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六章原文及解釋

道德經(jīng)六十二章原文譯文和注釋
1個回答2024-03-05 12:28

道德經(jīng)第六十二章原文譯文和注釋如下:

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jìn)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譯文:

道是蔭庇萬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貴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時候還要求它庇護(hù)。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良好的行為可以見重于人。

不善的人怎能舍棄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設(shè)置三公的時候,雖然有拱壁在先駟馬在后的獻(xiàn)禮儀式,還不如把這個“道”進(jìn)獻(xiàn)給他們。自古以來,人們所以把“道”看得這樣寶貴,不正是由于求它庇護(hù)一定可以得到滿足;犯了罪過,也可得到它的寬恕嗎?就因?yàn)檫@個,天下人才如此珍視“道”。

注釋

奧:藏,含有庇蔭的意思。

市尊:換取尊位。

加入:高過他人,亦有凌駕于別人之上的意思。

何棄之有:即“有何棄之”,有什么可拋棄的。老子認(rèn)為惡人可以轉(zhuǎn)變,世上不應(yīng)有被拋棄之人。

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職。

拱璧:極為珍貴的大玉

道德經(jīng)賞析

《道德經(jīng)》以哲學(xué)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yǎng)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xì)w,乃所謂“內(nèi)圣外王”之學(xué),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yù)為萬經(jīng)之王。

《道德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tǒng)哲學(xué)、科學(xué)、政治、宗教等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jì),《道德經(jīng)》是除了《圣經(jīng)》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fā)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jīng)》第六十六章有感
1個回答2024-03-29 08:07
第六十六章

? ? ? ?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 ? ? 江海只有去高就下,守在低洼處,才能海納百川,成為百谷王。想要管理好百姓,必須設(shè)身處地地替老百姓考慮;必須虛心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必須先考慮老百姓的利益,而后再考慮個人利益;天下老百姓都尊敬愛戴擁護(hù)這樣的管理者,因?yàn)檫@樣治理國家,不與老百姓爭名奪利,所以老百姓也會受此感化,安守本分,不陷入名利人我私欲之爭。

? ? ? ? 其實(shí)細(xì)想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是真正可以爭來的。即便一時可以爭來,由于德不配位,也遲早是失去的。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必定是踏踏實(shí)實(shí)努力得來的。
道德經(jīng)第一章原文及解釋
1個回答2024-03-21 04:34

《道德經(jīng)·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jīng)·第一章》解釋:

可以言說的道,并非真正的、恒常不變的道,恒常的道是不可言說的;可以用文辭說出來的“名”,都不是永恒、終極的“名”?!盁o”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chǎn)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lǐng)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yuǎn)。它們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yuǎn)又深遠(yuǎn),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dá)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作品簡介

《道德經(jīng)》,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xué)作品,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xué)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jīng)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jīng)》、下篇《道經(jīng)》,不分章,后改為《道經(jīng)》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jīng)》,并分為81章。

《道德經(jīng)》文本以哲學(xué)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yǎng)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xì)w,乃所謂“內(nèi)圣外王”之學(xué),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yù)為萬經(jīng)之王。

《道德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tǒng)哲學(xué)、科學(xué)、政治、宗教等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jì),《道德經(jīng)》是除了《圣經(jīng)》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fā)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jīng)第一章原文及解釋
1個回答2024-07-25 03:23

一、原文:
帛書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傳世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譯文:
道是可以被言說的,但言說出來的道,并不是那個恒久常存的道。名是可以被定義的,但定義而來的名,并不是那個恒久常存的名。無形無名,是造生萬物的起始;有形有名,是孕育萬物的母親。當(dāng)我們處于無欲的狀態(tài)時,可以得觀從無生有之妙;當(dāng)我們處于有欲的狀態(tài)時,可以得觀萬物成形之徼。有欲無欲,同出于人;有名無名,同出于道。它們雖然名稱不一樣,可說的都是同一個道理。它們互相纏繞,來回切換,無限延伸。這種“玄”之又“玄”的形態(tài)是我們認(rèn)知天下萬物、認(rèn)知道的無上法門,也是道生天下萬物的神妙之門。


三、注釋:
(1)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個第三個道:世界運(yùn)行的規(guī)則、規(guī)律,世界的真理真相。
第二個道:描述,解讀,得到。
(2)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個第三個名:萬物的名稱、名字。
第二個名:描述,陳述,說,叫它,交流。
(3)無:沒有,空。
(4)有:物質(zhì)。
(5)欲:自私,不平等。
(6)妙:宇宙的真理真相、奧妙。
(7)徼(jiào):邊界。
(8)此兩者:有與無。
(9)玄:無中生有,有歸于無。有無相生。
(10)又玄:再無中生有,再有歸于無,即再無生再有,再有歸再無。

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原文及譯文
1個回答2024-03-04 19:19

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原文及譯文:

原文如下: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譯文如下:

