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文

《祭母文》
1個回答2024-01-11 23:15
嗚呼吾母辛丑秋歸

七月十二午后卒退

晴天霹靂夜雨降輝

聲淚俱下娘去難追

兒女跪哭求母命回

天不假年陰陽相背

屈指算來八十二歲

風(fēng)霜雨雪世道輪回

白駒過隙轉(zhuǎn)眼一輩

娘生庚辰張廟地墜

外翁仙閣養(yǎng)育心費

愛學(xué)好動心善德美

女大預(yù)嫁父命不違

指婚張東劉姓寒門

夫唱婦隨翁曾兩輩

行孝守道摔盆一對

父貧他鄉(xiāng)回?zé)o路費

獨拜哭墳訴傾苦淚

肝腸寸斷清貧明白

大謝街坊爺們善為

歲月艱難育我兄妹

和血牙吞盡嘗貧味

春夏秋冬饑寒交迫

省吃儉用盼子有為

披星戴月滄桑駝背

改革開放民富糧堆

民勤撫桑小康現(xiàn)兌

子孫滿堂苦笑不累

小有自足背彎發(fā)白

后輩小富慈母落帷

天倫之樂心腦憶退

三呼老娘答非所問

知母辛苦吾已半輩

欲孝父母進(jìn)食乏味

錢糧有余娘病疲憊

時不忘兒手語口對

大去之人燈枯無悔

眾親聞望強笑以慰

氣懸一線盼四女歸

大限天催咽氣歸位

震天悲哀母不再回

嗚呼吾母陰陽兩隔

披麻戴孝守棺帽白

千呼萬喚音容不再

孝無娘去仰天目呆

淚血悔問人不永年

夢里盼見母影笑臉

淚流滿面汗流氣喘

再呼吾母天各一邊

駕鶴升天娘留針線

游子天涯撫手娘攙

斗轉(zhuǎn)星移何日相見

嗚呼吾母今夕何年
知道“小白龍祭母”(閩東地區(qū))的故事嗎?
1個回答2024-02-02 03:44
蒼山小白龍,祭母降甘霖的故事而來
福安有個叫白云山的地方,相傳是小白龍母親的墓地,說是墓前還有酷似龍爪的印跡,每年清明前后小白龍會去祭母。

