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的交通

2024-04-23 12:36

1個回答

乘上太定班線(上海體育館--太陽島)滬青專線、至青浦區(qū)青浦鎮(zhèn)然后再轉(zhuǎn)乘青金線(青浦汽車站--金澤)。上朱線(西區(qū)汽車站--朱家角),至青浦區(qū)朱家角鎮(zhèn)然后再轉(zhuǎn)乘青金線(青浦汽車站--金澤)。另外滬青高速專線,滬朱高速專線,更可縮短出行時間。
滬青平高速公路可直達金澤。 天皇閣橋位于金澤鎮(zhèn)下塘街,與上塘街的塔江橋遙遙相對。因橋北堍有天王廟,即以廟名為橋名。初建于明代(1698年),清康熙年間按原樣重建瞇三孔連拱橋,橋的正中有石刻如意圖案,并有浮雕“輪回”“寶幡”“連座”等多種佛教圖案,拱圈石內(nèi)側(cè)有八仙吉祥圖案,橋的楹柱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等字樣,這是典型的佛教文化,能在整座古橋上體現(xiàn)。
天皇閣橋橋身高大,僅次與朱家角的放生橋,是江南少有的三孔連拱石橋,中間一個大孔,兩岸的小孔按橋的比例縮小,既美觀又便于舟萁和瀉洪。天皇閣橋于1994年被列為青浦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塔匯橋位于金澤鎮(zhèn)上塘街的市中心,橫跨北勝浜,跟天王閣橋隔河相望。建橋年代較久,明嘉靖年間重建,系單孔石梁橋,橋畔原有圓通庵,規(guī)模很大,常年煙火縈繞,香客不絕,為古鎮(zhèn)的鬧市中心。
此橋的橋名來歷,有一段史話,據(jù)《金澤小志》記載:清乾隆三十二年,即1767年春,地方疏浚市河,要開深塔匯橋之河,民工們在水底深處,發(fā)現(xiàn)巨樁無數(shù),木樁年代已久,排列整齊,據(jù)名匠驗測,這是古塔的塔基,又據(jù)金澤老人分析,這木樁是古塔所在地。這塔匯橋之橋名,就由此而來。
據(jù)《金澤志》記載:古時金澤有:“一塔、六觀、十三坊、四十二虹橋?!苯饾衫先藗兺茰y,這“一塔”就在塔匯橋與圓通庵之間。相傳古時造塔,要選擇風水寶地,這塔匯橋是在古鎮(zhèn)中心,是在兩河交叉的熱鬧地方。
昔日金澤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塔匯橋的北勝浜,是魚米集散地,一些大字號商行,都在塔匯橋附近。這是古時是橋、庵、塔三大建筑物相處一起,真是熱鬧中心。隨著歷史的變遷,庵和塔已毀,只剩一座橋,這橋幾經(jīng)修建,從原來的石孔橋,變成水泥石板橋了。 林老橋在金澤鎮(zhèn)北首,是單孔石拱橋,橋北對著關(guān)帝廟,故又名關(guān)帝橋,建于元代(1264~1294年),明、清兩代作過重修,故橋身保養(yǎng)較好。橋長24米,橋高4米半。因年久,橋面青石十分光滑,顯得古樸典雅。
橋名林老橋,據(jù)《金澤小志》記述,此橋是一位叫林青的老人出資所建,為紀念這位老人,故稱該橋為林老橋。
林青,元代金澤人,官至宣慰使,好學多智,為人謙恭,家多藏書,對金澤的造橋、建廟,傾囊而為,對建鎮(zhèn)作過重大貢獻,重建楊爺廟,重修萬安橋,他親筆作詞,題寫碑文。
這座古老的林老橋,經(jīng)歷了600多年的悠悠歲月,有著無數(shù)的名人,有著無數(shù)動人的歷史故事,唯有林青的師德和陳蓮舫的醫(yī)德,常為金澤鄉(xiāng)民所傳頌,為金澤鄉(xiāng)民的精神財富。
林老橋橫臥古鎮(zhèn),精神抖擻,1994年被列為青浦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是古鎮(zhèn)歷史的見證。 如意橋在金澤鎮(zhèn)南市東勝港口,元至元年間(1279~1294年)建,明崇禎年間(1768年)重修,為鎮(zhèn)上最完整的一座單孔石拱橋。橋南堍原有祖師廟,又稱祖師橋。如意橋橋拱倒映碧水,橋拱與倒影虛實相接,恰成一圓形,堪稱是金澤鎮(zhèn)的一大名勝。
如意橋橋長20.8米,寬3.4米,顯得很穩(wěn)固。全橋石料為一色花崗石,打鑿整齊,橋面雕鑿盤龍,右端有如意圖案,在橋的壁柱上刻有兩副對聯(lián):其一,相傳是地方紳士所作:“顧名思義祖師廟主善為師,前果后因如意橋發(fā)心遂意?!边@上聯(lián)是贊美祖師的宗首,是闡說如意橋的哲理,很容易讓人理解。其二,相傳是明朝軍師劉伯溫所作:“化險境為坦途千秋如意,賴博施以濟眾一路平安?!毕侣?lián)的含義正迎合朱元璋的思想,用兵統(tǒng)一天下,化險境為平坦,從勝利走向勝利。治國平天下,靠關(guān)心民眾,國泰民安。
離金澤不遠的江蘇吳江鎮(zhèn)上有一座永安橋,據(jù)說天氣晴朗時,站在如意橋上可遙望永安橋三環(huán)洞,隱約相映,當?shù)厝朔Q這二橋為“雌雄橋”。
