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旅游

洪澤的名人?
1個回答2022-08-12 12:47
cdxczx
洪澤湖又名什么?
3個回答2023-10-25 07:18
洪澤湖古稱破釜塘
誰知洪澤湖的神話傳說
1個回答2024-01-22 13:41

民間傳說故事:洪澤湖奇遇

洪澤縣的文化
1個回答2024-04-10 15:13

民間文藝
由于洪澤湖地區(qū)的漁民生活流動性大,形成了獨特的民間文藝形式,其中以“端鼓腔”發(fā)展起來的《漁鼓舞》最具特色,其它以燈籠舞、鑼鼓梆子、曲藝、蘇北大鼓、泗州琴書、巫祝歌、蓮湘舞等為代表。
體育運動
19世紀60年代始,洪澤縣多次組織洪澤湖水上運動會,2005年8月,洪澤縣人民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舉辦了“中國洪澤湖水上運動會暨中國洪澤湖旅游文化節(jié)”。
飲食文化
洪澤飲食歷史悠久,有深厚的蟹文化、酒文化、水文化底蘊。
洪澤湖區(qū)的飲食以淮揚菜口味為基礎,最典型的有“朱壩活魚鍋貼”、“蔣壩魚圓系列菜”、“黃集羊肉系列菜”、“洪澤湖鵝系列菜”和“洪澤湖大閘蟹”“洪澤湖龍蝦系列菜”等。
文物保護
洪澤文物古跡眾多。截至2010年底,洪澤縣有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3個點),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文化遺產
洪澤縣的“九牛二虎一只雞的傳說”、“大禹鎖鎮(zhèn)無支祁的傳說”、“白馬湖來歷的傳說”、“洪澤湖漁民婚嫁禮儀”、“洪澤湖漁鼓”、“洪澤湖漁具制作和使用技藝”、“老子山的傳說”、“安淮寺廟會”、“朱壩活魚鍋貼烹飪技藝”、“黃集羊肉烹飪技藝”、“蔣壩酸湯魚圓烹飪技藝”等1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淮安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洪澤湖屬于哪個市的洪澤湖是哪個市
1個回答2024-01-11 08:00

1、洪澤湖,在江蘇省,淮安和宿遷兩市境內。
2、洪澤湖古稱“破釜塘”。隋大業(yè)十二年,隋煬帝楊廣從洛陽乘龍舟游幸江都,一路干旱,經過“破釜塘”時,喜逢大雨,水位大漲,一望無邊,他一時興起,就將破釜塘改為洪澤浦,洪澤之名由此而來。到了唐朝,又改稱洪澤湖。
3、洪澤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中游、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是“南水北調”工程東線部分的過水通道。在正常水位12.5米時,水面面積為159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湖泊長度65公里,平均寬度24.4公里,全湖水域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
4、洪澤湖湖面遼闊,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庫、航運樞紐,又是漁業(yè)、特產品、禽畜產品的生產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譽。
5、洪澤湖,屬暖溫帶黃淮海平原區(qū)與北亞熱帶長江中、下游區(qū)的過渡帶,因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洪澤湖降水量較為豐沛。
洪澤湖濕地的地理
1個回答2024-01-25 10:19

洪澤湖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占地面積35萬畝,是江蘇省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在全國濕地中排第11位,華東第四位。其主要保護對象為:內陸淡水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和其它野生動植物、魚類產卵場,下草灣標準地層剖面。

洪澤鐵水牛的傳說
1個回答2024-03-12 08:54
“九牛二虎一只雞”是洪澤湖漁民心目中的“守護神”。據傳,早期的洪澤湖還是一個平靜的湖泊,有一年,洪澤湖來了條妖龍,從此洪澤湖及湖邊的大青山失去了平靜。這條妖龍上天為云,忽又入水為霧,將湖水掀起,打翻大船,拉斷魚網,時不時的還到大青山作惡,鬧得湖上漁民和湖邊百姓人心惶惶,叫苦不迭,日夜不得安寧。
  老子見妖龍作惡多端,就好言相勸,但妖龍不思悔改。于是老子隨即向玉帝上奏,玉帝派來了兩只老虎和10頭水牛,與妖龍打斗,直斗了七七四十九天,妖龍敗下陣來,狼狽地逃入了水底龍宮。后來玉帝又派來大公雞,站在最高處,見妖龍出現就打鳴,喚醒老虎和牛,不讓妖龍再出來興風作浪。后來老子煉丹得道,騎一頭青牛升天而去。在洪澤湖就留下九頭牛、兩只虎和一只雞,保護著山林,保護著洪澤湖不再遭災。
根據妖龍懼怕水牛的傳說,洪澤湖大堤石工墻建成之時,康熙年間用生鐵鑄造了九牛二虎一只雞,分別被安放在大堤險工地帶,據說現在只有五尊鐵牛保存下來,成為洪澤湖的景觀之一。也成為淮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洪澤湖的由來 簡短些
1個回答2024-04-05 13:13
洪澤湖耐迅侍,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后,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昌吵道,在盱眙以東潴水,原來的小湖昌鎮(zhèn)擴大為洪澤湖。
洪澤縣歷史上出現的名人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4-30 21:03
丁 晏
丁晏(1794-1875),字儉卿,號柘塘,清山陽柘塘(今洪澤縣岔河鎮(zhèn))人。自幼聰明敏捷,嗜好典籍,早年研讀儒家經典,勤學不輟,博聞強記,系清代著名的樸學大師。嘉慶中,漕督阮元以漢易十五家發(fā)策,能順利應試者極少,唯有丁晏以洋洋萬余言奉上,條分脈析,博而有要。頗受阮元與著名學者江藩的器重,丁晏由此知名。道光元年(1821),丁晏由舉人大挑得教諭,沒有就任,一意著書立說。著有《毛鄭詩譯》、《鄭氏詩譜考證》、《三社釋注》、《周易述故》、《訟卦淺說》、《說文舉隅》等數十部著述。同治年間與詩人、方志學家何紹基總纂《重修山陽縣志》。丁晏喜交際,常與許瀚、魏源、黃爵滋、魯一同等人宴飲談玄,吟詩賦文,相互切磋。深得諸學者推崇。丁晏卒于光緒元年。故居岔河鎮(zhèn)建璇門四道,刻“柘塘故里”額。今圮。
洪宇澤和洪宇軒哪個名字好
1個回答2022-12-14 23:02
這個,我認為后面一個好一些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