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知道那些植樹造林的人和事?

2024-04-22 08:43

2024-04-22 12:27

  鄂爾多斯烏審旗無定河的上游是一片黃沙彌漫的大沙漠,自然環(huán)境惡劣。在六七十年代,河北岸的沙坡每年向前移動三四米遠,沙漠化現(xiàn)象日益嚴重,對當?shù)鼐用竦纳钤斐删薮笥绊?。因家舍及牧場受沙塵暴影響無法生存,從1976年開始,張永舉父子兩代開始在無定河上游北岸植樹造林,共治沙造林3萬畝,全面圍封禁牧造林,有效地保護了無定河上游的自然環(huán)境,營造了綠色家園。

  在無任何外來援助的條件下,張永舉的父親張建家最初利用傳統(tǒng)手段,以種植草、灌為主,穩(wěn)定明沙,并輔以耐旱植物,開墾少量水澆地,種植基本食用作物。1998年父親去世后,張永舉繼承父志,采用更科學和規(guī)模經營的方式,以苧條、沙柳、榆樹為主,擴大父輩治理的面積;同時種植蘋果、葡萄等合理的經濟作物和麻黃、甘草、銀柴胡等藥用植物,培育耐旱松樹樹苗,提高了造林的效益。目前,3萬畝承包地超過90%的面積已有60%以上的植被,剩余部分仍在進行治理,其植被覆蓋率也已達到30%。

  這種家庭式自籌、自育、自植、因地制宜的治沙方式辛苦有成,帶動和影響了一批周邊的農民,使得無定河上游小流域治理面積達到40余萬畝,對無定河上游水資源(巴圖灣水庫)及統(tǒng)萬城遺址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F(xiàn)在,河北岸沙漠得到有效控制,沙坡下面的河槽濕地終年潺潺流水,蘆葦茂盛,多種候鳥棲息其中。近二十年來,沙坡移動明顯緩慢,特別是早春的小麥種得早、長得快,現(xiàn)在豐產豐收,當?shù)剞r牧民得到了實惠。

  張永舉父子的治沙壯舉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內蒙古自治區(qū)領導對父子兩代植樹造林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張家的林區(qū)也成為當?shù)卣矘湓炝值木饭こ?。而類似張永舉這樣的治沙大戶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已有240人,面積達到125萬畝。目前政府還在考慮為這些治沙大戶提供經費補償,以引導更多人從事治沙造林的工作,改變當?shù)卮嗳醯纳鷳B(tài)環(huán)境。并且該項目還獲得福特環(huán)保獎2008年二等獎,得到了福特的大力支持。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