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型寶寶學習英語

幼兒行為觀察的觀察的類型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5 15:52
幼兒行為觀察通??梢苑譃閮煞N類型:自然觀察和計劃觀察。

自然觀察是指在幼兒日常活動中進行觀察,例如在幼兒園的游戲時間、用餐時間、課堂時間等情境中進行觀察。這種觀察方法比較容易實施,不需要特別的安排和時間,但是可能會面臨一些干擾因素,例如其他幼兒的干擾、環(huán)境的影響等等。

計劃觀察是指在特定目的和階段進行安排的觀察,例如觀察幼兒的特定行為或者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對幼兒進行觀察。這種觀察方法通常需要提前做出安排和預防,例如設計觀察表格或者在特定時間點進行觀察。這種方法通常能夠提供更準確的數(shù)據(jù)和觀察結果。

無論是自然觀察還是計劃觀察,幼兒行為觀察都需要進行嚴謹?shù)臄?shù)據(jù)記錄和分析,以便能夠更好地了解幼兒的行為特點和發(fā)展狀況。同時,觀察者需要保持中立和客觀,盡可能減少主觀因素的干擾,從而能夠得出更準確的觀察結果。
寫與動物有關的習作,也可以是觀察日記,也可以是編的一個與動物有關的童話故事。寫出你對動物的愛
1個回答2024-01-23 01:07

建議去讀一下法布爾的《昆蟲記》,里面足夠你用了。

觀察一位同學用典型的事例表現(xiàn)他們的特點,35字?
1個回答2024-02-20 03:28

我們班的班長,她很普通的,家是農(nóng)村的,在學校住,就愛學習,別的同學休息了去廣場玩,她也不去,洗完衣服,就幫學校打掃衛(wèi)生了,默默的無聞的,愛幫助同學,我們不會的題,她都能耐心講解

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學習體會力怎么寫
1個回答2024-01-27 07:56
一、 讓孩子觀察感興趣的事物。
家長可以讓孩子觀察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孩子一般喜歡觀察活的動的物體,如小雞吃米、小貓玩球、小狗打架、小金魚游泳等,不喜歡觀察靜的東西;喜歡觀察顏色鮮艷的東西,如孔雀開屏、花園里的鮮花等,不喜歡看顏色單調的水墨畫;喜歡看大而清晰的物體圖像,不喜歡看小而模糊的東西;位置明顯的物體容易被觀察,如墻上掛的、桌上擺的、床上放的、身上穿的……位置不明顯的,容易被忽略;物體的開頭容易被觀察,其他特征容易被忽略,如一堆物品中,孩子容易將形狀相同的物品歸為一類;差別大的物體容易被觀察出來,差別小的物體,常常觀察不到。
二、 利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注重讓孩子親自去感受和觸摸一些東西。
如家里吃水果時,可以讓孩子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口嘗,從而獲得各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也可以帶孩子到大自然去,認識大千世界,親眼看看破土而出的各種各樣的禾苗與小草;親耳聽聽優(yōu)美動聽的蟬鳴鳥叫;親手摸摸飽滿飄香的麥粒谷穗;親口嘗嘗涼而爽口的雪花冰塊,從而認識春夏秋冬四季。家長還可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感染孩子,使他產(chǎn)生喜歡看的愿望。當孩子產(chǎn)生興趣后,注意力就會集中。又如家長經(jīng)常會講一些故事,比方說,故事里有大海,但對于大海,孩子沒有形象的概念;孩子喜歡玩沙子,但沒有和沙子真正的親近,那么就帶孩子去海南,讓他切身體會到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沙灘上與?!坝H密接觸”,同時,及時和講過的故事聯(lián)系起來,能夠用眼睛看到“故事里的事物”。那時孩子的印象肯定是非常深刻的,興趣也很濃厚。
三、 教孩子學習觀察的方法。
教孩子有目的全面細致地觀察,孩子觀察的條理性差,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孩子觀察的系統(tǒng)性。為此,要引導孩子有目的的、全面而細致地觀察某一事物,就要遵循由近及遠、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體或由整體到局部,由明顯特征到隱蔽特征的觀察原則。如:觀察大公雞,可先引幼兒觀看雞頭、雞身、雞腳,以后再進一步觀察公雞和母雞有什么異同。邊看邊引導,還可提一些問題讓孩子回答。
對比觀察,比較是一個鑒別的過程,只有通過比較才能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比如,讓孩子觀察其他孩子的作品,并同自己的作品進行比較,肯定好的,指出不足。有一位媽媽發(fā)現(xiàn)女兒對對“馬”、“田”等字比較熟悉,在一次認字時將“媽”和“馬”放在一起時,女兒就興奮地叫起來,“媽媽,我看到‘馬’了!媽媽是女的,所以加個‘女’字?!焙髞砜吹健吧辍弊謺r,她又說:“把上面下面的小豎去掉就是我的姓‘田’字了!”原來在相似的比較中,孩子的觀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動靜觀察法,動態(tài)觀察指按先后順序或方向位置觀察物體的變化;靜態(tài)觀察指按物體的顏色、形狀等建立基本數(shù)學概念,理解數(shù)學法則。父母要指導孩子學會動靜結合觀察法,為孩子以后看圖數(shù)數(shù)和看圖列式打下基礎。
四、 孩子見多識廣,鼓勵他們多提問。
觀察力的高低與孩子視野是否開闊有關,孤陋寡聞的孩子,缺少實踐的機會,觀察受到影響??吹酵瑯右环N現(xiàn)象,有的孩子說出許多,有的孩子卻說不上幾句,這是什么道理呢?這與孩子知識情況有關。知識學得扎實,道理融會貫通,觀察問題就比較深刻??梢哉f,觀察力基于知識與經(jīng)驗,而知識積累與提高又會反過來促進孩子觀察力的發(fā)展。所以,家長應抽空多帶孩子參觀商場、動物園、公園,參加一些畫展、音樂會等有趣的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擴大知識面。
鼓勵孩子多提問。不要總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的心靈深處絕對不是一片空白,不同年齡的孩子向父母提出一串串精彩的問題,如“天冷了水為什么會結冰?”“自己是從哪里來的?”等等。孩子們的問題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或者覺得可笑、荒唐。面對孩子的提問,有的父母可能會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哪有為什么?”也許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也許認為這些問題不值得回答。如果是這樣,會使孩子很掃興,挫傷孩子對周圍事物的敏感與思考。應該明白,當孩子提問時,正是孩子求知的好機會。鼓勵孩子提問,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對事物的觀察與思考,并非必須立即把每個問題的現(xiàn)成答案告訴他們。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說:“這世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孩子的眼睛總是明亮清澈的,因為他在認知和情感上有許多新奇的發(fā)現(xiàn),有神秘的感受。
為什么要學習幼兒行為觀察分析?
1個回答2024-01-23 18:06