古往今年,含山縣與“龍”有著不解之緣。
由于遠(yuǎn)古地質(zhì)頻繁的褶皺、斷裂活動,在臨江襟湖的含山大地上,隆起了道道形似蜿蜒長龍的崇山峻嶺和丘陵長崗。而周邊卻毗鄰著河汊交錯的廣袤平原。這獨特地域環(huán)境正應(yīng)了古人擇水而居、依山而息的生居習(xí)俗。6000至10000前年,我們的先民們已經(jīng)遠(yuǎn)離深山狹谷,告別茫茫叢林,從茹毛飲血的野蠻中走出,在這方依山傍水的風(fēng)水寶地上,構(gòu)木筑巢繁衍生息,進(jìn)而創(chuàng)造出令后人驚嘆不已的燦爛文明,最讓世人稱道的是,龍文化在遠(yuǎn)古時代便在這方熱土上悄然萌發(fā)。在凌家灘那方失落久遠(yuǎn)的文明沃土上,出土了5500多年前的“玉龍鳳瓚”、“龍鳳五璜”等玉質(zhì)龍器物,特別是那條精美的O形“玉龍”,被考古專家稱為“中華第一龍”。先民們在刀耕火種的年代,就離不開這一古老圖騰的支撐,就充滿著對“龍”的渴望、歆羨和神往。
隔不斷的歷史傳承,賦予這方山水源遠(yuǎn)流長的龍文化。
據(jù)史載,含山于東晉大興二年(319)設(shè)縣,其初始縣名就稱作“龍亢縣”,至唐武德六年(623)更名為“含山縣”,歷史上以“龍亢縣”命名長達(dá)三百余年,亢同“吭”(hang),乃咽喉、喉嚨之意,“龍亢”可意釋為:巨龍之咽喉之地,亢還有一種讀音為(kang),此時的“龍亢”可解釋為:奮勇激進(jìn)的巨龍?!褒垺敝诤娇芍^是頗有淵源。
在現(xiàn)今的含山縣境內(nèi),依然有眾多的人文、自然景觀延續(xù)著“龍”的遺韻,如橫龍埠、青龍尖、土龍崗、石龍口、龍山、龍橋、龍廟、龍梅、龍洞夏等等。樸實的鄉(xiāng)民們還愛把旱澇保收的良田昵稱作“龍窩”,縣域內(nèi)僅以“大龍窩”命名的良田就有十多處。
在民間也有不少龍的傳說。如富有人性化色彩的小白龍祭母的故事,那首“蒼山小白龍,祭母降甘霖”的民謠世代相傳,那是“龍人合一”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是龍文化與鄉(xiāng)土民俗和諧交融;大明開國元勛劉基在銅城閘、張公橋、駱集斬龍楊等地仗劍斬龍,最后只有一條土龍?zhí)又辆夼d土龍崗得以幸免……龍的故事經(jīng)這代代的醞釀和發(fā)酵,越發(fā)“迷離”而“神奇”了。當(dāng)然,這些民間傳說含有較濃的封建迷信色彩,有杜撰或訛傳之嫌,但它卻折射出鄉(xiāng)民們對“龍”所特有的 種悠久的情感文化。
此外,在含山民間,旨在弘揚龍文化的節(jié)慶活動長勵不衰。農(nóng)歷端午節(jié)至六月初六,在含山縣得勝河、清溪河、牛屯河、運漕河等河流上,民間均自發(fā)地開展熱火朝天的龍舟競賽。含中含北一帶,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七至正月末的十多個單日子里,盛行玩獅子舞龍燈。這些曾經(jīng)濡染、打動了無數(shù)鄉(xiāng)民的龍文化細(xì)胞,它們本是當(dāng)?shù)孛袼椎木裰?,它們與民意相映生輝,相偕成趣,其活水之源自然是那顆不老的龍文化魂。 在一個只有1000平方公里、43萬人口的小縣中,竟打下這許多有關(guān)“龍”的烙印,其歷史悠久、形神皆立的傳承,在全國也是很少見 ,龍文化那獨特的審美品位和文化蘊詠,它主題的溫馨、祝福、吉祥、奮進(jìn)之意蘊所旨,無不給人以恬美、祥和、向上的心靈啟發(fā)和享受。歷史為舟,民意為體,龍的神韻和風(fēng)采寄寓為骨,龍文化的經(jīng)典和神粹民恰在于此。
龍文化充分體現(xiàn)了含山的歷史、自然和人文特色。傳承和發(fā)揚含山悠久燦爛的龍文化,注入“龍”的激情和神韻,當(dāng)可為今朝創(chuàng)新破難、奮力趕超的含山人民增添新的活力.(梁立旗文)
丁郎祭母和朱春登祭母一樣嗎
1個回答2023-11-21 11:14
不一樣。
故事情節(jié)方面:丁郎祭母又稱丁郎刻母,講述的是丁郎是個獨生子,父親早死,母親辛辛苦苦將其撫養(yǎng)長大。但是,丁郎長大后不孝,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毒打母親,朱春登哭墳講述的是黃龍造反,朱春登代叔從軍,由其嬸母內(nèi)侄宋成伴送,宋成垂涎春登妻趙錦棠,中途暗害春登未成,回來謊報春登戰(zhàn)死。朱嬸謀占長房家財,逼趙錦棠改嫁宋成;錦棠不從,備受折磨。
出處方面:丁郎祭母是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朱春登哭墳來自唐代人朱春登。
祭母文怎么寫?
1個回答2024-01-08 18:35

催人淚下的七言祭母文如下:

