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分析惠能和神秀得法偈在心性論和修行觀方面的不同旨趣

2022-08-27 05:48

zhaoji
1個回答
怎么搞上禪學了?!
心性論和修行觀接近哲學范疇,我恐怕不能組織好合理的語言解釋。
從個體而言,惠能和神秀二人的生活經(jīng)歷、智力等因素的不同,他們的認識當然不同。
其實漸悟、頓悟都是佛教中土化的結果,禪宗更是有“中國佛教”之稱,它們明顯具有道家氣息,特別是受到了莊子哲學的影響。
相關問答
六祖惠能大師四句偈中的一句
1個回答2022-12-13 16:04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童趣>>的主旨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9 12:59
《童趣》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童趣的主旨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21 21:35
故時有物外之趣。
童趣一文中的主旨句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6 22:27
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一、試用溝通理論分析三個小金人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3-08 15:36
呵呵。 第一個人是說話當耳邊風的人.和他說話都不在意.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第二個人是不能保守秘密的人.和他說了他馬上就會說出來.不可信 而第三個人.只要你和他說了他就很記在心里.不會說出來.這是這...
全文
一、試用溝通理論分析三個小金人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04 20:30
呵呵。 第一個人是說話當耳邊風的人.和他說話都不在意.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第二個人是不能保守秘密的人.和他說了他馬上就會說出來.不可信 而第三個人.只要你和他說了他就很記在心里.不會說出來.這是這個...
全文
菩提偈原文_翻譯及賞析
1個回答2024-06-04 21:27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全文
觀音萻薩偈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1-30 07:26
“偈”是梵文的譯音,也有念“伽”的,意思就是“頌”, 偈是佛經(jīng)體裁之一,主要有兩種:一曰通偈,由梵文32個章節(jié)構成;二曰別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這種四句的韻文來闡發(fā)佛理。 “觀音菩薩偈...
全文
如何辨析兩論觀?
1個回答2023-04-17 05:30
白貓說:我是先捉弄一下老鼠,弄得它筋疲力盡,再品賞的。 黑貓說:我是一抓,就抓傷它的鼠皮,再咬斷脖子,再慢慢吃的。
唐代神秀偈語的意思
2個回答2023-03-02 18:37
神秀大師和慧能大師的偈語其實只是分別說了一方面,神秀大師說的是有,要時時修正自己,以達到最高的境界,而慧能大師說的則是空,當真正證到了一切皆空,也就是最高境界,但這都只是說了一方面,真正的佛境界是空有...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