通過“學前兒童行為觀察與分析”這門課程的學習,教師可以掌握觀察方法的基本知識、提高觀察技能。在學習過程中,我參與了網(wǎng)上在線討論活動,仿薯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思考。

1、觀察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學前兒童在日常生活、游戲、學習和勞動中的表現(xiàn)。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可以分析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征。


2、觀察法是研究學前兒童心理活動的最基本方法,因為幼小兒童的心理活動有突出的外顯性,通過觀察其外部行為,可以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


3、同時,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進行,可以比較真實地得到學前兒童心理活動的資料。


4、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jīng)驗、學習方式當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5、而了解幼兒的興趣、發(fā)展水平需要教師細致、耐心的觀察[師 出整理]。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談慶者。


6、同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指出平時觀察所獲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幼兒行為表現(xiàn)和所積累的各種作品等是倨傲與評價的重要依據(jù)。


7、因此,觀察對教師了解幼兒、尊重幼兒、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主要內容:

一、《指南》對觀察、了解兒童的意義.
1.提供了導向性的指引,幫助我們認識和理解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價值取向及其內涵。
2.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幫助我們能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了解兒童。

二、怎樣理解和運用

1. 需要熟記其中的領域及其目標,在頭腦中建立一個完整兒童的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形象。?

2. 目標下的“典型表現(xiàn)”為我們指明了觀察、了解的不同維度,評估兒童的某一方面的學習與發(fā)展要從不同的維度去觀察、了解,要從多方面的信息對其作出綜合評估。

三、運用《指南》客觀、積極地觀察了解幼兒1.

1.日生活和游戲是兒童真實發(fā)展狀態(tài)的表現(xiàn),是最佳觀察機會。

2.客觀記錄和描述兒童的行為表現(xiàn)是評價兒童和做課程計劃的前提。

1)對幼兒的表現(xiàn)要客觀地記錄和描述,這也是教師了解幼兒以及制訂下一步教育策略的基礎??陀^地記錄和描述而不是解釋性、判斷性的筆記。

2)在觀察中重點記錄有意義的行為表現(xiàn)。深入了解表現(xiàn)背后的原因、興趣和學習特點。觀察者并不是被動的,及時地捕捉有意義的行為,使之成為進一步觀察或者制訂課程計劃的基礎。 A與觀察目的相關的行為表現(xiàn)是有意義的。 B問開放性的問題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促進和加深幼兒行為的意義 C以觀察到的有意義的行為表現(xiàn)為基礎,創(chuàng)造不同情境,讓幼兒探索新材料和與同伴互動,做進一步觀察。 與同事討論是一個非常好的提高觀察記錄質量的途徑,不同的人看同一個問題的備侍者角度不同,在他人的批評中反思,繼續(xù)練習,才能提高自己的觀察和記錄水平。?