如意橋于1994年被列為青浦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對象。 位于金澤鎮(zhèn)南端的放生橋始建明代,公元1628年重修。放生橋在如意橋之北,約50米處,因橋下有放生河,故稱放生橋,又因橋堍有總管廟,故也稱總管橋。
此橋系單孔石拱橋,橋長25.2米,橋高4米,在明清以后多次重修。橋石采用花崗石和青石,質(zhì)地較堅,橋柱上刻有楹聯(lián),清晰可認,系后來修建時所加。楹聯(lián)曰:“橋連如意接康衢,水出灣潭通秀氣。”表明此橋連接如意橋,通向康莊大道;橋下清水,流向淙淙小河。這副楹聯(lián)既寫出如意橋的氣概,又寫出如意橋流水美麗清秀。古人的楹聯(lián),抒發(fā)了熱愛古橋的思想感情。
現(xiàn)在,此橋保護完好,仍為水鄉(xiāng)的重要交通工具。1994年被列為青浦縣第四批文物保護對象。 萬安橋位于金澤鎮(zhèn)北市梢,橫跨市河,建于宋代景定年間,明代和清代多次重修,并立碑勒石。該橋為單孔石拱橋,長29米,高5.5米。原來橋上有亭屋,故也稱亭橋。此橋的結(jié)構(gòu)、造型和用石,與鎮(zhèn)南的普濟橋基本相同,兩橋同跨一河,南北相望,故稱為姐妹橋。
有《金澤小志》稱:“金澤四十二虹,萬安為首。”從建橋年代和橋兩端的建筑,確實是金澤為首的古橋。建橋時間,它比普濟橋要早幾年。在橋面上建有亭閣,亭閣四周飛檐翹角,角掛銅鈴,風吹鈴響,為大橋的裝飾,增添美麗的外形,在橋的東堍,有佛國亭,即一座寺廟,樓亭飛檐,內(nèi)有佛像,在橋的西堍,有財神閣,也是一座廟宇,內(nèi)有財神老爺趙公明。整座石橋的結(jié)構(gòu)設(shè)置,古稱橋挑廟,即一橋挑起兩座廟,這在江南古鎮(zhèn)中,是不多見的。
《金澤志》記載,關(guān)于萬安橋橋面亭閣的建造,曾用楠木,是建造頤寺的余料,用料考究,雕作精細,因此受到歷代重視。在橋的東堍,建有引橋,也即岸橋,屬于橋上挑橋,亭下有閣,這也是特有的古橋建筑。萬安橋欄石,云紋雕刻非常講究,刻工手法如同頤浩寺大雄寶殿前的“不斷云”石欄,云紋連綿,變幻無窮,奇麗多姿,巧奪天工。萬安橋的悠久歷史和建造工藝歷來受到重視和愛護。有碑文云:“萬安幸甚,凡全溪之橋幸甚。”
金澤萬安橋于1959年被列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單位,是金澤極珍貴的古橋。 迎祥橋在金澤鎮(zhèn)南市梢。橋在元代至元年間(1335~1340年)建。明代天順年間(1457~1464年)和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兩次修建。橋為六柱五孔梁架式石橋,中孔跨徑6.35米,左右二孔為5米,再二人盡間為4.3米,全長34.25米,寬2.14米。其構(gòu)造形式頗為獨特:用長青石5塊并列組成石壁式橋柱四條立于水中,形成五橋洞。石壁頂面橫置石蓋梁,梁面琢有半圓形凹槽,以穩(wěn)固地擱置五根25厘米粗的楠木梁,上部橋面結(jié)構(gòu)由磚木組成,在楠木梁上橫鋪枋板。枋板上密鋪用石灰糯米拌漿砌成的青磚,形成磚體橋面。兩側(cè)采用水磨籮底磚覆貼,既可保護木梁,又增加美觀,還能起到壓重穩(wěn)固作用,橋面兩坡有踏級。因為元代蒙古族以騎兵著稱,經(jīng)常要疾馳過橋,所以迎祥橋橋面鋪磚無橋階、無橋欄。
迎祥橋縱向坡度和緩,整座橋體略呈弧狀,橫跨水面宛如長虹臥江,頗為輕巧。因此,“迎祥夜月”被列入金澤八景之一,有“月印川流,水天一色”之勝。同時伴以精巧的橋面造型,在全國堪稱罕見。這在橋梁建筑技術(shù)上被“連續(xù)簡支梁結(jié)構(gòu)”。元代已能應用這種原理造橋,比西方要早數(shù)百年的歷史。
金澤鎮(zhèn)人民政府在保護古橋,作出了努力,在橋南一百米處,建造了一座大型水泥公路橋。一般的載重過橋,均走公路橋,以減輕歷史古橋的負荷,在古橋的東南面,另辟園地,建造古亭,栽種樹木花草,儼然是個小花園,供游者賞景休憩。古亭上有對聯(lián)一副:“虹影環(huán)空如入畫,水天一色合吟詩”。贊美古橋景色優(yōu)美,充滿詩情畫意。1979年,迎祥橋被列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單位。 金澤普濟橋建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清雍正初年重修時加置石欄,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上海地區(qū)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石橋。
石橋為單拱圓弧形,長26.7米,寬2.75米,拱跨徑10.5米。橋體坡度平緩,橋面較窄,具有明顯的宋代石拱橋的特征。橋項圈刻有咸淳三年題刻,拱圈內(nèi)券石上鐫刻蓮幡狀,有“咸淳三年”等題證,現(xiàn)已模糊。