千悔萬悔悔不轉(zhuǎn),千訴萬訴訴不完。千尋萬尋尋不見,千哭萬哭哭不還。

苦命娘親天不眷,空在人世走一翻。彈指光陰是如箭,又過一百二十天。

黃泉無路重會面,血淚空染紅杜鵑。說甚揚名把親顯,兒受虛名母受難。

生前孝養(yǎng)無一點,徒把功名誤旨甘。跪靈欲訴腸先斷,話在咽喉口難言。

母在陰靈來降鑒,今宵一訣恨終天。六十七年一瞬轉(zhuǎn),生平歷歷在眼前。

跨鶴慢赴瑤池宴,且聽兒等哭當(dāng)年。吾母張門閨中彥,弟兄四人姊妹三。

聲名富貴命貧賤,八字生成戊子年。臘月初一母壽誕,天生性情古賢媛。

讀書通曉列女傳,忠孝節(jié)義記得全。生平不道人長短,腹內(nèi)寬容撐得船。

有話裝在肚皮爛,一生忍氣不言穿。胸有記事珠一串,心是賬簿口算盤。

好施好舍好方便,慈悲菩薩下塵凡。幾句好言心便軟,替人垂淚代人憐。

生性克勤又克儉,德言容工四字全。笄年與父成姻眷,丁未二月效和鸞。

是時家業(yè)祖父管,父親讀書在外邊。兩個伯伯都能干,一個教書一耕田。



九旬曾祖身康健,寢膳全靠母周旋。只因屋小人口滿,胞伯始佃包上田。

年成不好莊稼欠,一連幾年不賺錢。母親貼入錢百串,半是私房半陪奩。

心中自惜口不怨,常向兒等說從前。逾年祖父六旬滿,兒生已酉二月間。

十遭磨折九遭難,猶幸一房得長男。父親用功少回轉(zhuǎn),扶育全靠母耐煩。

辛亥正月又分娩,二弟生日是初三。我曾祖母猶及見,九十二歲笑開顏。

歲在癸丑家遭變,先曾祖母命歸天。祖母一哭氣不轉(zhuǎn),幾回暈倒孝堂前。

家中人少車不轉(zhuǎn),吾母一手半壁天。二弟交與外婆管,不孝跟著祖母眠。

喪葬事畢議析爨,分家即在甲寅年。祖業(yè)遺租明橡三十石,三家人分兩股田。

大房成伯占一半,吾父弟兄把鬮拈。人家分家爭長短,我家分家無片言。

是我母親人良善,和睦忍讓不爭先。留得聲名在團轉(zhuǎn),誰人不說母親賢。

所有私房錢百串,貼完就是這一年。一女夭亡才歲半,是年八月生老三。

從此家務(wù)自經(jīng)知枝管,自炊自爨自耕田。母親從此受磨難,一家事務(wù)內(nèi)外兼。

每天忙了三餐飯,又要喂豬又紡棉。丟下鹽米又柴炭,丟了廚房又菜園。

長工短活要打點,不是茶水便是煙。緊工忙月要劃算,不分晴天和雨天。

學(xué)堂伙夫又回轉(zhuǎn),不是拿米便拿錢。衣服汗了又要換,又要小菜與油鹽。

人激猛旁情往來要門面,口里不吃身不穿。又是兒女一連串,大的尚小小的添。

哭的哭來喊的喊,似為可恨又可憐??p新補舊連夜趕,等到天明又不閑。

兒輩熟眠母無伴,篝燈獨耐五更寒。白日一天累到晚,渾身衣服汗未干。

父親應(yīng)試縣府院,辦了衣服辦盤纏。猶幸年成無水旱,歲入猶得夠繳纏。

苦了母親勤積攢,怎奈家貧掙錢難。苦到如今閑不慣,一生何曾耍一天。

許多精力來磨煉,母親怎不損壽元。兒女情濃自己淡,受病就在這幾年。

過年祭父母有哪些講究?
1個回答2024-01-26 11:26

過年祭拜父母的講究,是各地風(fēng)俗不一。我祭拜父母是隨心所欲,有時候是跟父母講講話,有時候是問父母有什么需要,有時候說說自己的不易。解脫一下自己。也給父母擺點貢品,燒點香,紙,燭。

丁郎祭母故事情節(jié)?
1個回答2024-03-10 12:28

古時候,赤水河邊有個彝族婦女,年輕輕的就死去了丈夫,丟下一個兒子叫丁木林,這婦女決心不再改嫁,孤苦伶仃地帶著兒子過日子。她省吃儉用,讓兒子穿好吃好,自己卻穿麻布衣,吃糠咽菜,過著艱苦的生活。

   日月如梭,光陰如流水,慢慢地這寡婦老了,兒子長成一個大小伙子??墒?,兒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嫌母親年老不中用,經(jīng)常打罵母親。母親卻依然疼愛兒子,兒子去做活后,母親在家料理家務(wù),給兒子做飯。兒子卻不然,母親給他送飯遲了,他拿起棍子就打母親;送早了,也打母親;天長日久;弄得老母左右為難,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有一天,丁木林在山上犁蕎地,地邊上有兩窩雀,一窩地頭的灌木叢里,是一窩還沒有出窩的小雀;一窩在地尾的一棵小樹上,窩里有一只瞎了眼睛的老雀。丁木林犁地時,犁出些小蟲子,一群山雀跟在他的犁頭后啄吃小蟲。后他發(fā)現(xiàn)有一只大雀和一只小雀叼著蟲子,來回地喂那窩小雀和瞎眼的老雀,從中受到了教育。他想:人也是這樣,小時候要父母養(yǎng);老的時候要兒女養(yǎng),我連雀鳥也不如。他想到自己對母親不好,非常后悔,于是在心里發(fā)誓,從今以后要學(xué)雀鳥一樣,好好地瞻養(yǎng)老母親。