3.積極正面地分析和看待幼兒。 兒童能夠表現(xiàn)出任何一種能力都是一個過程,我們觀察、了解兒童需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兒童在這個過程中的每一點進步。

可借鑒《活用幼兒學習指標》介紹的一種方法,通過兒童表現(xiàn)的三種情形發(fā)現(xiàn)其的進步:

A 最初朝向某項學習指標邁進的情形(萌發(fā));?

B 朝向某項學習指標進步的情形(進步中);

C達到某項學習指標的情形(達到)。 《指南》中說,游戲中觀察幼兒,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尊重。幼兒的能力和學習方式有個體差異,幼兒的學習和探究經(jīng)常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情況,只要沒有危險,請給幼兒足夠的時間和寬容。

而且最好不要過多干涉幼兒的游戲。一鳴在我的引導下,大膽指出自己的意愿,一定程度上對我有了信任感,所以即便是游戲中,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去游戲,他都會用疑惑的眼神望向我,收到肯定的眼神后自由的參與到活動中。 了解幼兒,一日生活是一個良好的契機,他們的真實表現(xiàn)往往會反映在最習慣性的生活活動和游戲中。

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學習的例子
1個回答2024-02-12 20:49
第一個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導學生抓住“經(jīng)常”和“纏著”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歡問?!斑@對哥白尼后來的成長有什么影響嗎?”與下文的“不懈追求”聯(lián)系起來?!斑@些問題呢?”讀一讀這些問題,通過對哥白尼事跡的簡介(《天體運行論》、“日心說”),讓學生把握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與他成就的聯(lián)系。



我們現(xiàn)在要不要多問呢?問誰呢?怎樣問呢?自然過渡到對3、4兩段的學習中去。(要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隨地提出問題,拜能者為師。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二個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了心中的疑團。最終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科學家。(“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夢溪筆談》)
觀察法有哪幾種類型
1個回答2022-12-22 17:35

1、掃描觀察法

觀察者在相等的時間段里對觀察對象依次輪流進行觀察。掃描觀察法一般在游戲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運用較多。

2、定點觀察法

觀察者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區(qū)域定點進行觀察,適合于了解某主題或區(qū)域幼兒的游戲情況,讓觀察者較為系統(tǒng)地了解某一件事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避免指導的盲目性。定點觀察法一般多在游戲過程中使用。

3、追蹤觀察法

觀察者根據(jù)需要確定1~2個觀察對象,觀察它們的各種情況,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梢宰允甲越K地觀察,也可以就某意識時段或某一情節(jié)進行觀察。

4、順序觀察法

根據(jù)觀察對象外部結構的特點,有順序地進行觀察,如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從整體到局部或從局部到整體,從明顯特征到不明顯特征,從外到里等有順序有層次地細心觀察,使觀察者對觀察對象有整體的、較全面的認識。

5、比較觀察法

同時觀察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對相似事物中的不同因素,對不同事物中的相同因素進行對照和辨別的一種方法。有利于提高觀察者對事物認識的精確性,發(fā)展觀察者的觀察能力,也有利于發(fā)展觀察者的思維能力。

6、角度觀察法

觀察者根據(jù)每件物品、每處風景所在的不同角度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其方位的特點以及空間對應的關系,發(fā)展觀察者的空間方位能力。

用顯微鏡觀察到的生物類型有什么?
1個回答2022-08-10 11:19
細胞、細菌、病毒等
觀察日記觀察你身邊的一個人通過觀察其特點及生活習性?
1個回答2022-12-26 07:01
我的同桌小明是一個非常文靜的人,帶著一副近視眼鏡讀書的時候,非常認真,從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謹慎的人。
觀察法有哪幾種類型?
1個回答2022-12-27 19:51

2種類型。如下:

一、定點觀察法

定點觀察法是立足于某一點,對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下的人或事物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比如一株雞冠花,要想知道它某個時段的長勢,就需要站在那株雞冠花的旁邊,仔細地觀看莖、葉、花的形狀、大小、粗細、厚薄、色彩、榮枯等等。

二、移動觀察法

移動觀察法是不斷地變換立足點和觀察角度,對事物進行觀察。比如觀察雞冠花上的一只螞蟻,螞蟻的覓食,是在不停的活動中進行的,一會兒爬到葉子的正面,一會兒又爬到反面,一會兒在花的溝回中,一會兒又爬到了花莖的根部。

介紹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jù)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tǒng)性和可重復性。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

熱門問答