普濟橋的建橋設(shè)計,很有講究,它的拱圈砌置,與河北省著名的趙州橋相同,它的石料,與上海松江縣方塔公園內(nèi)的望仙橋相同,橋石多為紫石(故俗稱紫石橋),宋代江南石橋以紫石居多,當雨過天晴時,橋面晶瑩光澤,宛如一座用紫石鑲嵌的寶石橋。此橋歷史久長,后世又多更換,橋體雜以青石,花崗石等石材。橋兩側(cè)置欄板,兩堍均有引橋,現(xiàn)已不完整。
金澤普濟橋有“上海第一橋”之譽,于1987年被列為上海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并已列入《上海辭典》、《中國名勝詞典》條目。 這座普慶橋是1999年應美國WBGH制版公司為NOVA專欄制作《中國虹橋》節(jié)目需要,來仿照宋代畫家張擇端所繪制的《清明上河圖》汴水虹橋之單孔木拱橋。普慶橋在建造時完全依照古代建橋工藝,采用無支架施工法,把64根拱圈木與5根橫梁木形成拱圈,全部用捆綁式結(jié)扎在一起,整架橋沒用一根釘子,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精湛的造橋工藝,具有華麗美與富麗美。
橋體朱紅色,橋身上左右兩邊各嵌有五個獅子探頭,一如橋面重壓在獅子身上一般。獅子氣守丹田,氣沖臉皮,不敢松懈,以防橋木散架,獅子造型,神態(tài)逼真,憨厚可鞠。

相關(guān)問答
羽田機場>>>輕井澤 交通
1個回答2023-09-17 18:55
從羽田機場到輕井澤的交通方式有以下幾種: 1. 乘坐新干線:滾消困從羽田機場乘坐京成線到東京站,然后在東京站乘坐新干線到達輕井澤站。這是最快捷的方式,但需要注意新干線的車次和時間。 2. 乘坐巴士:從...
全文
邱澤交過幾個女朋友?
1個回答2024-01-22 12:27
第一個是楊丞琳這個是肯定的 但是是男方壓力大最后和楊丞琳分了 陳喬恩的真實性很難給出一個答案,只聽說他們在拍佳期如夢的時候是有點感覺,好像也談過一些時間但是也沒有公開就分掉了 最近邱澤說自己有暗戀對...
全文
澤袍之交 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24 19:21
首先,嚴格來說只有袍澤之情或者袍澤之誼。 袍澤之情 袍澤之情 【拼 音】 páo zé zhī qíng 【出 處】“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
全文
菏澤公交公司電話
0個回答2022-10-14 03:50
阡陌交通中交通的意思
1個回答2022-06-10 07:17
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 阡陌   qiān mò  ?、僖沧鳌扒邸薄L锝?;田間小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谔镆埃很b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農(nóng)田地里的小道...
全文
“阡陌交通”的“交通”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5-27 22:25
阡陌交通是指田間小路交錯相通,交通是田間小路的意思
阡陌交通的交通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5-26 01:21
這里面的阡陌交通中的交通, 指的就是日常生活當中的交通通道,車子的行徑路段。
阡陌交通的“交通”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15 06:49
阡陌交通的古今異義是:阡陌交通古義是田間小路交錯相通;今義是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出處: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阡陌也作“仟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詞意是說道路四通八達,...
全文
交通銀行的“交通”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2-12-12 11:33
易經(jīng)里有句話“天地交而萬物通”,交通大學的“交通”也是這個意思。
阡陌交通的交通意思
5個回答2022-06-18 07:45
阡陌   qiān mò   ①也作“仟佰”。田界;田間小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谔镆埃很b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農(nóng)田地里的小道和灌溉渠道,縱者稱“阡”,橫者稱“陌”。   阡是指南...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