   這時丁木林已犁到地頭,看見老母親一歪一歪地送飯來;忙解下犁架,準(zhǔn)備去接老母親,他忘記放下手中的牛鞭子,就跑上前去迎接母親,母親看見兒子拿著牛鞭子朝自已來,以為是飯送遲了,兒子又來打了,忙放下飯籮,掉頭就往山林中跑去。兒子在后面追著,她在前面跑著。母親想到兒子對自己越來越不孝,活著遭罪受,不如死去算了。她鉆過一蓬棠梨樹,看見前邊有一棵白花木,于是一頭撞在上面死了。丁木林跑到時,母親已氣息奄奄,他把母親抱在懷中,痛哭流涕地說:“阿媽,我錯了,對不起你!今天我是來接你的呀!你快睜開眼睛!不等他說完,母親看了他一眼就斷氣了。丁木林悔恨自己對母親不孝,造下了今日的后果。他把母親背回去后,用最隆重的禮節(jié)安葬了母親。最后又到山中砍來了母親撞死在上面的那棵白花木和一棵棠梨木,用白花木做了一個小木人,刻上眼,耳、鼻、嘴和心贓器官,分別在上面安上一粒銀子,然后給小木人穿上一套新衣服,再用棠梨木做成靠板,把小木人綁在上面,最后把小木人供在靈堂上。每天吃飯時,先獻(xiàn)小木人,然后才吃飯;天氣冷了,給小木人烤火。太陽出了,把小木人背出屋外曬太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有一天,丁木林把小木人背到屋外曬太陽,并在院壩里曬了一場谷子,天公老爺有意試一下丁木林的良心

祭母文的原文?
1個回答2024-01-08 15:47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壽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東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艱辛備歷。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間萬萬,皆傷心史。不忍卒書,待徐溫吐。今則欲言,只有兩端:一則盛德,一則恨偏。吾母高風(fēng),首推博愛。遠(yuǎn)近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愛力所及,原本真誠。不作誑言,不存欺心。整飭成性,一絲不詭。手澤所經(jīng),皆有條理。頭腦精密,劈理分情。事無遺算,物無遁形。潔凈之風(fēng),傳遍戚里。不染一塵,身心表里。五德犖犖,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綱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獲。精神痛苦,以此為卓。天乎人歟,傾地一角。次則兒輩,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黃。病時攬手,酸心結(jié)腸。但呼兒輩,各務(wù)為良。又次所懷,好親至愛?;?qū)偎囟鳎蚨鄤诖?。大小親疏,均待報赍。總茲所述,盛德所輝。必秉悃忱,則效不違。致于所恨,必補遺缺。念茲在茲,此心不越。養(yǎng)育深恩,春輝朝靄。報之何時,精禽大海30。嗚呼吾母,母終未死。軀殼雖隳,靈則萬古。有生一日,皆報恩時。有生一日,皆伴親時。今也言長,時則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淺。此時家奠,盡此一觴。后有言陳,與日俱長。尚饗!

清明祭祀父母短語
1個回答2024-02-04 21:14

清明懷念父母詞語:

1、哀思 惆悵 緬懷 追思

2、追悔莫及 生死離別 陰陽兩隔

3、如泣如訴 撒手人寰 黯然淚下

4、世事無常 流芳百世 束手無策

清明懷念父母句子:

1、點一盞心燈,照亮天堂的路,讓天堂的故人不再孤冷,送上對故人的緬懷之情。

2、我們抓不到你們的手,我們留不住你們的人,只好無能為力的接受事實,帶著思念和悲痛的心,和你們永遠(yuǎn)的告別!

3、英靈安兮,早生善處,死者安息,生者堅強?;閮€,化悲為干,兒輩同心,孫輩在望。

4、驚魂噩耗淚如涌,老父駕鶴走西城。千里奔喪七日還,蒼天無眼人有情。年初母病子皆憂,歲尾父歿孝難行。心痛如同萬刀刃,哀號驅(qū)云沐寒風(fēng)。

5、天堂的親人,你可知我多想你,多少夜晚淚流滿面,忘不掉曾經(jīng)的回憶,放不下離別的痛苦,感謝緣分,于今生相遇,緣分太淺,卻陰陽相隔。

6、化哀為儉,化悲為干,兒輩同心,孫輩在望。千里奔喪七日還,蒼天無眼人有情。年初母病子皆憂,歲尾父歿孝難行。心痛如同萬刀刃,哀號驅(qū)云沐寒風(fēng)。淚水止不住的噙滿雙眼。生死陰陽隔塵土,終了荒冢丘坡處。父母含辛育兒女,美德傳頌永長存。但面對父母的離去形成的斷然事實,卻感到了人力的脆弱。雙親駕鶴已經(jīng)年,獨留思念在心中。父親音容今猶在,今夕只憾夢中逢。

祭祀時公雞叫聲變成母雞聲有何寓意
1個回答2023-10-14 13:05
(??*)?無語
誰知道岳飛的祭母文?
2個回答2022-12-24 12:01
不太了解,但是<<岳飛傳>>里是沒有的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