蘇一帶。
“陰”姓是怎么來的!姓這個姓的人中國有多少人!
1個回答2024-03-09 01:52
得姓始祖:管修。陰姓的起源可追溯到周朝。陰氏的得姓,大約有2300年的歷史,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根據(jù)《元和姓纂》的記載,陰姓是周文王的第三子管叔鮮的后代,管仲就是管叔鮮的后代,管仲是距今2600多年的歷史名人,他的第七代孫管修,跑到楚國去當(dāng)了陰大夫的官,因此,子孫就以官為姓而姓了陰,望族居于南陽。河南是陰氏的一個主要繁衍中心,陰氏家族在河南是一個大家族,后世子孫陸續(xù)向全國各地遷移,南北朝時,在甘肅的武威顯赫一時。故陰氏后人奉管修為陰性的得姓始祖。陰(Yīn 陰)姓源出有二:   出自姬姓,源于春秋時期,是帝堯農(nóng)官后稷的后代,以邑名為氏。春秋初年,齊國有位著名的政治家叫管仲,為齊桓公輔政名相,他是周文王第三子管叔鮮的后裔。管仲名夷吾,潁上(今屬安徽)人,他由鮑叔牙推薦被齊桓公任為上卿,尊為“仲父”。管仲的七世孫名修,為齊卿田氏所逐,自齊國逃到了楚國,被封為陰邑大夫,故又被稱為陰大夫、陰修。他的后世子孫便以封邑為姓,稱陰氏。形成了一支陰姓。   出自以國名為氏。遠(yuǎn)古時的堯帝的后代,曾建立過一個諸侯國,稱陰國。古時,山南為陽,山北為陰,陰這個地名可能在大河或大山的北面。堯帝后代受封于陰地,就以地名為國名,其大夫的后裔以食邑為姓,稱陰氏。 遷徙分布  陰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陰姓出自姬姓。春秋時期齊國有大賢人管夷吾(就是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他學(xué)識淵博,又有治國安幫的雄才大略。他后來成為齊國的丞相,幫助齊桓公稱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個,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末年,管仲的第七世孫管修從齊國逃到楚國避難,被楚王封為陰大夫,封地在陰,他的后代有的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稱為陰氏,是今天陰姓的又一支來源。在古代,山丘的南邊,河流的北邊,稱為陽;山丘的北邊,河流的南邊,稱為陰。傳說堯的后代有被封在一座大山的北麓,建立了陰國。其后代以國名為姓氏,稱為陰氏。在古代,陰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南陽。
百家姓里姓的最少的姓
1個回答2024-04-18 13:37
【倒數(shù)第四:山(yà)】

袁義達(dá)說,這個姓是研究組在安徽省渦陽縣和遼寧省彰武縣偶然發(fā)現(xiàn)的,共有2000人左右。有意思的是,這些人互相都沒有聯(lián)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來源,他們都稱自己是岳飛的直系后代,當(dāng)年遭到秦檜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顛倒,組成了這個新姓。研究組幫助他們互相之間取得了聯(lián)系,同時,考證了姓氏的來源,確實(shí)如他們所說。

【倒數(shù)第三:死】

據(jù)袁義達(dá)講,“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shù)民族的四字復(fù)姓發(fā)展而來,目前人數(shù)呈減少趨勢。

【倒數(shù)第二:難】

分布于河南省,是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的姓發(fā)展而來,原本是一種鳥類的名字,由于當(dāng)時人崇尚鳥類,把姓起成了“難”,后北遷,大部分遷徙到了朝鮮半島,中國已極少存在。

【倒數(shù)第一:貺(kuàng)】

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陽市區(qū),其他天南地北各有其家族成員。其姓不過百人,據(jù)言均出一系,考據(jù)來自河南安陽市一中的一退休女教師,貺澤芹。
千家姓里面有姓“姓”的嗎?
1個回答2022-11-28 18:00
是百家姓,沒有的。
綦姓和啥姓是一姓?
1個回答2024-03-12 23:17
一、姓氏bai源流
綦(Qí)姓源出有二:
1、出自晉代義興(今江蘇省宜興)有綦氏。
2、出自北魏有復(fù)姓綦連氏所簡改。南北朝時,北魏有綦連氏,入中原后從漢俗,改為綦氏。
我姓蔚,有人姓這個姓么?
1個回答2024-04-02 01:25
有 蔚蘇芬
李姓王姓劉姓張姓陳姓楊姓金姓哪個姓氏好?
3個回答2022-11-20 13:02
李王劉張陳楊金姓氏/依我看這?個姓都/很好各有各的好。
種姓 種氏家譜 種姓起源 種姓名人 種姓的來源 種姓簡介
1個回答2024-04-07 03:30
一、姓氏源流
種(Chóng)源出:

1、出自仲姓,為周代仲山甫之后,為避仇所改。據(jù)《通志·氏族略》載:“種,本仲氏,以避難改載仲為種,望出河南?!狈N姓本為仲氏,以次為氏。仲為排行第二。周代王室重臣仲山甫(一作仲山父)的后人,為避仇改為種氏。
二、遷徙分布
(缺)據(jù)《姓氏考略》云:種姓望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陽一帶)。
三、歷史名人
種 暠:字景伯,河南省洛陽人,仲山甫之后。父為定陶令,有財三千萬。父卒,種暠悉以賑恤宗族及邑里之貧者。其有進(jìn)趣名利,皆不與交通。始為縣門下史。 時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諶,名知人。歆謂之曰:“今當(dāng)舉六孝廉,多得貴戚書命,不宜相違,欲自用一名士以報國家,爾助我求之?!睍r與杜喬(字叔榮,河內(nèi)林慮人)兩人都被舉孝廉,致身通顯,并號名臣。未幾出暠為益州刺史,喬卻遷官大大司農(nóng),再遷為大鴻臚。是年八月,順帝不豫,數(shù)日即崩,年終三十,在位與安帝相同,也是一十九年。群臣奉太子炳即位,尊梁后為皇太后。兩齡嗣主,如何親政?當(dāng)然援照前例,由皇太后梁氏臨朝。進(jìn)太尉趙峻為太傅,大司農(nóng)李固為太尉,參錄尚書事。越月奉順帝梓宮,出葬憲陵,廟號敬宗。
種 放:字名逸(?-1015),(《郡齋讀書志》作明逸。此從宋史本傳)自稱退士,河南省洛陽人。(《郡齋讀書志》作長安人。此亦從宋史)生年不詳,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沉默好學(xué),七歲能屬文。父令舉進(jìn)士,辭道:業(yè)未成,不可妄動)。住來嵩、華間,慨然有山林意。及父卒,奉母隱終南山,以講習(xí)為業(yè),凡三十年。咸平中(1001年左右)征赴闕,累拜給事中,遷工部侍郎。后真宗召為左司諫,辭歸山。一日晨起服道衣,聚諸生列飲,取平生所作章疏,悉焚之,酒數(shù)行而卒。詔贈工部尚書。放好為詩歌,有集六卷,《文獻(xiàn)通考》又有《蒙書》十卷及《嗣禹說表·孟子》上下篇、《太乙祠錄》等,并行于世。
種師道:字彝叔(1051-1126),北宋名將。原名建中,又名師極,字彝叔。洛陽(今屬河南?。┤?。善察形勢,沉毅有謀。初以蔭補(bǔ)官,歷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舉秦鳳常平。因被誣入元佑黨籍,罷廢近十年。后起為忠州刺史、涇原都鈐轄、知懷德軍。政和六年(1116年),擢龍神衛(wèi)四廂都指揮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年)初,奉徽宗命率軍修筑席葦平城(后改為靜夏城,今甘肅平?jīng)鼍常俏淳投能婓E至,乃列陣葫蘆河(今寧夏清水河)畔,佯欲決戰(zhàn),暗遣軍出夏軍后,揚(yáng)言宋援軍至,乘其猶疑之機(jī),前后夾擊,大敗夏軍。六月,再破夏軍于藏底城(今陜西志丹北),升侍衛(wèi)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四年,從童貫攻遼,因建議被拒,兵敗雄州(今河北雄縣)。六年,建議聯(lián)遼抗金,遭拒被劾致仕。次年十月,金軍大舉攻宋,起為京畿、河北制置使。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率1.5萬兵救援東京(今河南省開封),進(jìn)至洛陽,聞金軍已臨城下,遂虛張聲勢,沿路張榜,號稱百萬,張旗擊鼓而進(jìn)。金軍不知虛實(shí),移師增壘自衛(wèi)。至京,授同知樞密院事、京畿兩河宣撫使。因反對割地議和,建議乘金軍回師時半渡而擊,被欽宗罷為中太一宮使。不久復(fù)為河北、河?xùn)|宣撫使,出屯滑州(今滑縣東)。八月,金軍復(fù)大舉攻宋,請欽宗暫避長安(今西安),朝廷召其還朝。十月病卒。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據(jù)《姓氏考略》云:種氏望出河南郡。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漢指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河套黃河以南。②戰(zhàn)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③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yuǎn)小于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為大行政區(qū),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qū),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后又有河南節(jié)度使。
2、堂號(缺)
============================================================
【種姓宗祠通用對聯(lián)】
〖種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lián)〗
講習(xí)終南,名賢卻聘;
制置河北,宿將善謀。
——佚名撰種姓宗祠通用聯(lián)
上聯(lián)典指北宋洛陽人種放,字名逸,沉默寡言而好學(xué),七歲能寫文章。父親讓他考進(jìn)士,他推辭說:“學(xué)業(yè)未成,不可輕舉妄動。”父親死后,他奉養(yǎng)著母親隱居到終南山,以講習(xí)為業(yè),達(dá)三十年。咸平年間,被朝廷征召,歷官給事中、工部侍郎;真宗時,任左司諫,他辭別朝廷,又回到山中。下聯(lián)典指北宋末種師道,字彝叔,種放哥哥的曾孫,官至京畿河北制置使,知兵而有謀略,靖康年間,金兵南下,他進(jìn)宮獻(xiàn)計,但朝中因他年齡大(當(dāng)時人稱“老種”)不能盡用他的計謀。京城陷落后,徽宗拍著胸口說:“都是因為沒聽種師道的話,才到了這個地步啊!”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