治理大國的方法,好像煎烹小鮮魚。

用“道”來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是鬼神不起什么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根本傷不了人。不但鬼神的作用傷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會傷害到人。

這樣,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傷害不到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了。

《道德經(jīng)》的介紹:

《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

《道德經(jīng)》的主要思想是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diǎn),《道德經(jīng)》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diǎn),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zhuǎn)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

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六章的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11-02 23:37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譯文]

生養(yǎng)天地萬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長存的,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體的生育之產(chǎn)門,這就是天地的根本。連綿不絕??!它就是這樣不斷的永存,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道德經(jīng)四十六章翻譯
1個回答2024-02-10 20:32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zhàn)馬退還到田間給農(nóng)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yuǎn)是滿足的。

[注釋]

1、卻:屏去,退回。

2、走馬以糞:糞,耕種,播種。此句意為用戰(zhàn)馬耕種田地。

3、戎馬:戰(zhàn)馬。

4、生于效:指牝馬生駒于戰(zhàn)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是永遠(yuǎn)滿足的。

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戰(zhàn)思想。在春秋時代,諸侯爭霸,兼并和掠奪戰(zhàn)爭連年不斷,給社會生產(chǎn)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災(zāi)難。對此,老子明確表示了自己的主張,他分析了戰(zhàn)爭的起因,認(rèn)為是統(tǒng)治者貪欲太強(qiáng)。那么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求統(tǒng)治者知足常樂,這種觀點(diǎn)可以理解,但他沒有明確區(qū)分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因?yàn)楫?dāng)時的戰(zhàn)爭有奴隸主貴族互相兼并政權(quán),也有的是地主階級崛起后推翻奴隸主統(tǒng)治的戰(zhàn)爭,還有勞動民眾的反抗斗爭。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觀點(diǎn)有兩個問題,一是引起戰(zhàn)爭的根源;二是對戰(zhàn)爭沒有加以區(qū)分。
關(guān)于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六章
1個回答2024-03-03 14:11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注釋:
谷: 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神,神靈、靈驗(yàn)。
玄字本意:搓線、編草繩,最后筆畫,那一點(diǎn)就是新續(xù)的草。
牝,畜母也《說文》。門,出入口。存,綿綿,接連不斷。
存,存在。勤字本意,短期內(nèi)格外用力。不勤,不短期不用力、恒久穩(wěn)定。

譯文:
山谷神靈永生,這叫做不斷繁育的母體。
不斷繁育的母體的出入口,就是天地的根源。
延綿不斷般的存在,用起來恒久穩(wěn)定。

理解:
山谷總是處在山脈低處,從山上往下看,草木總是在山谷處最茂盛,然后海拔越高草木越少。同時草木年復(fù)一年的榮枯循環(huán),就好像永生的山谷再不斷繁育萬物,所以可把山谷稱為不斷繁育的母體(玄牝)。
玄牝之門,就是山谷的最低洼處。這些大小山谷的最低洼處所形成的連續(xù)的巨大脈絡(luò),從天上向下看就像大樹的根部脈絡(luò)一樣,所以比作天地根。
同時因?yàn)樯焦忍幱谔斓馗?,山谷才能不斷吸收天地精華。萬物繁育在延綿不斷般的山谷脈絡(luò)中,好像怎么用山谷的精華也用不完。
吸收能量,哪怕最小的能量也都能聚集,向山谷那般,虛心守下吸收世間一切,才能成其繁育萬物之大任。正所謂厚積薄發(fā)。

注意:
谷,就是山谷,整個道德經(jīng)八十一章,都是一個意思。玄牝之門,就是是母性動物生殖器?!靶蛑T”“天地根”和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中的“一”是同一個東西。本章呼應(yīng)第二十八章、第六十六章。
道德經(jīng)十五章原文譯文和注釋
1個回答2024-03-13 05:27

道德經(jīng)·第十五章

【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時期

譯文對照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

故強(qiáng)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晌液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譯文

古時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達(dá),深刻玄遠(yuǎn),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yàn)椴荒苷J(rèn)識他,所以只能勉強(qiáng)地形容他說:他小心謹(jǐn)慎啊,就像冬天里涉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鄰國的進(jìn)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春談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jīng)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遠(yuǎn)豁達(dá)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jī)?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yàn)樗麖牟蛔詽M,所以能夠去宴森物故更新。

道德經(jīng)第22章的解釋.
1個回答2024-05-14 10:21
道德經(jīng)及譯文 道德經(jīng)及譯文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 第29章 第30章 第31章 第32章 第33章 第34章 第35章 第36章 第37章 第38章 第39章 第40章 第41章 第42章 第43章 第44章 第45章 第46章 第47章 第48章 第49章 第50章 第51章 第52章 第53章 第54章 第55章 第56章 第57章 第58章 第59章 第60章 第61章 第62章 第63章 第64章 第65章 第66章 第67章 第68章 第69章 第70章 第71章 第72章 第73章 第74章 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第78章 第79章 第80章 第81章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